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计算》第五六章读书笔记

《计算》第五六章读书笔记

第五章的题目是“第三次数学危机”。所谓危机,就是人们原本以为非常可靠的数学体系,突然被发现里面有漏洞,甚至有可能推翻整个系统。第五章里说的“第三次数学危机”,主要和集合论有关。托尔提出了集合论,把“无限”用一种系统的方法来研究,看起来很美妙,但很快人们就发现了一些悖论。比如著名的“罗素悖论”:假设有一个“包含所有不包含自身的集合的集合”,那么它到底包含不包含自己?如果包含就矛盾,不包含也矛盾。这类问题让数学家们非常震惊,因为这说明数学内部居然会出现逻辑自相矛盾的情况。原本大家以为数学是最坚固的真理,结果发现它也可能会动摇。这就是“第三次数学危机”的核心:数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需要重新审视和修正的。对我来说,这让我联想到在软件开发里,我们设计的一套系统架构,看似逻辑严密,但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死循环或无法处理的特殊情况。这提醒我们既要追求完美的方法,也要接受系统永远会有边界和不确定性。

第六章讲的是“计算理论的奠基:希尔伯特进路”。希尔伯特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他试图解决“第三次数学危机”。他的思路是把数学彻底形式化,也就是说,把数学中的一切都转化为清晰的符号和规则,不依赖直觉或经验,只依赖逻辑推演。这样的话,就可以通过有限的规则证明整个体系是可靠的。希尔伯特提出了一系列“希尔伯特计划”,希望通过严格的公理体系,把数学的地基打得坚固无比。可以说,希尔伯特的进路是对莱布尼茨梦想的延续:希望用符号化、形式化来保证理性。他的努力推动了后来计算理论的发展,比如图灵机的提出,现代计算机理论的奠基,都和他的思路密切相关。

http://www.dtcms.com/a/394032.html

相关文章:

  • daily notes[47]
  • 模电基础: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图解法
  • Windows10系统Web UI自动化测试学习系列1--介绍(序章-万事开头难)
  • 安装vllm的艰苦过程
  • 探索 Event 框架实战指南:微服务系统中的事件驱动通信:
  • FPGA超高速接口GTP_GTY_GTX使用说明
  • Blender常用第三方插件总结
  • Kurt-Blender零基础教程:第2章:建模篇——第3节:陈列/父子级/蒙皮/置换修改器与小狐狸角色建模
  • npm启动项目报错“无法加载文件……”
  • 从 0 到 1 精通 Nacos:服务发现与配置中心的实战指南
  • 基于DrissionPage的趣易百影院数据采集实战指南
  • github十大开源FPGA项目
  • R语言 csv新增一列 dplyr操作
  • IDEA创建Module子项目后,只有一个普通的文件夹
  • 支持向量机深度解析:从数学原理到工程实践的完整指南
  • 2025华为杯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及求解思路
  • 三星CIS全球产能布局解析:本土根基、海外扩张与策略雄心
  • js集装箱号校验算法
  • 【机器学习】最优传输(OT)和 KL散度的区别
  • 推荐一个随机生成图片的网站: Lorem Picsum
  • APE自动化提示词工程
  • 探究某黄鱼x-sign生成算法——终极篇
  • 霍尔传感器安装错位下的FOC控制:线性插值与锁相环(PLL)算法的抉择
  • FFmpeg 深入精讲(三)FFmpeg 中级开发
  • AI驱动下的蛋白质设计
  • ARM基本汇编操作指令
  • 电商搜索 API 的优化与性能提升:从瓶颈突破到体验升级
  • 使用DeepSeek辅助测试一个rust编写的postgresql协议工具包convergence
  • 【00】EPGF 架构搭建教程之 总揽篇
  • 深度剖析 vector 底层原理:从手写实现到核心技术点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