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第十九讲:传输层协议UDP

Linux第十九讲:传输层协议UDP

  • 1.背景知识 && UDP协议端格式
  • 2.UDP的特点 && UDP缓冲区 && 面向数据报
  • 3.UDP的缓冲区
  • 4.UDP使用注意事项
  • 5.报文的理解 -- sk_buff

1.背景知识 && UDP协议端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UDP的特点 && UDP缓冲区 && 面向数据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UDP的缓冲区

1.UDP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送缓冲区,调用sendto会直接将数据交给内核,内核将数据传输给网络层协议,进行后续的动作
2.UDP具有接收缓冲区,但是这个接收缓冲区不能保证接收到的UDP报的顺序和发送UDP报文的顺序一致,如果接收缓冲区慢了,再到达的UDP报文会被丢弃

4.UDP使用注意事项

UDP协议中规定,UDP报文的长度是16位,那么UDP能传输的数据最大长度是64K,但是64K是很小的数字,如果传输的数据超过64K,那么就需要我们自己进行多次发送,并在接收端进行手动拼接操作

5.报文的理解 – sk_buf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dtcms.com/a/392272.html

相关文章:

  • 计算机网络学习(四、网络层)
  • 开启科学计算之旅:《MATLAB程序设计》课程导览
  • MATLAB | 数学模型 | 传染病 SIR 模型的参数确定
  • MATLAB基本运算(2)
  • 小红书数据分析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SpringCloudStream:消息驱动组件
  • ret2text-CTFHub技能树
  • VirtualBox 7 虚拟机的硬盘如何扩大?
  • React新闻发布系统 权限列表开发
  • 23种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核心原理与 Java 实践
  • 前端实战从零构建响应式井字棋游戏
  • Java中的equals()与hashCode()
  • 【绕过open_basedir】
  • 如何用户细分
  • 福彩双色球第2025109期篮球号码分析
  • 思考:客户端负载均衡和服务器负载均衡有什么区别?
  • 网络编程day04/05原始套接字
  • Yarn命令与npm命令的区别与联系(npm:Node.js的官方包管理工具;Yarn:Facebook开发的JavaScript包管理工具)
  • 【大语言模型 67】梯度压缩与稀疏通信
  • LeetCode第365题_水壶问题
  • OpenCV:DNN 模块实现图像风格迁移
  • 锤子助手插件功能六十四:禁用视频前置摄像头镜像
  • OpenHarmony NFC Tag驱动深度剖析:从HDF框架到NDEF读写全流程实战
  • 黑马头条_SpringCloud项目阶段四:多媒体短文章提交功能实现详解
  • TraceID串联数据孤岛:勤源全链路可观测性平台破解微服务“黑箱困境”
  • 随机梯度下降(SGD)算法及其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
  • 趣谈bug - the Norway problem
  • $attrs 和 $listeners 的使用场景和用法是什么?
  • [Linux]学习笔记系列 -- lib/radix-tree.c 基数树(Radix Tree) 整数键到指针的高效映射
  • Scikit-learn Python机器学习 - 回归分析算法 - 线性回归 (LinearRegression SGDRegres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