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深入剖析“惊群效应”:从Java的notifyAll到epoll的解决方案

在写并发程序或者看一些高性能服务的讨论时,“惊群效应”这个词经常会被提到。它听起来很形象,但背后其实是一个非常经典和重要的并发性能问题。搞懂它,对于我们编写更高效的并发代码很有帮助。

所谓“惊群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当有很多个线程或者进程在等待同一个事件的时候,事件发生了,结果所有等待的线程都被系统同时唤醒。但实际上,这个事件只需要一个线程去处理就够了。这就导致了,除了那个最终抢到任务的“幸运儿”,其他所有被唤醒的线程都白忙活了一场,它们醒来后发现没事可干,又得重新回去睡觉。

这个“白忙活”的过程,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性能损耗。一方面是大量的CPU上下文切换,操作系统需要把这些线程挨个从等待状态挪到就绪状态,本身就有开销。另一方面,所有被唤醒的线程,通常会立刻去争抢同一个资源,比如一个锁,这会在瞬间造成激烈的锁竞争,可能导致系统性能出现抖动。

在Java编程里,最容易触发“惊群效应”的场景,就是Object.notifyAll()方法的使用。在一个典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里,如果有很多消费者线程都在wait()一个共享队列,等待生产者放入新任务。当生产者放入一个任务后,如果他调用的是notifyAll(),那么所有正在等待的消费者线程都会被唤醒。它们会立刻开始争抢队列的锁,但最终只有一个线程能拿到任务,其他的线程在抢锁失败或者抢到锁后发现队列已经空了,就只能再次进入等待状态。

这正是JUC包里的ReentrantLock配合Condition通常更受青睐的原因之一。Condition对象提供了一个signal()方法,它就像一个更精准的通知器。当生产者放入一个任务后,调用condition.signal(),系统只会唤醒等待队列里的其中一个线程。这种“精准唤醒”避免了不必要的竞争和上下文切换,效率自然更高。

“惊群效应”这个词,其实最早更多的是用来描述网络编程领域的一个问题。在早期的多进程网络服务器中,一种常见的模式是:主进程创建并监听一个端口,然后fork出很多子进程,这些子进程都阻塞在同一个accept()调用上,等待新连接的到来。

当一个新连接请求产生时,内核会唤醒所有正在等待的子进程,它们会蜂拥而上,去争抢这一个连接。结果当然也只有一个进程能accept()成功,其他的都失败并重新进入睡眠。这就是经典的accept()惊群。

不过好在,这个问题在现代的Linux内核中,已经被很好地解决了。当我们使用epoll这种更现代的I/O多路复用机制时,如果多个线程都在等待同一个epoll实例上的事件,当事件发生时,内核会足够智能,它通常只会唤醒其中的一个线程去处理,从根源上避免了惊群的发生。

总的来说,“惊群效应”的核心,就是对“非必要唤醒”的警惕。虽然像accept()惊群这类底层问题,操作系统已经帮我们解决了,但在我们自己的应用层面,比如在Java里选择使用signal()还是notifyAll()时,理解这个原理能帮助我们做出更优的设计,这也是构建高性能并发系统时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意识。

http://www.dtcms.com/a/392786.html

相关文章:

  • 鸿蒙应用统一埋点体系设计
  • Rust_2025:阶段1:day6.2 Box ,Cow ,Rc ,Refcell ,Arc,线程(join(),lock(),子线程与主线程通信
  • GD32VW553-IOT V2【微秒延迟时间实现方法】
  • html5是移动设备玖写口吧目盖由
  • 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5:跃升行业智能化
  • 采用Mayavi对BEV相机外参进行可视化
  • 算法高频题-动态规划
  • 第七篇:强类型枚举:enum class - 彻底解决传统枚举的缺陷
  • 汽车中的轻量化 AI 算法:驶向智能出行新未来
  • 《根治开放世界坐骑卡顿:从时钟同步到负载均衡的架构级解决方案》
  • 在线预览Office文件全攻略
  • Cordova打包Vue项目成APK——真机调试
  • DNS协议、ICMP协议、NAT技术
  • HTML5 基础与常用标签
  • 2023 CCPC Online vp补题-D
  • 阿勒泰羊区域公用品牌在京发布 多方合力打造“雪都牧歌·天选之羊”产业新生态
  • 【分布式技术】Redis 双集群主备部署方案” 的详细说明
  • (信号)频谱泄露和频谱混叠
  • 蓝桥杯2024年第15届B组试题D
  • 【软考中级 - 软件设计师 - 基础知识】数据结构之线性表
  • Tomcat工作机制与Servlet流程详解
  • Netty从0到1系列之Recycler对象池技术【1】
  • 开始 ComfyUI 的 AI 绘图之旅-SD3.5文生图和图生图(全网首发,官网都没有更新)(十五)
  • [数理逻辑] 决定性公理与勒贝格可测性 (III) 有限维情况
  • 浅谈 “混合检索”和“重排”
  • 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 | 基于Matlab的雾霾天气和夜间车牌识别系统关键技术与架构设计
  • 二、PyTorch张量学习教程:从小白到高手的实战之旅
  • 名字空间,异常与匿名函数
  • DCM项目wan 1.3b T2V模型comfyui改造流程尝试
  • python编写的第一个appium自动化测试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