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I智能体如何开发工作流及注意事项

开发AI智能体的工作流需要围绕“目标导向的自主行为”核心,从需求定义到持续迭代形成闭环。以下是标准化的开发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

一、AI智能体开发工作流(6阶段闭环)

1. 需求与场景定义:明确“智能体要做什么”

核心目标:锁定智能体的核心任务、应用场景和能力边界,避免功能泛化。

  • 任务拆解:将目标转化为可量化的任务(如“电商客服智能体”需完成“咨询回复→订单查询→售后处理”全流程),明确输入(用户提问、订单数据)和输出(回复内容、操作指令)。
  • 场景约束:定义环境特性(静态/动态?虚拟/物理?)、交互对象(人类/其他智能体/系统?)、资源限制(算力、API调用次数)。例如:
    • 虚拟场景(如办公智能体):环境是软件系统(邮件、日历),交互以API调用为主;
    • 物理场景(如家庭机器人):环境是动态空间,需处理传感器噪声、物体移动等不确定性。
  • 成功指标:设定评估标准(如任务完成率、用户满意度、决策耗时)。
2. 架构设计:确定“智能体如何组织能力”

根据场景复杂度选择架构,核心是协调“感知-决策-执行”模块的协作方式:

  • 轻量场景(如简单问答智能体):采用“反应式架构”,直接用规则或单一模型连接输入输出(如“用户问A→回复B”)。
  • 中等复杂度(如办公助手):采用“LLM驱动的工具链架构”,以大语言模型(LLM)为核心,串联“目标拆解→工具调用→结果整合”流程(参考ReAct框架):
    graph LR
    A[用户指令] --> B[LLM解析目标]
    B
http://www.dtcms.com/a/392021.html

相关文章:

  • 电视插座工程量计算-图形识别秒计量
  • 1.1 进程与内存知识点总结
  •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下篇)
  • 检查 Nginx 是否启动的几种方法
  • CSS 创建漂亮的文字肖像
  • 37、RAG系统架构与实现:知识增强型AI的完整构建
  • 当贝桌面 4.1.6 | 支持文件快传(电脑传到TV),内存清理,海量4K壁纸,自定义应用和功能
  • 30-39、大模型实战构建完整技术手册:从0到1的工程化实现体系
  • 【Python】Tkinter库实现GUI界面计算器
  • 茶叶在线销售与文化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ava)
  • 中电金信 :MCP在智能体应用中的挑战与对策
  • AI智能体开发目前主要基于哪些方面?
  • 8.2-spring 事务-声明式事务(@Transactional原理)
  • 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与治理的核心框架
  • STM32---看门狗
  • 标签肽V5 tag,V5 Tag Peptide
  • Hello Robot Stretch 3 技术解析(上):极简结构与全身力感知如何加速科研?
  • FPGA学习
  • 栈序列:合法与非法判定法则
  • Postgresql17数据库中的扩展插件说明
  • pwn知识点——字节流
  • 39、AI Agent系统开发:智能代理的完整构建体系
  • Qt自定义标题栏拖动延迟问题解决方式分享
  • 招聘数字化转型如何落地?
  • 每日一题(10)
  • 费马小定理的证明
  • GPS和北斗导航信号特点一览表
  • 开发避坑指南(51):达梦数据库查看索引与建立索引的方法
  • Science Robotics最新研究:腿足机器人控制的革新性进展
  • CSP时间复杂度解析:从理论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