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开发目前主要基于哪些方面?
AI智能体(AI Agent)是指能够自主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动作以达成目标的智能系统。其开发涉及多个技术维度和能力模块,目前主要基于以下核心方面:
一、基础智能能力:感知与理解
智能体的核心前提是“能看懂、能听懂、能理解”环境信息,这依赖底层的感知与理解技术:
- 自然语言处理(NLP):基于大语言模型(LLM,如GPT、LLaMA)实现文本理解、意图识别、多轮对话等能力,是处理人类指令、解析文本环境的基础(例如办公智能体理解邮件需求、客服智能体解读用户问题)。
- 多模态感知:融合视觉(图像/视频识别,如检测物体、场景理解)、语音(语音转文字、情感识别)、传感器数据(如机器人的红外/雷达数据),让智能体能够处理更复杂的真实环境(例如家庭服务机器人识别家具位置、自动驾驶智能体分析路况)。
- 环境建模:将感知到的信息抽象为结构化“环境状态”(如用坐标描述物体位置、用知识图谱记录实体关系),为后续决策提供基础。
二、决策与规划:自主行动的核心
智能体的“自主性”体现在能根据目标和环境状态,自主规划行动步骤,这是开发的核心难点:
- 目标拆解与规划:将复杂目标(如“筹备一场会议”)拆解为可执行的子任务(“定时间→约参会人→订会议室→发议程”),常用技术包括符号规划(基于规则的逻辑推理)、启发式搜索(如A*算法)、LLM驱动的链式推理(Chain-of-Thought)。
- 强化学习(RL):通过与环境的交互“试错学习”,优化决策策略(如游戏智能体通过千万次对战学会最优操作、工业机器人通过训练掌握精密装配动作)。
- 不确定性决策:在信息不全或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如股市波动、交通流变化),基于概率模型(如贝叶斯网络)或强化学习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