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控制理论:线性系统状态空间
21世纪以来,智能结构、智能材料、智能系统等发展迅猛,凸显了系统控制论的重要性。系统控制论脱胎于力学,现在已发展成为独立的主干学科。
首先简要谈一下历史,即从经典控制论向现代控制论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是经典控制论发展的蓬勃期;在计算技术的指导下,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从经典控制论到现代控制论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以状态空间法为标志,使得控制论的方法论得到根本改变。
现如今系统控制论已经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展,离力学越来越远,然而现代交叉学科研究表明,控制论和结构力学某些数学结构是一致的。学科一旦交叉,就缩短了相互之间的距离。
系统控制论是在动力系统的基础上展开的,而动力系统通常是由一组常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表达的。由于线性系统便于数学处理,因此线性系统理论在控制论中有重要地位。动态系统的数学描述有两种,一是输入-输出描述(也称为外部描述);二是状态空间描述。重点解释第二种方法,状态空间描述借鉴了经典力学的概念,例如哈密顿力学就是用状态空间描述的。
1. 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经典控制论方法)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即只有一个输入变量uuu和一个输出变量yyy,可用一个常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表示:
y(n)+an−1y(n−1)+⋯+a1y(1)+a0y=bn−1u(n−1)+⋯+b1u(1)+b0u(1.2)\begin{aligned} & y^{(n)} + a_{n-1} y^{(n-1)} + \dots + a_1 y^{(1)}+ a_0 y \\ & = b_{n-1} u^{(n-1)} + \dots + b_1 u^{(1)}+ b_0 u \end{aligned} \qquad (1.2)y(n)+an−1y(n−1)+⋯+a1y(1)+a0y=bn−1u(n−1)+⋯+b1u(1)+b0u(1.2)
式中,ai,bia_i,b_iai,bi均为实常数,y(n)y^{(n)}y(n)表示yyy的nnn阶时间导数。对上式做拉普拉斯变换,假定输入uuu和输出yyy均有初始条件,则系统在复频率域内额描述为:
y~(s)=G(s)×u~(s)L(y)=y~(s)=∫0∞e−sty(t)dtL−1(y~)=y(t)=12πi∫σ−i∞σ+i∞etsy~(s)ds\begin{aligned} & \widetilde{y}(s)= G(s) \times \widetilde{u}(s) \\ & L(y) = \widetilde{y} (s) = \int_0^\infty {\rm e}^{-s t} y(t) {\rm d}t \\ & L^{-1}(\widetilde{y}) = y(t) = \frac{1}{2\pi {\rm i}} \int_{\sigma - {\rm i} \infty}^{\sigma + {\rm i} \infty} {\rm e}^{ts} \widetilde{y}(s) {\rm d}s \end{aligned}y (s)=G(s)×u (s)L(y)=y (s)=∫0∞e−sty(t)dtL−1(y )=y(t)=2πi1∫σ−i∞σ+i∞etsy (s)ds
式中,u~(s),y~(s)\widetilde{u}(s),\widetilde{y}(s)u (s),y (s)输入和输出的拉普拉斯变换的像函数;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s)=B(s)A(s)=bn−1s(n−1)+⋯+b1s(1)+b0s(n)+an−1s(n−1)+⋯+a1s(1)+a0G(s) = \frac{B(s)}{A(s)} = \frac{b_{n-1} s^{(n-1)} + \dots + b_1 s^{(1)}+ b_0 }{s^{(n)} + a_{n-1} s^{(n-1)} + \dots + a_1 s^{(1)}+ a_0}G(s)=A(s)B(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