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默认容器运行时】
截至2025年9月,最新版本的Kubernetes(K8S)默认使用的容器运行时是containerd。这一选择自Kubernetes 1.24版本起逐步确立,随着Docker的dockershim组件被移除,containerd凭借其稳定性、高效性和与Kubernetes生态的深度集成,成为社区和云服务商的主流选择。
关键背景与演进
-
Docker的淡出
在Kubernetes 1.24之前,Docker Engine通过dockershim直接集成到K8S中。但从1.24版本开始,dockershim被完全移除,K8S不再直接支持Docker作为容器运行时。用户需通过cri-dockerd
适配器或迁移至CRI兼容的运行时(如containerd、CRI-O)来继续使用Docker。 -
containerd的崛起
containerd最初是Docker的核心组件,负责容器生命周期管理和镜像存储。自2017年成为CNCF项目后,它逐渐独立发展,并深度适配Kubernetes的容器运行时接口(CRI)。Kubernetes 1.25及后续版本中,containerd被官方推荐为默认运行时,尤其在使用kubeadm部署集群时,containerd会被自动配置。 -
CRI-O的定位
CRI-O是专为Kubernetes设计的轻量级运行时,直接实现CRI接口,适合对轻量化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Red Hat OpenShift)。虽然K8S官方文档提供了CRI-O的配置指南,但它并未成为默认选择,更多作为containerd的替代方案存在。
containerd的优势与特性
-
CRI兼容性与生态整合
containerd支持CRI v1 API(Kubernetes 1.26起强制要求),与Kubelet无缝协作,确保Pod的创建、管理和资源隔离高效执行。其内置的crictl
工具可直接通过CRI接口管理容器,无需依赖Docker CLI。 -
稳定性与性能优化
containerd的架构简洁,专注于容器核心功能(如镜像拉取、沙箱管理),减少了不必要的依赖。例如,在Kubernetes 1.28中,containerd通过自动检测cgroup驱动(Alpha特性)进一步提升了节点稳定性。 -
社区支持与云服务商偏好
主流云平台(如GKE、AKS、EKS)默认采用containerd,其版本更新与K8S高度同步。例如,containerd 2.0版本在2024年发布,移除了对旧版CRI v1alpha2和AUFS存储驱动的支持,强化了对cgroup v2和Kubernetes特性(如递归只读挂载)的支持。
配置与验证
-
kubeadm部署默认配置
使用kubeadm初始化集群时,若未显式指定容器运行时,containerd会被自动安装并配置。其CRI套接字路径为/run/containerd/containerd.sock
,且默认使用systemd
作为cgroup驱动以适配现代Linux发行版。 -
手动验证运行时
可通过以下命令检查节点上的容器运行时:kubectl describe node <node-name> | grep "Container Runtime Version"
输出通常包含
containerd://<version>
,确认containerd已正确启用。
总结
containerd凭借其与Kubernetes的深度集成、稳定性和性能优势,成为2025年K8S最新版本的默认容器运行时。尽管CRI-O在特定场景中仍有价值,但containerd的广泛采用和社区支持使其成为大多数用户的首选。对于新集群的部署,建议直接使用containerd以确保最佳兼容性和运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