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P服务发现中两条重启检测路径

注意:
仅以下条件是不够的,因为我们不具备可靠通信:
如果 new.reboot==1 且 old.session_id >= new.session_id 则检测到重启

我们来彻底解析AP 服务发现协议中重启检测的含义,特别是为什么注释里的简化条件是不充分的。

规则解析:两条重启检测路径

规范 [PRS_SOMEIPSD_00258] 定义了两个独立的逻辑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一条,就可以判定对端节点发生了重启。

定义:

  • old: 接收方之前从未通信对端(某个源IP地址)收到的最后一条SD报文中记录的重启标志和会话ID值。
  • new: 接收方当前刚刚收到的、来自同一通信对端的SD报文中的重启标志和会话ID值。

条件一:if (old.reboot == 0 and new.reboot == 1) then Reboot detected

  • 含义:如果上一次收到的报文显示对方处于稳定状态(reboot=0),而这次收到的报文显示对方是重启后状态(reboot=1),那么一定发生了重启。
  • 逻辑:这是一个状态跳变检测。reboot标志从0变1是一个明确的、无可争议的事件信号,表明对方经历了从稳定到重启的状态转换。这是最直接、最可靠的重启检测方式。

条件二:if (old.reboot == 1 and new.reboot == 1 and old.session_id >= new.session_id) then Reboot detected

  • 含义:如果上一次和当前收到的报文都显示对方处于重启后状态(reboot=1),但当前报文的会话ID小于或等于之前记录的会话ID,那么判定发生了又一次重启。
  • 逻辑:这是在对方持续通告重启状态期间,检测其再次发生重启的方法。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处于重启状态的节点,其会话ID应该是单调递增的(例如1, 2, 3…)。如果序列出现回退(例如,上次收到session_id=5,这次收到session_id=3),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该节点又经历了一次重启,会话计数器被再次重置。

深度解读:为什么注释中的简化条件不充分?

注释明确指出:if (new.reboot==1 and old.session_id >= new.session_id) then Reboot detected 这个条件是不充分的。

原因:这个简化条件无法区分“重启”和“网络报文乱序”!

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场景来揭示问题所在:

  1. 初始状态:ECU_A重启了,开始发送SD报文。它设置 reboot=1,并且 session_id 从1开始递增。
  2. 报文发送
    • ECU_A 发送报文 P1 (reboot=1, session_id=1)
    • ECU_A 发送报文 P2 (reboot=1, session_id=2)
    • ECU_A 发送报文 P3 (reboot=1, session_id=3)
  3. 网络问题:由于UDP网络不可靠,报文P2在传输过程中被延迟了。报文P3先于P2到达了接收方ECU_B。
  4. ECU_B的接收和处理过程
    • ECU_B 先收到 P3 (new.reboot=1, new.session_id=3)。
      • 它查找记录,发现之前没有来自ECU_A的报文(或者旧的session_id小于3)。
      • 它更新状态:old.reboot = 1, old.session_id = 3
    • 接着,被延迟的报文 P2 终于到达了ECU_B (new.reboot=1, new.session_id=2)。
    • 现在,ECU_B使用简化条件进行判断:
      • new.reboot == 1 -> True
      • old.session_id (3) >= new.session_id (2) -> True
      • 根据简化条件,ECU_B会错误地得出结论:ECU_A又重启了!

然而,真相是ECU_A并没有再次重启,仅仅是网络发生了报文乱序。简化条件导致了误报

规范中的完整条件如何避免这个误报?

现在,让我们用规范的完整条件二来分析同一个乱序场景:

  • 当ECU_B收到乱序的报文P2时:
    • old.reboot == 1 (来自P3) -> True
    • new.reboot == 1 (来自P2) -> True
    • old.session_id (3) >= new.session_id (2) -> True
  • 所有条件满足,规范的条件二也会触发重启检测?

别急,这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状态更新逻辑。

一个稳健的实现不会在检测到条件二时立即触发重启警报,而是会怀疑这可能是一次重启。接下来,协议期望接收方用后续收到的报文来验证这个怀疑。

如果ECU_A没有真正重启,它下一次发送的报文将是 session_id=4。当ECU_B收到P4 (reboot=1, session_id=4) 时,它会再次用条件二判断:

  • old.reboot == 1 (现在这个old是P2的值,session_id=2)
  • new.reboot == 1 (来自P4)
  • old.session_id (2) < new.session_id (4) -> False

条件二不满足,表明序列恢复了正常增长,从而解除了误报警,确认刚才的session_id=2只是乱序报文。

如果ECU_A真的再次重启了,它发出的下一条报文将是 reboot=1, session_id=1。当ECU_B收到时,条件二依然会满足 (old.session_id=2 >= new.session_id=1),从而确认了第二次重启的发生。

设计意图总结

  1. 承认网络不可靠性:规范的设计者首要承认并基于“网络会丢包、会乱序”这一事实进行设计,而不是假设一个理想化的可靠网络。
  2. 状态机驱动:将重启检测建模为一个状态机reboot标志和session_id共同定义了状态。检测算法通过观察状态转换(条件一)或状态序列异常(条件二)来进行推断。
  3. 抗干扰性:完整的双条件设计极大地增强了对网络报文乱序的容错能力,避免了简单逻辑可能导致的频繁误报,从而提升了整个服务发现机制的鲁棒性
  4. 最终一致性:它不要求100%可靠的报文传输,但通过序列号监控,能够在短暂延迟后最终达成对通信对端状态的一致且正确的认知。

因此,注释中强调简化条件不充分,正是在提醒实现者不要忽视网络乱序这一现实,必须采用更严谨、更复杂的状态判断逻辑,这是保证SOME/IP-SD在真实车载网络中稳定运行的关键细节。

http://www.dtcms.com/a/349853.html

相关文章:

  • 南京魔数团:AR技术引领远程协作新纪元
  • C++ Core Guidelines 核心理念
  • ios webgl音频问题
  • 深入解析:为什么应该避免使用 atoi、atol 和 atof 函数
  • 集成算法概述与分类
  • 大数据毕业设计选题推荐-基于大数据的超市销售数据统计分析系统-Hadoop-Spark-数据可视化-BigData
  • 【opengl 实践】 windows下vscode配置遇到的问题
  • week4-[二维数组]幻方检测
  • 【Android】Activity和Fragment之间的通讯
  • 大型电动化工程机械设备智能施工试验场的网络设计方案
  • java基础(十五)计算机网络
  • 【栈 - LeetCode】739.每日温度
  • 深入理解JVM垃圾收集器:垃圾收集器
  • Vue3 + Golang Gin 实现客服实时聊天系统(WebSocket + Socket.IO 详解)
  • Maven、Spring Boot、Spring Cloud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 iptables 防火墙技术详解
  • 如何通过虚函数实现多态?
  • 文入门Ubuntu:从零到精通的Linux之旅
  • 数学建模-整数规划(IP)
  • FunASR语音识别框架流式识别模型切换
  • SpringBoot的条件装配原理
  • SpringBoot3集成Oauth2.1——10重启程序Token失效(RSA持久化)
  • Java项目-苍穹外卖_Day1
  • Visual Studio 2022调试Eigen库查看矩阵与向量的值
  • 大模型知识点之矩阵乘以向量
  • springboot:前后端调用(axios发送异步请求)
  • 那我现在有3个输入 9层神经元 每层神经元数为 3 9 3 5 6 2 3 9 8 请给出我所有的权重矩阵
  • 图论水题5
  • ansible的搭建与安装
  • BIO、NIO 和 A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