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t GUI开发入门】编写一个本地音乐播放器(1. 主要技术选型架构设计)
本系列教程对应的代码已开源在 Github zeedle
主要技术选型
UI框架选择
Slint UI 是一个新兴的声明式GUI框架,使用底层语言Rust编写,提供Rust/C++/Node/Python使用接口,允许在开发时使用DSL独立设计UI,样式与逻辑分离,构建时将UI代码编译为机器码,因此具备极高的运行速度。
相比之下,其他UI框架的缺点(不含基于Web技术的框架,如Dioxus/Tauri):
- egui:即时模式,开发快,适合工具/调试 UI,不适合复杂应用。
- xilem:原来叫druid,实验性强,生态不成熟。
- freya:类React技术构建UI,依赖Dioxus但是不像Dioxus那样使用Web渲染器,也是一个很新的库。
还有一个叫做Iced的框架,也挺流行,据说使用起来会复杂一点,具体情况笔者也不清楚,没用过。
音频播放库选择
如果不想自己写底层播放逻辑(如果想,就用cpal与音频流/设备打交道)或者自行解码音频文件(如果想,就用Symphonia解析一切音频),又想一套函数调用同时处理MP3、FLAC和WAV等格式的音频,那就有且仅有一个选择:Rodio。它是由RustAudio直接维护的,看名字就很官方是不是,Rodio本质是基于cpal和Symphonia的封装库。
音频元数据解析库选择
音乐播放器需要读取歌手/歌曲名/歌词信息/音频时长/专辑封面/…,并显示到UI窗口上,这些信息包含在音频文件的元数据区,如果想用一个库解析以上所有信息,那么也几乎只有一个选择:Lofty。
架构设计
采用最为经典的双线程架构以尽量避免UI窗口阻塞卡顿:
- UI主线程:进行窗口渲染,并运行事件循环,持续扫描用户的鼠标/键盘输入,并发送给后台线程处理;
- 后台线程:接收UI主线程发送的任务,处理这些任务并发送UI状态更新命令给UI主线程。
注意:几乎所有 GUI 框架(Qt、GTK、Win32、Java Swing、Android、iOS)都让 UI 线程 = 主线程,这是因为:
- 操作系统事件分发机制要求;
- UI 对象大多不线程安全;
- 事件循环必须唯一且稳定;
- 历史兼容性;
- 简化开发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