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开发语言排行
这是个好问题 👍。目前 AI 大模型(比如 GPT、LLaMA、Claude 这种大规模 Transformer 模型)的开发和训练,涉及到 模型构建、分布式训练、推理优化 等环节,所以不同环节常用的语言不一样。
🔑 常见用于开发 AI 大模型的语言
1. Python(最主流)
作用:
研究、原型、模型训练的第一选择。
PyTorch、TensorFlow、JAX 等深度学习框架的主要接口语言。
优点:生态最完善(Numpy、Pandas、Transformers、TorchLightning、DeepSpeed)。
不足:执行效率不高,底层通常依赖 C++/CUDA。
2. C++
作用:
大模型底层核心算子开发(矩阵运算、并行计算、内存优化)。
高性能推理引擎(如 TensorRT、ONNX Runtime、Triton)。
优点:性能强、可直接对接 CUDA、MKL 等硬件库。
不足:开发效率低,不适合快速迭代。
3. CUDA(C/C++ 扩展)
作用:
编写 GPU 内核(Kernel),提升大模型训练/推理效率。
用于实现自定义算子(如 FlashAttention、量化算法)。
优点:能直接控制 GPU 并行计算,极致性能。
不足:上手难度高,和硬件强绑定。
4. Go(Golang)
作用:
分布式训练、参数服务器、推理服务 API。
部分框架(如 Ray、KServe)支持 Go 开发接口。
优点:并发能力强,适合做 AI 系统的工程化和服务化。
不足:AI 生态不如 Python。
5. Rust(新兴语言)
作用:
开发高性能、安全的推理引擎(如 Burn、Candle)。
部分模型 Serving 系统开始用 Rust。
优点:性能接近 C++,内存安全,适合替代 C++。
不足:AI 框架生态还在起步。
6. Java
作用:
主要在企业级 AI 系统中做服务层(如 Spring + 推理引擎)。
DL4J(DeepLearning4J)等框架,但不如 Python 流行。
优点:企业软件生态强,和大数据(Hadoop、Spark)结合方便。
不足:科研圈和 AI 前沿开发几乎不用。
7. Julia
作用:
科研领域偶尔用来做高性能数值计算。
优点:语法接近 Python,性能接近 C。
不足:社区小,AI 框架不如 PyTorch/TensorFlow。
8. 其他语言(辅助角色)
R:主要用于数据分析,不太适合大模型开发。
Scala:在 Spark + MLlib 场景下使用。
Shell / Bash / YAML:训练集群调度、环境管理常用。
🚀 总结
科研/训练主力:Python + (C++/CUDA 做加速)。
底层高性能优化:C++ / CUDA / Rust。
工程化 & 服务化:Go / Java / Rust。
小众科研探索:Julia。
👉 换句话说:
想做 大模型算法研究 → Python(必要时补充 C++/CUDA)。
想做 推理引擎 / 高性能优化 → C++ / CUDA / Rust。
想做 AI 工程化部署 → Python + Go/Java/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