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开发工作流的成功案例分享及思路
目前AI已经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赛道,以下是覆盖多行业的AI智能体开发工作流典型案例,结合技术架构、实施路径与业务价值,展示其工程化实践方法:
一、电商领域:TechGiant智能售后与升级顾问
技术架构:ReAct框架 + LangGraph工作流引擎
核心工作流:
- 需求拆解:穷举用户售后场景(如退货咨询、以旧换新),定义工具集(查询保修状态、计算估价等API)。
- 推理设计:系统提示词明确角色为“资深售后顾问”,强制LLM进行链式思考(如“需先验证保修状态,再推荐升级方案”)。
- 状态管理:对话历史压缩为摘要,结合实时数据(库存、订单状态)形成动态状态对象,驱动节点流转(如保修过期则跳转至以旧换新推荐)。
成效:
- 复杂问题解决率提升至85%,人工介入率下降60%。
- 个性化升级推荐转化率较传统弹窗提升3倍,年增收超2000万元。
二、医疗领域:支付宝AI健康管家医疗智能体
技术架构:医疗大模型 + 多模态交互
核心工作流:
- 数据训练:导入临床指南、医生问诊记录,通过微调生成“AI分身”(如张韬主任医师的血管外科智能体),实现95%的疾病知识回答准确率。
- 服务闭环:
- 诊前:症状输入 → 精准匹配医生(覆盖90万+医生,80%来自三甲医院)。
- 诊中:AR导航至诊室,自动处理缴费、取药等流程。
- 诊后:报告解读、用药提醒,异常时同步医生。
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