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AR 细胞疗法:破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 “免疫纠错” 新路径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的核心矛盾,在于免疫系统 “敌我不分”—— 本应保护健康组织的免疫细胞,错误攻击自身细胞与组织,而产生自身抗体的自身反应性 B 细胞、过度活化的自身反应性 T 细胞,是驱动疾病进展的关键 “元凶”。传统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虽能缓解症状,却需长期使用且易引发感染、器官损伤等副作用,难以从根本上 “纠正” 免疫紊乱。

        嵌合抗原受体(CAR)细胞疗法的出现,为自身免疫病治疗带来了 “精准免疫调节” 的新思路 —— 通过改造免疫细胞,使其像 “靶向导弹” 一样,特异性清除致病免疫细胞或抑制异常免疫反应,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正常免疫功能。目前,针对自身免疫病的 CAR 细胞疗法已发展出四大类核心技术,分别对应不同致病机制,展现出差异化的应用潜力。

一、CAR-T:非特异性 B 细胞耗竭,直击 “自身抗体源头”

        在多数自身免疫病中,自身抗体(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抗核抗体、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导致组织损伤的直接因素,而产生这些抗体的 B 细胞(包括浆细胞、记忆 B 细胞),成为 CAR-T 疗法的核心靶点。

        目前临床研究中,CAR-T 主要通过靶向CD19BCMA实现 “广谱 B 细胞耗竭”:

  • CD19 靶向 CAR-T:CD19 是 B 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标志物,从早期 B 细胞到成熟 B 细胞均表达。通过 CD19 CAR-T 清除体内大部分 B 细胞,可从源头减少自身抗体产生,已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临床试验中显示效果 —— 例如,部分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接受 CD19 CAR-T 治疗后,自身抗体水平显著下降,皮疹、关节痛等症状持续缓解 6 个月以上;
  • BCMA 靶向 CAR-T:BCMA 主要表达于浆细胞(产生抗体的终末 B 细胞),针对 BCMA 的 CAR-T 可精准清除浆细胞,尤其适合以 “高滴度自身抗体” 为特征的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干燥综合征),且对未成熟 B 细胞影响较小,可减少长期免疫缺陷风险。

        这类疗法的优势是 “快速起效、疗效持久”,但局限在于 “非特异性耗竭”—— 正常 B 细胞也会被清除,可能导致短期体液免疫缺陷(如感染风险升高),需在治疗后监测免疫功能,必要时补充免疫球蛋白。

二、CAAR-T:选择性杀伤致病细胞,兼顾疗效与安全性

        为解决 CAR-T “广谱耗竭正常 B 细胞” 的问题,研究者开发了嵌合自身抗体受体 T 细胞(CAAR-T),其核心设计是 “精准识别携带特定自身抗体的免疫细胞”,仅清除致病细胞,不影响正常 B 细胞。

        CAAR-T 的作用机制类似 “抗原 - 抗体匹配”:在 CAR 的抗原结合域,引入能特异性结合 “自身抗体” 的抗原(如针对抗核抗体的 CAAR-T,其结合域为核小体抗原;针对抗胰岛素抗体的 CAAR-T,结合域为胰岛素分子)。当 CAAR-T 遇到表面携带这些自身抗体的 B 细胞或浆细胞时,会通过 CAAR 激活 T 细胞杀伤信号,特异性清除该细胞;而正常 B 细胞因不携带目标自身抗体,可完好保留。

        目前,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 CAAR-T 已在动物模型中验证效果 —— 治疗后小鼠的抗核抗体水平下降 90% 以上,肾脏炎症(狼疮肾炎)显著减轻,且正常 B 细胞数量未受影响,体液免疫功能保持正常。这类疗法的关键优势是 “特异性更高、副作用更小”,有望成为自身免疫病治疗的 “精准方案”,但目前仍处于临床前或早期临床试验阶段,需进一步验证人体安全性与长期疗效。

三、CAR-Treg:利用 “免疫调节” 而非杀伤,重建免疫耐受

        与 CAR-T/CAAR-T 的 “杀伤逻辑” 不同,嵌合抗原受体调节 T 细胞(CAR-Treg) 走的是 “免疫调节路线”—— 通过改造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性 T 细胞(Treg),使其定向迁移至病变部位,抑制自身反应性 T 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从根本上重建免疫耐受。

        Treg 细胞的天然功能是分泌 IL-10、TGF-β 等抗炎细胞因子,抑制过度免疫反应;而 CAR 的改造(如靶向自身免疫病病变部位的特异性抗原,如多发性硬化症中的髓鞘碱性蛋白抗原、1 型糖尿病中的胰岛 β 细胞抗原),可让 CAR-Treg 精准定位到炎症组织,集中发挥调节作用。例如:

  • 在多发性硬化症模型中,靶向髓鞘碱性蛋白的 CAR-Treg 可迁移至中枢神经系统(病灶部位),抑制自身反应性 T 细胞对髓鞘的攻击,减少神经损伤,且能长期维持免疫耐受,避免疾病复发;
  • 在 1 型糖尿病模型中,靶向胰岛 β 细胞抗原的 CAR-Treg 可保护胰岛 β 细胞不被自身免疫细胞破坏,维持胰岛素分泌功能。

        CAR-Treg 的最大优势是 “无杀伤相关副作用”—— 不清除任何免疫细胞,仅调节免疫反应强度,因此感染、免疫缺陷等风险远低于 CAR-T/CAAR-T,尤其适合需长期治疗的慢性自身免疫病。但目前面临的挑战是 “CAR-Treg 的体外扩增与稳定性”—— 如何在体外大量培养活性稳定的 CAR-Treg,避免其在体内分化为效应 T 细胞(失去调节功能),仍是研究重点。

四、CAR-NK/CAAR-NK:提升安全性与可及性,拓展治疗场景

        无论是 CAR-T 还是 CAAR-T,均依赖患者自体 T 细胞,存在 “细胞来源有限、制备周期长、成本高” 的问题;且自体 T 细胞可能因患者长期免疫抑制(如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治疗)而活性不足。为此,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CAR-NK) 与CAAR-NK应运而生,凭借 “异体来源、无 GVHD 风险、可现货供应” 的优势,显著提升了疗法的可及性与安全性。

        NK 细胞的天然优势是 “无需抗原致敏即可杀伤异常细胞”,且异体 NK 细胞输注不会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这意味着可提前制备 “通用型 CAR-NK”,患者无需等待自体细胞制备,可即时接受治疗,大幅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成本。

        目前,针对自身免疫病的 CAR-NK/CAAR-NK 研究主要聚焦两个方向:

  • CAR-NK 靶向 CD19/BCMA:类似 CAR-T,用于耗竭自身反应性 B 细胞,已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体外实验中显示 —— 异体 CD19 CAR-NK 可高效清除患者体内的自身反应性 B 细胞,且对正常 B 细胞的耗竭程度低于 CAR-T;
  • CAAR-NK 靶向自身抗体:结合 CAAR 的特异性与 NK 细胞的安全性,例如针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 CAAR-NK,可特异性清除携带抗磷脂抗体的浆细胞,动物实验中已实现 “自身抗体清除、血栓风险降低” 的效果,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这类疗法的核心价值是 “可及性高、安全性好”,尤其适合自体 T 细胞质量差(如老年患者、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或急需治疗的患者,但目前仍需解决 “NK 细胞在体内的持久性不足” 问题 ——NK 细胞的体内存活时间通常短于 T 细胞,可能影响长期疗效,需通过细胞因子修饰(如共表达 IL-15)延长其存活时间。

五、挑战与未来:从 “技术突破” 到 “临床落地”

        尽管 CAR 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病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仍需突破三大核心挑战:

  1. 特异性与靶点选择:部分自身免疫病的致病自身抗体或抗原尚未明确,需进一步解析疾病机制,找到更精准的靶点;
  2. 长期安全性:需长期监测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如 CAR-T 导致的长期 B 细胞缺陷、CAR-Treg 的稳定性),避免远期副作用;
  3. 标准化与成本控制:通用型 CAR-NK/CAAR-NK 的量产、CAR-Treg 的体外扩增工艺,需进一步标准化,以降低成本,让更多患者受益。

        未来,随着靶点发现、细胞改造技术(如基因编辑优化 CAR 结构)、联合治疗(如 CAR 细胞与免疫抑制剂的低剂量联用)的发展,CAR 细胞疗法有望从 “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的备选方案”,升级为 “一线精准治疗方案”,真正实现自身免疫病的 “免疫纠错”。

        泰克生物聚焦 CAR 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研发,致力于开发高特异性 CAAR-T、CAR-Treg 及通用型 CAR-NK 技术,以 “精准调节免疫、兼顾疗效与安全” 为目标,助力解决自身免疫病治疗的临床痛点,推动免疫调节疗法的临床转化。

http://www.dtcms.com/a/393047.html

相关文章:

  • FreeRTOS实战指南 — 5 多任务系统实现流程
  • `css`使单词保持连贯的两种方法
  • 【Vue3 ✨】Vue3 入门之旅 · 第三篇:模板语法与数据绑定
  • 分类预测 | Matlab实现PCA-BP主成分分析结合BP神经网络多特征分类预测
  • 【Linux】进程优先级切换调度
  • Ubuntu24上安装Scrapy框架实战
  • 正向shell,反弹shell学习
  • 一维数组原地更新——力扣119.杨辉三角形II
  • Python语法学习-1
  • Linux基础命令大全
  • 9.21 快速选择
  • 【常见集合】HashMap
  • Docker安装小白教程(阿里yum)
  • MySQL表结构变更详解:ALTER TABLE ADD COLUMN语法、最佳实践与避坑指南
  • 【LeetCode - 每日1题】设计电子表格
  • Spring 中 REQUIRED 事务的回滚机制详解
  • C++框架中基类修改导致兼容性问题的深度分析与总结
  • 学习笔记-SpringBoot项目配置
  • Java数据结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 如何在接手新项目时快速上手?
  • Zynq开发实践(SDK之自定义IP2)
  • 数据库相关锻炼
  • PostgreSQL 入门与实践
  • pytorch基本运算-PyTorch.Tensor张量数据类型
  • 数据结构与算法 第三章 栈
  • Spring Boot 整合 MyBatis:从入门到企业级实践
  • FHook Java 层全函数 HOOK 框架
  • TDengine 聚合函数 STDDEV_POP 用户手册
  • 【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项目 | Rockit + FFmpeg+ Nginx】基于泰山派的IPC网络摄像头
  • 机器学习中的高准确、低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