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线性回归与 Softmax 回归:从基础模型到深度学习入门

在深度学习的知识体系中,线性回归与 Softmax 回归是两大基石模型 —— 前者是解决连续值预测的 “入门利器”,后者则是打通 “回归到分类” 的关键桥梁。本文将结合基础原理、核心算法与实际应用场景,带你系统梳理这两个模型的核心逻辑,为深度学习进阶打下坚实基础。

一、线性回归:连续值预测的 “入门款”

线性回归的本质是 “用线性关系拟合数据,实现连续值预测”,比如根据房屋面积、地段等特征估计房价,或是根据历史销量预测未来业绩。它的核心逻辑简单易懂,却蕴含了深度学习中 “模型构建 - 损失计算 - 参数优化” 的完整流程。

1. 核心原理:用线性方程描述数据关系

线性回归的核心是构建 “输入特征” 与 “输出预测值” 之间的线性映射,最经典的单特征场景可表示为:

y = wx + b

其中,x是输入特征(如房屋面积),y是预测输出(如房价),w(权重)表示特征对输出的影响程度(面积每增加 1㎡,房价增加w元),b(偏置)是基础偏移量(无特征输入时的基准值)。

当输入包含多个特征(如房屋面积、卧室数量、距离地铁的距离)时,模型会扩展为多元线性回归,用向量形式更简洁地表示为:

y = Xw + b

这里X是特征矩阵(每行代表一个样本,每列代表一个特征),w是权重向量,通过矩阵运算实现多特征对输出的综合影响。

2. 从 “预测” 到 “优化”:损失函数与梯度下降

线性回归的目标是让 “预测值” 尽可能接近 “真实值”,这就需要通过两个关键步骤实现:定义 “误差”,再找到最小化误差的参数。

(1)损失函数:衡量预测与真实的差距

损失函数是 “量化误差” 的工具,线性回归中最常用的是均方损失(L2 损失),即计算所有样本 “预测值与真实值差值的平方和”

损失值越小,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越好 —— 我们的目标就是找到让损失函数最小的w和b。

(2)梯度下降:找到最优参数的 “导航仪”

由于无法直接通过公式求解复杂场景下的最优w和b,我们需要借助 “梯度下降” 这一优化算法,像 “走下坡路” 一样逐步逼近损失最小值。

其核心逻辑可概括为 3 步:

  1. 初始化参数:随机设定w和b的初始值;
  1. 计算梯度:梯度是 “损失函数对每个参数的偏导数汇总”,它指示了 “损失函数减小最快的方向”—— 就像指南针,告诉我们下一步往哪走能更快靠近最小值;
  1. 更新参数:沿着梯度反方向(因为梯度指向 “损失增大” 的方向)逐步调整参数
(3)优化升级: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

传统梯度下降需要 “一次性计算所有样本的梯度”(即批量梯度下降),当样本量过大(如百万级)时,计算效率极低。为此,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Mini-batch SGD) 成为主流:

  • 每次从所有样本中随机抽取一小批(如 32 个或 64 个样本);
  • 基于这一小批样本计算梯度并更新参数;
  • 既保证了计算效率(避免全量样本的高负载),又能通过随机性避免陷入局部最小值。

需要注意的是,小批量的 “批量大小” 也是关键超参数:太小会浪费计算资源(无法利用 GPU 并行计算),太大则会降低参数更新的灵活性,通常需根据数据量和硬件性能调整(常见取值为 32、64、128)。

3. 实际应用:从 “房价预测” 看线性回归的价值

线性回归的应用场景遍布生活与工业:

  • 房地产领域:根据房屋面积、户型、地段等特征预测房价(PPT 中 “看中一个房,估计价格出价” 的场景);
  • 金融领域:根据历史股价、成交量等数据预测未来股价走势;
  • 电商领域:根据商品点击率、浏览时长预测用户购买概率(虽为概率,但本质是连续值预测)。

它的优势在于 “解释性强”—— 通过权重w的大小,能清晰判断每个特征的重要性(如 “卧室数量” 的权重比 “阳台面积” 大,说明卧室数量对房价影响更显著),这是很多复杂模型(如深度学习)难以替代的。

二、Softmax 回归:打通 “回归到分类” 的桥梁

线性回归解决 “连续值预测”,而现实中更多场景需要 “离散类别预测”—— 比如识别手写数字是 0-9 中的哪一个(10 分类)、判断评论是 “正面 / 负面 / 中性”(3 分类)。Softmax 回归正是为解决 “多分类问题” 而生,它在 linear 层的基础上增加了 “概率转换”,让模型能输出 “每个类别的置信度”。

1. 核心定位:从 “回归” 到 “分类” 的关键转变

先明确回归与分类的核心差异:

任务类型

输出形式

目标场景

示例

回归

连续值

预测具体数值

房价、销量、温度

分类

离散类别

预测属于哪一类

手写数字识别、垃圾邮件判断

Softmax 回归的核心作用,是将 “线性回归的连续输出” 转化为 “符合分类任务的概率输出”—— 它先通过 linear 层计算每个类别的 “原始得分”,再通过 Softmax 运算将得分转换为 “非负、和为 1” 的概率,最终选择概率最大的类别作为预测结果。

2. 两大核心步骤:先算 “得分”,再转 “概率”

(1)第一步:Linear 层计算类别得分

与线性回归类似,Softmax 回归的第一步是通过线性映射计算每个类别的 “原始得分”。假设要解决K分类问题(如 10 类手写数字识别),输入特征为X(样本数 × 特征数),则类别得分可表示为:

O = XW + b

其中O是得分矩阵(每行代表一个样本,每列代表一个类别的得分),W是权重矩阵(列数等于类别数K),b是偏置向量。

这一步的本质是 “为每个类别计算一个线性得分”,得分越高,说明样本属于该类别的 “原始置信度” 越高 —— 但此时得分可能为负、且总和不为 1,无法直接作为概率解释。

(2)第二步:Softmax 运算转换为概率

为了让 “得分” 符合 “概率” 的属性(非负、和为 1),需要通过 Softmax 函数进行转换

3. 损失计算:用交叉熵替代均方损失

分类任务的 “误差” 不能再用线性回归的均方损失 —— 均方损失对 “类别概率” 的惩罚不够精准,容易导致模型收敛慢、分类准确率低。Softmax 回归中,交叉熵损失是更优选择,它的核心是 “惩罚‘预测概率与真实标签偏差大’的情况”。

(1)交叉熵损失的核心逻辑

交叉熵原本是信息论中 “衡量两个概率分布差异” 的指标,在分类任务中,“真实标签” 可视为 “理想概率分布”(如样本属于第 3 类,则真实分布为[0, 0, 1, 0, ..., 0]),“模型预测概率” 是 “实际分布”。交叉熵损失的公式为:

若模型对正确类别的预测概率为 1(完全准确),损失为 0;若预测概率为 0.1(严重偏差),损失为-log(0.1)≈2.3,惩罚力度显著大于均方损失。

4. 应用场景:从图像到文本的多分类任务

Softmax 回归作为 “基础分类模型”,广泛应用于各类多分类场景,也是深度学习中 “分类任务输出层” 的核心组件:

  • 图像分类:MNIST 手写数字识别(10 分类)、ImageNet 自然物体分类(1000 分类),通过 Softmax 将卷积层输出的特征转换为类别概率;
  • 文本分类:Kaggle 恶语评论分类(7 类,如 “toxic”“insult”“threat”),将文本的向量特征映射为不同类别评论的概率;
  • 生物识别:蛋白质显微镜图像分类(28 类),辅助生物医学领域的细胞类型识别。

值得注意的是,Softmax 回归本质是 “单层神经网络”,且是 “全连接层”—— 每个类别得分的计算都依赖所有输入特征,这一特性也让它成为深度学习网络(如 CNN、Transformer)分类输出层的 “标准配置”。

三、总结:两大模型的核心价值与学习启示

线性回归与 Softmax 回归虽简单,却承载了深度学习的核心思想,总结来看有三大关键启示:

  1. 模型设计需 “适配任务”:连续值预测用线性回归,离散分类用 Softmax 回归 —— 模型的输出形式、损失函数必须与任务目标匹配,这是所有深度学习模型设计的基本原则;
  1. 优化算法是 “模型生效” 的关键:无论是线性回归还是 Softmax 回归,都依赖梯度下降(及小批量变体)实现参数优化,理解 “梯度指引方向、学习率控制步长” 的逻辑,是掌握复杂深度学习优化算法(如 Adam、RMSprop)的基础;
  1. 从 “简单” 到 “复杂” 的进阶路径:线性回归是 “单输出线性模型”,Softmax 回归是 “多输出线性模型 + 概率转换”,二者可视为 “单层神经网络”—— 在此基础上增加隐藏层,就能构建深度神经网络,开启更复杂的任务(如图像生成、自然语言理解)。

掌握这两个基础模型,不仅能解决实际场景中的简单预测与分类问题,更能帮你打通 “从传统机器学习到深度学习” 的思维链路 —— 后续再学习 CNN、RNN 等复杂模型时,你会发现它们的核心逻辑,依然是 “线性映射 + 非线性激活 + 梯度优化” 的延伸。


文章转载自:

http://0oIAAzW9.Ltkms.cn
http://MuJCcyuM.Ltkms.cn
http://a7byne1C.Ltkms.cn
http://KXd5qbZv.Ltkms.cn
http://nHG3I2mE.Ltkms.cn
http://RxcSLRs8.Ltkms.cn
http://ZFhLtQBR.Ltkms.cn
http://ZBtDoObV.Ltkms.cn
http://mEkWHHHK.Ltkms.cn
http://sppemarY.Ltkms.cn
http://sH0GBUFS.Ltkms.cn
http://PA3ws9GY.Ltkms.cn
http://jFYRkLyy.Ltkms.cn
http://CAfP1UeE.Ltkms.cn
http://4MDab3DP.Ltkms.cn
http://4Uv0ysE0.Ltkms.cn
http://4PpKaT8K.Ltkms.cn
http://e5AwiPmk.Ltkms.cn
http://aHH2Q4h9.Ltkms.cn
http://ksjsJR4k.Ltkms.cn
http://0ElvYmSJ.Ltkms.cn
http://hHPL9HLv.Ltkms.cn
http://elOPbQWe.Ltkms.cn
http://7N88Kngl.Ltkms.cn
http://upUz1YRC.Ltkms.cn
http://GLpdZ5BV.Ltkms.cn
http://KxRizGhv.Ltkms.cn
http://HPdundCm.Ltkms.cn
http://BKBg4C9f.Ltkms.cn
http://kbYT1Y52.Ltkms.cn
http://www.dtcms.com/a/387815.html

相关文章:

  • 【Leetcode hot 100】105.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 机器视觉在PCB制造中的检测应用
  • 服务器ssh端口放开,仍然无法登录
  • 【0基础3ds Max】命令面板详解
  • LeetCode 381 - O(1) 时间插入、删除和获取随机元素(允许重复)
  • [新启航]深孔加工尺寸精度检测方法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测量
  • MySQL 进阶:多表联合查询与数据备份恢复
  • 【LeetCode每日一题】:移除链表元素
  • 工业大数据时代时序数据库选型指南:为何Apache IoTDB成为首选?
  • Java 中 ArrayList 与 LinkedList 的深度对比:从原理到实战选择
  • 向量检索服务 DashVector产品功能
  • Spring-Cloud-Alibaba:2023.0.1.X引起的dashscope-sdk-java依赖冲突问题
  • vue 知识点
  • 深入理解 Linux 进程调度:从策略到实现的全方位解析
  • 【技术架构】从单机到微服务:Java 后端架构演进与技术选型核心方案
  • Java异常报错: java.io.IOException: Broken pipe
  • [Linux]学习笔记系列 -- lib/kobject.c 内核对象(Kernel Object) 设备模型的核心基石
  • 专题:Python实现贝叶斯线性回归与MCMC采样数据可视化分析2实例|附代码数据
  • IEEE 802.1X和**IEEE 802.11之间的关联和作用
  • 【Linux】【底层解析向】Linux Shell 核心功能拆解:环境变量不生效原因 + $?/echo/alias 底层逻辑
  • UV紫外卤素灯太阳光模拟器的原理
  • RAG简单构建(ollama+uv+deepseek)
  • 告别冰冷AI音!B站开源IndexTTS2模型,零样本克隆+情感解耦,玩法超多!
  • pytorch中.pt和.pth文件区别
  • 目标计数(3)Object Counting: You Only Need to Look at One
  • 拖拽移动并监听点击事件
  • Hibernate 和 MyBatis差异分析
  • RAG 核心技术深度剖析:架构设计与性能优化实战指南
  • Java全栈学习笔记36
  • python 任务管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