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机器视觉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中有哪些检测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机器视觉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中有哪些检测应用

  • 🎯机器视觉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中的应用
    • 🎯一、电芯制造环节:把控“电池心脏”的基础质量
      • 1. 极片缺陷检测(最核心环节之一)
      • 2. 极耳焊接质量检测
      • 3. 电芯外观与封口检测
    • 🎯二、电池模组与Pack组装环节:保障“集成安全”
      • 1. 电芯排列与极性检测
      • 2. Busbar(汇流排)焊接/螺栓拧紧检测
      • 3. Pack壳体与密封性检测
    • 🎯三、电池装车后:实时安全监测与故障预警
      • 1. 电池热失控前兆检测(核心安全应用)
      • 2. 电池标识追溯与状态核验
    • 🎯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筛选“可复用”电芯
    • 🎯总结:机器视觉的核心价值

🎯机器视觉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中的应用

机器视觉凭借高精度、非接触、高实时性的优势,已深度渗透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检测”,覆盖从电芯制造、模组/Pack组装,到装车后安全监测、回收梯次利用的核心环节。以下按核心应用场景分类,详细拆解其具体检测功能:

🎯一、电芯制造环节:把控“电池心脏”的基础质量

电芯是电池能量存储的核心,其生产精度直接决定电池性能与安全,机器视觉主要聚焦极片、极耳、电芯外观及内部结构的缺陷检测:

1. 极片缺陷检测(最核心环节之一)

  • 检测对象:正极(三元/磷酸铁锂)、负极(石墨)极片(涂布、辊压后的成品极片)。
  • 检测内容
    • 外观瑕疵:极片表面的划痕、掉料(活性物质缺失)、褶皱、油污、气泡
    • 尺寸精度:极片的长度、宽度、厚度(±10μm级误差)、涂布边界偏移(防止活性物质超出集流体);
    • 涂层均匀性:通过线阵相机+光源投射,检测涂布区域的面密度差异、漏涂、重涂(面密度不均会导致电芯充放电不均,引发局部过热)。
  • 核心价值:避免极片缺陷导致电芯内部短路、容量衰减,是后续“无热失控”的基础。

2. 极耳焊接质量检测

  • 检测对象:极耳(金属薄片,连接电芯与外部电路)与极片的焊接部位(多为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
  • 检测内容
    • 焊接缺陷:虚焊(焊点不牢固)、漏焊(未焊接)、焊瘤(金属堆积)、焊穿(极片破损)、极耳偏移(超出预设位置);
    • 极耳完整性:极耳是否存在裂纹、变形、毛刺(毛刺可能刺穿隔膜,引发短路)。
  • 技术特点:多采用“2D视觉+3D结构光相机”,2D识别焊接边界缺陷,3D测量焊点高度、熔深,确保导电性能稳定。

3. 电芯外观与封口检测

  • 检测对象:卷绕/叠片后的圆柱/方形/软包电芯,以及电芯注液后的封口结构。
  • 检测内容
    • 电芯外观:圆柱电芯的外壳划痕、鼓包,方形电芯的侧面凹陷、边角变形,软包电芯的铝塑膜破损、漏液痕迹(漏液会导致电解液流失,电芯报废);
    • 封口质量:方形电芯顶盖的密封胶溢出、防爆阀位置偏移,软包电芯的热封边气泡、密封不严(防止电解液泄漏或水分进入)。

🎯二、电池模组与Pack组装环节:保障“集成安全”

模组(多节电芯串联/并联)与Pack(模组+外壳+BMS)是电池装车的最终形态,机器视觉主要解决组装精度、连接可靠性、密封性问题:

1. 电芯排列与极性检测

  • 检测场景:模组组装时,多节电芯需按固定间距和极性(正/负极)排列,避免装反或错位。
  • 检测内容
    • 排列精度:通过视觉定位,检测电芯间的间距误差(±0.5mm内)、平面度偏差(防止模组组装后受力不均);
    • 极性识别:通过颜色/形状定位(如正极柱为银色、负极柱为黑色),100%检测电芯极性是否装反(极性反装会直接导致模组短路,烧毁BMS)。

2. Busbar(汇流排)焊接/螺栓拧紧检测

  • 检测对象:模组内连接电芯极柱的Busbar(金属导电条,多为激光焊接或螺栓固定)。
  • 检测内容
    • 焊接质量:与极耳焊接类似,检测Busbar的虚焊、焊穿、焊点偏移,确保电流传导无阻抗;
    • 螺栓拧紧:针对螺栓固定的Busbar,通过“视觉+扭矩传感器”联动,检测螺栓是否漏拧、错位(如螺栓未对准极柱孔),同时辅助判断拧紧角度是否达标(防止过松导致接触不良,过紧导致极柱变形)。

3. Pack壳体与密封性检测

  • 检测对象:电池Pack的金属/复合材料外壳、接口(充电口、通信接口)。
  • 检测内容
    • 壳体外观:Pack外壳的划痕、凹陷、接口变形(影响装车适配性);
    • 密封性检测:通过“视觉+气压测试”联动,先通过视觉确认密封圈安装是否到位(无偏移、无破损),再检测Pack内部充气后的气压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缝隙漏风(防止雨水、灰尘进入Pack,引发电路短路)。

🎯三、电池装车后:实时安全监测与故障预警

电池装车后,机器视觉(常与红外热成像、AI算法结合)主要用于热失控前兆检测、外观异常监控,辅助BMS实现“主动安全防护”:

1. 电池热失控前兆检测(核心安全应用)

  • 检测逻辑:热失控的核心前兆是“局部异常升温”,机器视觉通过红外相机捕捉电池表面温度分布,结合可见光相机识别外观变化。
  • 检测内容
    • 温度异常:红外热成像图实时显示Pack表面温度,当某区域温度骤升(如1分钟内升高10℃)或超过阈值(如60℃),立即触发预警;
    • 外观异常:可见光相机监控Pack是否出现鼓包、外壳开裂、漏液痕迹(热失控后期会导致电芯膨胀,撑破Pack外壳)。
  • 应用场景:多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健康监测系统(BMS)”,或充电桩的“充电前安全检查”(防止故障电池充电时引发火灾)。

2. 电池标识追溯与状态核验

  • 检测内容: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或二维码识别,读取电芯/模组/Pack上的唯一标识(如SN码、生产日期、批次) ,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如某批次电芯出现问题,可快速定位装车车辆);
  • 同时,在维修时,视觉可辅助检测电池接口的针脚变形、氧化(确保维修后连接可靠)。

🎯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筛选“可复用”电芯

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后(容量低于80%),需通过检测筛选可梯次利用(如储能、低速车)的电芯,机器视觉主要负责外观初筛与结构完整性判断

  • 检测内容
    • 外观初筛:快速识别退役电芯的严重鼓包、外壳破损、极耳断裂(此类电芯直接报废);
    • 结构检测:通过3D视觉检测电芯的厚度变化(鼓包会导致厚度增加)、极柱的变形程度,初步判断电芯内部结构是否完好,为后续的容量、内阻检测做前置筛选,提高回收效率。

🎯总结:机器视觉的核心价值

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中,机器视觉本质是解决“人工无法实现的高精度、高一致性、高安全性”需求——从电芯制造的微米级缺陷检测,到Pack组装的毫米级定位,再到装车后的实时安全监控,全程贯穿“防呆、防错、预警”,是保障电池“性能达标、安全可靠、寿命达标”的关键技术之一。


文章转载自:

http://5VmUaAGC.gjfym.cn
http://zrZaZFZN.gjfym.cn
http://QWxSkt0s.gjfym.cn
http://nNZZ3h8L.gjfym.cn
http://FsYreWH8.gjfym.cn
http://NOB55bW3.gjfym.cn
http://cLqL69ud.gjfym.cn
http://b478wRxh.gjfym.cn
http://9uRJh5QG.gjfym.cn
http://SRThSc2x.gjfym.cn
http://6fs3gryj.gjfym.cn
http://oYhGg3l2.gjfym.cn
http://NwCtKAOX.gjfym.cn
http://64qz1rpc.gjfym.cn
http://sfXCl0RV.gjfym.cn
http://xeOJusm7.gjfym.cn
http://xPHcGDtu.gjfym.cn
http://KdHflyXu.gjfym.cn
http://dfEmlVAY.gjfym.cn
http://qAzwCgMa.gjfym.cn
http://C0CoOpky.gjfym.cn
http://E0Hekc6p.gjfym.cn
http://x8OIAlS5.gjfym.cn
http://IPNHKlXj.gjfym.cn
http://9rMLeVJc.gjfym.cn
http://UfR2rVaM.gjfym.cn
http://Ja0BB8Rx.gjfym.cn
http://ZUZ22x1n.gjfym.cn
http://nMkBP5fV.gjfym.cn
http://jaNYIpKW.gjfym.cn
http://www.dtcms.com/a/385394.html

相关文章:

  • CES Asia的“五年计划”:打造与北美展比肩的科技影响力
  • 王梦迪团队推出TraceRL:迈向扩散语言模型「RL大一统」
  • 运用脚本部署lamp架构
  • Springboot项目中引入ES(一)
  • 专项智能练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Mysql索引总结(1)
  • Spring Boot中的Binder类基本使用和工具封装
  • 数字化工厂建设:是简单组装PLM/ERP/MES/WMS等系统,还是彻底重构?
  • 带你了解STM32:OLED调试器
  • 软考中项考几门?多少分合格?
  • 1.5 调用链分层架构 - mybatis源码学习
  • 线性代数 · 矩阵 | 秩 / 行秩 / 列秩 / 计算方法
  • 期权时间价值会增长么?
  • 数据结构(陈越,何钦铭) 第十讲 排序(下)
  • Java——JVM
  • 【51单片机】【protues仿真】基于51单片机温度检测系统
  • 51单片机-使用IIC通信协议实现EEPROM模块教程
  • ISP Pipeline
  • Tomcat的安装和启动步骤以及常见问题
  • 基于 Selenium+Page Object 的电商平台自动化测试框架实践
  • 内网安全:自签名、CA机构签发与SSH、sudo最佳实践
  • 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风格迁移
  • 机器学习面试题:请介绍一下你理解的集成学习算法
  • C2000基础-GPIO介绍及使用
  • 【CTF-WEB】Web基础工具的使用(burpsuit抓包并修改数值)
  • 重学前端015 --- 响应式网页设计 CSS变换
  • Spring Boot + MyBatis 报 Invalid bean definition 如何排查解决
  • 从 APP 界面设计到用户体验优化:如何让你的应用脱颖而出?
  • RabbitMQ 高可用与集群机制
  • 迎中秋庆国庆,易天假期安排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