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智能练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解析本题考查苛勒完形-顿悟说的主要观点。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苛勒认为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B项正确。A项:托尔曼的位置学习实验(白鼠迷宫实验)表明:白鼠学会的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反应动作,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建立一个完整的“符号—完形”模式,即“认知地图”。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
本题考查苛勒的完形-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苛勒对大猩猩的学习进行了大量实验。
苛勒的观点为: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本质是主体内部构建完形;
(3)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需要以意识为中介。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出自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B项不属于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与题干相符,当选。
A、C、D三项:均属于完形—顿悟说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认知心理学家关于学习的观点。
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作了区分,并认为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布鲁纳认为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D项正确。
A项:构建一种完形是苛勒关于学习实质的观点,不是奥苏贝尔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实质的观点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并不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解析
本题考查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一般理解。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态度。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
本题考查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
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他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C项正确。
A项: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斯金纳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动物学习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奥苏贝尔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析
本题考查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问题的答案。它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研究并提出。B项正确。
A项:合作学习是指通过讨论、交流、观点争论,相互补充和修正,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情境学习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积累或盲目的尝试。强调突然察觉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所以强调学习过程是通过顿悟实现的。题干中明确指出“突然察觉到”,符合顿悟说。B项正确。
A项: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对于人类学习有很大的借鉴意。这一理论特别强调“做中学”,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技能和策略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布鲁纳是发现学习论的创始人,他主张学习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提出,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本题考查对“先行组织者”概念的理解。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说,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经常用于接受学习。B项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先行组织者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观点相反,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因此它属于认知接受理论。D项正确。A项:认知发现理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理解情况。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用来帮助学生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在“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认知桥梁”,为新的学习内容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B项正确。
A项: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学生的发现是布鲁纳所强调的,发现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
- 认知内驱力、
- 自我提高内驱力
- 和附属内驱力
三个方面。学习动机和先行组织者是两个概念。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考查的是“先行组织者”概念及其提出者。先行组织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先行组织者在学生学习较陌生的新知识,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时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不熟悉的教材内容。A项正确。
B项: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其主要贡献有:提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论教育的本质,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提出教育无目的论;提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强调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利用儿童游戏的本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其最著名的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思想,简单来说,生活教育的实质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生活教育思想包括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任何有机体观察学习的过程都是在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行为和环境是可以通过特定的组织而加以改变的,三者对于儿童行为塑造产生的影响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析
本题考查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而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先行组织者策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项正确。
A项: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个别化学习是植根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基础上,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为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与个别的矫正性的帮助。教学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必须通过评价来判断其有效性,并对教学教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调整。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他所需要的特殊帮助。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
本题考查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包括
- 表征学习、
- 概念学习、
- 命题学习。
其中,表征学习也称符号学习,是最低层次的一种学习方式,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简言之,就是学习单词所代表的意思。题干中,英语新授课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先教会学生新单词的汉语意思,这是向学生解释单词所代表的意思,属于表征学习。A项正确。
B项: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概念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其复杂程度高于概念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意义学习不属于有意义学习的类型,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析
本题考查苛勒的完形—顿悟说。把黑猩猩关在笼中,笼外放有香蕉和不同长度的木杆。黑猩猩只有通过其中较长的一根木杆才能够到香蕉,而长木杆又需要短木杆才能够到。黑猩猩在经历了不断尝试、反复观察后,突然起身,完成了用短杆够到长杆,再用长杆够到香蕉的连续行为。这就是苛勒所说的“顿悟”,顿悟学习的实质就是在主体内部构建的一种完形。B项正确。
A项: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尝试错误是指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又称为试误说。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
本题考查苛勒的完形—顿悟说。把黑猩猩关在笼中,笼外放有香蕉和不同长度的木杆。黑猩猩只有通过其中较长的一根木杆才能够到香蕉,而长木杆又需要短木杆才能够到。黑猩猩在经历了不断尝试、反复观察后,突然起身,完成了用短杆够到长杆,再用长杆够到香蕉的连续行为。这就是苛勒所说的“顿悟”,顿悟学习的实质就是在主体内部构建的一种完形。B项正确。
A项: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尝试错误是指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又称为试误说。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