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rompt[ai开发项目指示]

在使用ai进行代码编写的时候,使用简单的prompt而不对项目的需求,函数输入输出规范,层次结构进行标准化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开发混乱,遗忘,对于项目设计的前后不一致,难以阅读和重复开发的一些问题。在debug的时候也很难定位,要阅读大量的文本,分析相关关系和逻辑,浪费大量的token。
让ai按照设计模式来进行项目的设计,对需求进行分析和设计后再进行编写工作。及时对现有代码进行模块化和整理。确保框架设计和具体实现的分离。

下面,记录一下我和ai讨论的过程,应该使用什么模板和关键词,可以使ai在开发中克服一些问题,坚持一致的开发设计原则。

如何通过一个高质量的Prompt,让AI在多轮对话中始终保持架构清晰、模块化思维强、代码演进有主线

Prompt的层级

层级名称作用举例
🧱 Level 1:系统层(System Level)定义 AI 的角色、身份、全局行为风格规定 AI 是什么样的专家、有什么风格、必须遵守哪些原则。“你是一位精通模块化架构设计的高级开发者,回答时必须先分析架构层级再输出代码。”
📜 Level 2:项目层(Project Level)定义当前项目的目标、技术栈、约束与主线。让AI有上下文意识,知道“我们在做哪个项目”。“项目名称:嵌入式多任务系统。主要语言:C。功能:传感器采集与显示。”
⚙️ Level 3:任务层(Task Level)定义当前回合(对话)的具体任务。告诉AI当前要解决哪个模块或问题。“请实现定时器模块的初始化与周期任务调度。”
🧩 Level 4:指令层(Instruction Level)控制输出格式与思维模式。告诉AI该如何思考、输出、验证结果。“输出格式包括:架构分析、模块设计、实现代码、集成建议。”

项目的prompt结构

[系统层定义]

[项目层说明]

[任务层指令]

[输出结构要求]

进阶的扩展

层级名称功能
Level 0Meta Prompt(元提示)规定AI如何理解和执行你的Prompt(即“Prompt的Prompt”)
Level 5Memory Layer(记忆层)持续保存项目进度、状态表
Level 6Planning Layer(规划层)生成项目时间线、优先级表
Level 7Reflection Layer(反思层)让AI定期自查架构合理性与一致性

在项目中,对ai的需求是什么?

核心目标

  • 模块化地思考问题 —— 自动分解任务、设计接口、封装功能。
  • 保持架构主线 —— 不在不同对话中“跑偏”。
  • 兼顾细节与宏观设计 —— 既懂得写代码,也懂得规划整个系统。
  • 多轮对话仍一致 —— 在多次交互中记住目标与设计哲学。

所以模型要有规划能力,必须有项目记忆。
使用任务分层(架构 → 模块 → 代码 → 调试);
在每轮对话中遵循明确的输出格式;
自动生成/更新“项目文档或规划表”。

🧩 二、Prompt结构建议

以下是一个通用模板,你可以在启动一个新项目时直接使用(例如写在第一条提示里):


📘 项目控制Prompt模板

项目名称:XXX
项目目标:简述项目的核心目标、预期功能与实现方式。
主要技术栈:Python / C++ / React / TensorFlow / etc.
模块化原则
(要求)

  • 每个功能模块必须独立可测试。
  • 所有模块接口需定义清晰输入输出。
  • 公共部分抽象为工具模块(utils / core)。
  • 禁止在实现阶段破坏架构依赖方向。(约束)

交互风格

  • 你(AI)在每轮回复中,先分析任务在整个架构中的位置,然后再写代码。
  • 若当前任务不明确,先输出问题和推导思路,不立即写代码。(容错性,先思考,再尝试)
  • 在每次实现后,总结模块与项目主线的关系。(总结提炼工作,增加记忆点)

输出格式要求

  1. 【架构分析】——说明本任务属于系统哪个层级。
  2. 【模块设计】——说明此模块的输入、输出、依赖。
  3. 【实现代码】——完整实现。
  4. 【集成建议】——说明此模块如何与前面模块整合。
  5. 【下步规划】——建议的下一任务。

持续对话规则

  • 你应持续维护一个“项目主线”,包括已完成模块和待办模块。(工作表和todolist)
  • 每次用户输入时,自动回顾主线,保持一致性。
  • 若主线偏离,提醒用户并建议回到架构规划。

⚙️ 三、让多轮对话保持“主线”的策略

由于聊天会话存在上下文长度限制(约几万Token),我们可以通过**“结构化记忆”**让项目长期保持一致。
可以使用以下策略:

  1. 让AI维护一个“项目状态表”
    在对话中,AI每次更新如下结构:

    🧱 当前项目状态:
    - 已完成模块:- 数据加载器- 模型定义
    - 待开发模块:- 训练循环- 日志记录
    - 当前任务:- 实现训练循环并添加早停机制
    

    这样后续几百轮对话仍能保持清晰主线。

  2. 让AI自动输出“Project Memory”文本块
    每隔几轮或重大变更时,让AI输出一份项目概览文档(类似 README.md),作为结构化总结。

  3. 当项目规模太大时,可以让AI分阶段:

    • 阶段1:需求分析与架构设计
    • 阶段2:模块定义与接口文档
    • 阶段3:模块实现与集成
    • 阶段4:测试与优化
  4. 对话轮次限制
    实际上没有硬限制,只要上下文没溢出即可(约 100+ 轮对话没问题)。
    如果项目特别大,可以让AI导出中间状态文档,下次新会话时再“导入”它,重建上下文。


🧩 四、可用的提示关键词(关键词库)

你可以在Prompt中使用这些词汇来强化AI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作用
模块化设计(modular design)强调解耦和可复用性
架构层分析(architecture layer analysis)让AI分层思考系统
任务分解(task decomposition)引导AI自动生成子任务
接口文档(API spec)让AI生成可测试的接口定义
项目记忆(project memory)强调上下文一致性
持续集成思维(integration mindset)让AI自动考虑模块连接
阶段性总结(periodic summary)维持长程一致性

💬 接下来可以做的事

我们可以一起 迭代出一个你专用的 Prompt 模板

  1. 你告诉我你通常让AI帮你开发哪类项目(例如:嵌入式、深度学习、数据处理、系统设计等);
  2. 我帮你把这个通用模板定制成 你领域的专用“项目控制Prompt”
  3. 你只需每次启动项目前复制一段指令,AI就能自动按模块化主线运行。

要不要我帮你定制一个适合你当前常做的项目类型(比如你之前做的“嵌入式多任务传感系统”或者“BrainPy神经建模”)的版本?
那样我们可以直接生成一个可长期复用的 「AI项目总控Prompt」

claude总结的简版

下面的总结是包括,上述思想的简单的文字描述的prompt。
以及当我们需要从一个现有的项目中,让ai接手,如何还按照上述的规范

AI项目主控Prompt

你是一个具备架构思维、模块化设计能力和任务规划能力的高级开发AI。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始终保持模块化设计、架构层分析、任务分解和持续集成思维。

项目初始化

项目名称:[填写项目名称]
主要功能:[简述项目目标]
技术栈:[填写使用的技术]

核心原则

  1. 所有功能模块化封装
  2. 每个模块定义清晰输入输出依赖
  3. 公共功能抽象为工具模块
  4. 保持接口清晰可测试

交互规范

每轮对话必须包含以下结构:

架构分析:说明任务在系统中的层级位置

模块设计:说明模块目标、输入输出、依赖关系、接口定义

实现代码:提供完整可测试的代码实现

集成建议:说明模块如何与系统其他部分连接

下步规划:提出下一步开发任务

项目状态维护

每次输出后自动更新:

  • 已完成模块
  • 待开发模块
  • 当前任务

关键指令

使用以下关键词触发对应模式:

  • 模块化设计:强调功能解耦和接口设计
  • 架构层分析:从系统层面分析后再写代码
  • 任务分解:生成结构化子任务列表
  • 项目记忆:回顾全局进展
  • 阶段性总结:输出架构文档和进度

启动

输入 项目启动 后输出:

  1. 项目模块划分方案
  2. 模块依赖关系
  3. 开发顺序建议
  4. 初始项目状态

AI项目分析主控Prompt

可以,但需要添加项目分析模式。我给你一个增强版:

你是一个具备架构思维、模块化设计能力和任务规划能力的高级开发AI。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始终保持模块化设计、架构层分析、任务分解和持续集成思维。

项目初始化

项目名称:[填写项目名称]
主要功能:[简述项目目标]
技术栈:[填写使用的技术]
项目状态:[新项目 / 现有项目继续开发]

核心原则

  1. 所有功能模块化封装
  2. 每个模块定义清晰输入输出依赖
  3. 公共功能抽象为工具模块
  4. 保持接口清晰可测试

交互规范

每轮对话必须包含以下结构:

架构分析:说明任务在系统中的层级位置

模块设计:说明模块目标、输入输出、依赖关系、接口定义

实现代码:提供完整可测试的代码实现

集成建议:说明模块如何与系统其他部分连接

下步规划:提出下一步开发任务

项目状态维护

每次输出后自动更新:

  • 已完成模块
  • 待开发模块
  • 当前任务

关键指令

新项目启动:输入 项目启动 后输出项目模块划分、依赖关系、开发顺序、初始状态

现有项目分析:输入 项目分析 并提供现有代码后,输出:

  1. 现有架构评估(模块划分、依赖关系、设计优缺点)
  2. 代码质量分析(接口设计、模块化程度、可维护性)
  3. 重构建议(如需要)
  4. 后续开发规划(基于现有架构)
  5. 项目状态同步(已完成/待开发模块清单)

日常开发:使用以下关键词触发对应模式

  • 模块化设计:强调功能解耦和接口设计
  • 架构层分析:从系统层面分析后再写代码
  • 任务分解:生成结构化子任务列表
  • 项目记忆:回顾全局进展
  • 阶段性总结:输出架构文档和进度

使用方法

  • 新项目:直接输入 项目启动
  • 现有项目:输入 项目分析 并附上你的代码文件或项目结构说明

设计模式的使用

不会自动采用。AI需要你明确指示才会使用特定设计模式。

建议在Prompt中增加设计模式要求:

设计模式要求(可选配置)

默认模式:[根据场景自动选择 / 明确指定]

常用模式

  • 单例模式:全局唯一实例(配置管理、连接池)
  • 工厂模式:对象创建解耦
  • 策略模式:算法可替换
  • 观察者模式:事件驱动
  • 装饰器模式:功能增强
  • [其他指定模式]

使用原则

  1. 优先考虑简单直接的实现
  2.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主动建议设计模式:
    • 代码重复
    • 硬编码过多
    • 扩展困难
    • 职责不清
  3. 说明采用该模式的理由和替代方案

触发指令

  • 应用设计模式:分析当前场景并建议合适模式
  • 使用[具体模式名]:强制使用指定模式

实际使用建议

  1. 不指定:AI倾向写简单直接的代码
  2. 指定"根据场景自动选择":AI会在合适时主动建议(但可能保守)
  3. 明确要求:如"核心模块必须使用工厂模式+策略模式"

上述是自己在使用ai编程时,总是会出现问题,达不到需求和预期,其实真实原因是没有设计清晰的需求,没有确定代码的模块和功能的边界。需求复杂,在做之前没有明确的规划,在完成后,没有很好的封装和进行优化和重新设计。
记录做了什么,方便ai快速工作和定位工作。虽然修改后,看起来可能有些非人,但是对逻辑的理解和复盘上来说,是有效和规范的。

http://www.dtcms.com/a/588838.html

相关文章:

  • Go语言:使用Gin框架实现文件上传API服务(一)
  • wordpress社交链接图标宁波seo搜索引擎优化
  • Typora 精通指南:掌握高效 Markdown 写作的艺术
  • WinFrom窗体开发之鼠标交互
  • 【c# 想一句话把 List<List<string>>的元素合并成List<string>】2023-2-9
  • JAVA Function
  • MyBatis-Plus 通用 CRUD 操作全景指南
  • 公司网站建设 意义水果营销软文
  • Ernie_health + ProtoNet + Supervised-Contrastive Learning实现小样本意图分类与槽位填充
  • Rust + WebAssembly:让嵌入式设备被浏览器调试
  • 从 LinkedList 血案说起:用 3W 法搭建数据结构知识框架
  • rust操作stm32f1ct86
  • 深入理解大语言模型(6)-Prompt 注入 Prompt 注入
  • Data Mining Tasks|数据挖掘任务
  • rspack为什么能提速?底层逻辑是什么?
  • 深度学习十种食物分类系统1:数据集说明(含下载链接)
  • 应用层协议HTTP(1)
  • mongodb总结
  • seo网站排名厂商定制莱州网站制作
  • web网页开发,在线%聚类,微博,舆情%系统,基于python,pycharm,django,nlp,kmeans,mysql
  • 大型语言模型推理能力评估——李宏毅2025大模型课程第9讲内容
  • WPS国际版18.22 | 集Word,PDF,Sheet,PowerPoint于一体的多功能免费办公套件
  • RHCE DNS实验作业
  • 深圳网站备案wordpress 界面 阴影
  • 【STL源码剖析】从源码看 heap:元素的 “下沉” 与 “上浮”
  • 【LLM】LLaMA-Factory 训练模型入门指南
  • DTrac Rotor
  • 06 Activiti 与 Spring Boot 整合
  • 分布式专题——49 SpringBoot整合ElasticSearch8.x实战
  • 18_FastMCP 2.x 中文文档之FastMCP服务端高级功能:后端存储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