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层协议HTTP(1)
应用层协议HTTP(1)
HTTP 协议
虽然我们说, 应用层协议是我们程序猿自己定的. 但实际上, 已经有大佬们定义了一些现成的, 又非常好用的应用层协议, 供我们直接参考使用.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就是其中之一。
在互联网世界中,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协议。它定义了客户端(如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如何通信,以交换或传输超文本(如 HTML 文档)。
HTTP 协议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通信的基础。客户端通过 HTTP 协议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处理并返回响应。HTTP 协议是一个无连接、无状态的协议,即每次请求都需要建立新的连接,且服务器不会保存客户端的状态信息。
认识 URL
平时我们俗称的 “网址” 其实就是说的 URL

在HTTP的角度,资源相当于文件,文件在指定的路径下
HTTP[s]:port
:后面相当于域名,域名相当于IP,路径是目标机器下的特定文件,两者构成唯一的文件
HTTP 协议请求与响应格式
HTTP 请求
• 首行: [方法] + [url] + [版本]
• Header: 请求的属性, 冒号分割的键值对;每组属性之间使用\r\n 分隔;遇到空行表示 Header 部分结束
• Body: 空行后面的内容都是 Body. Body 允许为空字符串. 如果 Body 存在, 则在Header 中会有一个 Content-Length 属性来标识 Body 的长度;

HTTP 响应
• 首行: [版本号] + [状态码] + [状态码解释]
• Header: 请求的属性, 冒号分割的键值对;每组属性之间使用\r\n 分隔;遇到空行表示 Header 部分结束
Body: 空行后面的内容都是 Body. Body 允许为空字符串. 如果 Body 存在, 则在Header 中会有一个 Content-Length 属性来标识 Body 的长度; 如果服务器返回了一个 html 页面, 那么 html 页面内容就是在 body 中.

HTTP 的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就是 GET 方法和 POST 方法.
总结
1. HTTP协议的基本概念
- 定义: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客户端(如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通信的规则。
- 关键特性:无连接(每次请求-响应后断开)、无状态(服务器不记录上次请求的信息)。这是理解Session、Cookie等技术为何存在的基础。
2. URL的组成与含义
- 作用:互联网上资源的唯一标识符(“网址”)。
- 核心组成部分:
协议://域名(或IP):端口号/路径?查询字符串#锚点 - 重点理解:
域名:端口号/路径唯一地定位了服务器上的一个资源。
3. HTTP报文格式(重中之重)
- 通用结构:
首行+Header(头部)+空行+Body(正文) - 请求报文:首行:
方法 URL 版本(如GET /index.html HTTP/1.1)头部:包含请求的元信息,如Host,User-Agent,Content-Type,Content-Length(当有Body时必须)。 - 响应报文:首行:
版本 状态码 状态码描述(如HTTP/1.1 200 OK)头部:包含响应的元信息,如Content-Type,Content-Length,Server。正文:服务器返回的实际数据,如HTML页面内容。
4. 常用HTTP方法
- GET:获取资源。参数通常直接暴露在URL的查询字符串中。
- POST:提交数据。参数通常放在请求体中,更安全,可传输更大数据量。
ET**:获取资源。参数通常直接暴露在URL的查询字符串中。 - POST:提交数据。参数通常放在请求体中,更安全,可传输更大数据量。
- 简单对比:GET是“要东西”,POST是“给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