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发展总体目标:构建“泛在接入、能力协同、安全可信“的立体化体系
总体目标:满足"四维需求"的系统性工程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发展的核心目标,是为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对网络提出的"长周期持续可用、稳定可靠传输、多场景适配、高安全可信"的综合需求。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是单一技术的突破,而是需要系统性地整合多种通信网络、分布式算力基础设施以及网络安全技术,构建一个"泛在接入、能力协同、安全可信"的立体化网络体系。
这四大需求的提出,源于智能网联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本质区别:汽车作为移动终端,其生命周期长达10-15年,而通信技术每5-10年完成一代更迭。同时,智能网联汽车承载着生命安全责任,对网络性能的要求远超传统互联网服务。
体系构建:三大支柱支撑网络发展
1. 泛在接入:确保无处不在的连接能力
泛在接入是指实现广泛覆盖,确保智能网联汽车在各种场景下都能接入网络。这要求网络架构必须覆盖城市、高速、乡村、地下车库等全场景,包括:
- 5G/5G-A网络:提供高速率、低时延的基础连接
- C-V2X直连通信: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的超视距通信
- 卫星通信:在无地面网络覆盖区域提供基础连接
- Wi-Fi 6/7:在固定场景(如停车场、充电站)提供高密度接入
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智能网联汽车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保持网络连接,为安全驾驶和高效服务提供基础支撑。
2. 能力协同:实现多层级计算与连接的高效协同
能力协同是指通过多层级、按需服务的稳定可靠连接与计算能力,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高效运行。这包括:
- 边缘计算(MEC):在基站侧部署计算节点,实现毫秒级响应
- 中心云:提供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支持长期分析和模型训练
- 车载计算:作为基础层,处理实时性要求高的任务
能力协同的核心是"车-路-云"三端的无缝衔接,使数据处理从"车载单点"升级为"网络协同",提升整体系统效率。
3. 安全可信:构建全方位网络安全保障
安全可信是指保障网络传输和数据处理的安全性,提升系统的可信度。这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
- 设备层:硬件安全芯片(SE)存储密钥,防止物理攻击
- 网络层:TLS/DTLS加密传输,入侵检测系统(IDS)实时监控
- 应用层: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敏感数据本地加密
同时,通过零信任访问控制和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促进数据价值释放。
体系优势:突破单车智能,创造产业新价值
1. 打破单车智能局限
传统单车智能受限于车辆自身传感器的视野和计算能力,存在盲区和数据孤岛。智能网联汽车网络通过:
- 超视距感知:车辆可获取前方视野盲区的交通信息
- 协同决策:多车协同规划最优行驶路径
- 全局调度:基于全局交通态势的智能调度
例如,当一辆车检测到前方道路施工,可立即通过网络通知后方车辆,提前调整行驶路线,避免拥堵和事故。这种能力使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和效率得到质的提升。
2. 催生丰富商业模式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体系的建立,为产业创造了丰富的商业模式:
- 数据服务:交通流量数据、驾驶行为数据的商业化
- 高精度地图更新:基于实时数据的动态地图更新服务
- 车辆保险创新:基于驾驶行为的个性化保险产品
- 车路协同增值服务:如智能导航、远程诊断、紧急救援
这些商业模式不仅为车企和通信企业带来新的收入来源,也为用户提供了更个性化、更安全的出行服务,推动了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实现路径:三大方向协同发力
1. 连接:构建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
连接是智能网联汽车网络的基础。实现路径包括:
- 5G-A网络深度覆盖:在城市、高速等关键区域实现连续覆盖
- C-V2X路侧基础设施部署:在路口、隧道等关键位置部署RSU(路侧单元)
- 网络切片技术应用:为自动驾驶等关键业务提供专属网络资源
例如,中国移动在上海洋山港为自动驾驶集卡部署专属5G切片,确保端到端时延稳定在20ms以内,满足自动驾驶的实时性要求。
2. 计算:利用分布式算力基础设施
计算能力是智能网联汽车网络的核心支撑。实现路径包括:
- 边缘计算节点下沉:在基站侧部署MEC,降低时延
- 中心云平台建设:提供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
- 车-云协同计算:根据任务需求动态分配计算资源
在河北雄安的车路协同项目中,通过路侧感知设备和边缘计算节点,自动驾驶车辆对路口冲突的识别率提升30%,显著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3. 安全:强化网络安全技术
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网络的底线保障。实现路径包括:
- 硬件安全芯片:在车载通信模块中集成安全芯片
- 端到端加密: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 零信任架构:对所有访问请求进行持续身份认证
通过这些安全措施,智能网联汽车网络能够有效抵御黑客攻击,保障用户数据安全和行车安全。
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发展的总体目标,不仅能够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驾驶安全与效率,还能促进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连接、计算和安全三大方向上进行系统性的建设和优化。
随着5G-A、6G技术的商用和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将进一步向"车路云网图"一体化方向演进。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将更加智能、更加安全、更加高效,为人类出行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为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未来交通体系奠定技术基础。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智能网联汽车网络作为绿色交通的重要载体,将在我国交通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为全球交通智能化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