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oard]02 uboot下载、移植、编译概述
文章目录
-
-
- 1 uboot的历史
- 2 uboot下载与管理
-
- 2.1 下载
- 2 代码结构
- 3移植内容
-
- 3.1启动流程
- 3.2 移植重点
-
- 从1开始移植
- 从0开始移植
- 总结与对比
- 4 编译
-
- 4.1安装交叉编译工具
- 4.2 编译
-
1 uboot的历史
U-Boot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9年,当时德国人Wolfgang Denk基于8xxROM和FADSROM项目,开发了PPCBoot。这一项目的初衷是为嵌入式系统中的PowerPC架构提供引导加载功能,以支持Linux操作系统。2002年,PPCBoot与另一个类似的项目ARMBoot合并,形成了U-Boot。这一合并旨在为不同处理器架构(如PowerPC、ARM等)提供更通用的引导加载解决方案。合并后,U-Boot逐步扩展了对多种硬件平台的支持,成为嵌入式系统开发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 2002年12月17日,U-Boot-0.2.0发布,这是U-Boot的第一个正式版本,标志着PPCBoot与ARMBoot合并后新项目的诞生
- 2006年,uboot1.3.2
- 2008年,发布了uboot-v1.3.2,同时采用时间命名法,发布了uboot-v2008.10
- U-Boot 2010.06,引入设备树
- U-Boot 2014.04,引入 Driver Model, DM
- U-Boot 2015.04,SPL/TPL分层启动成熟
- U-Boot 2017.09,引入FIT(Flattened Image Tree)格式,支持镜像签名验证,实现CONFIG_EFI_LOADER,可加载Linux EFI Stub内核。
- U-Boot 2019.04,RISC-V架构正式支持,深度集成OP-TEE,处理安全启动链。
- U-Boot 2020.07,Kconfig全面替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