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基础3ds Max】创建标准基本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等)理论
3ds Max 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专业 3D 计算机图形软件,在影视动画、游戏开发、建筑可视化、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录
- 前言
- 一、前置知识:标准基本体是什么?有哪些?
- 二、通用流程:所有标准基本体的 “创建三步法”
- 三、分类型实操:10 种标准基本体 “差异化创建技巧”
- 四、避坑指南:最容易踩的 5 个坑及解决方案
- 五、效率提升:3 个必须掌握的技巧
- 总结
前言
在 3ds Max 建模工作中,标准基本体是所有复杂模型的 “基石”—— 无论是搭建场景框架、制作简单道具,还是作为复杂模型的初始形态,都离不开它。本文将全面拆解 10 种标准基本体的创建流程、参数调整要点及实际应用场景,附带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一、前置知识:标准基本体是什么?有哪些?
标准基本体是 3ds Max 预设的 “基础几何形状”,无需手动绘制轮廓,通过鼠标拖拽即可快速创建,共包含 10 种类型,各自对应不同应用场景:
物体类型 | 核心用途 | 典型案例 |
---|---|---|
长方体 | 构建规则块状物体 | 墙体、桌面、箱子、柜子 |
球体 | 制作圆形 / 球形物体 | 篮球、星球、装饰球 |
圆柱体 | 打造柱状 / 管状物体 | 柱子、水管、杯子、笔筒 |
圆环 | 环状物体(可调整截面) | 手镯、轮胎轮廓、装饰环 |
茶壶 | 快速生成带细节的物体(新手练手神器) | 装饰茶壶、简化花瓶 |
圆锥体 | 创建尖顶类物体 | 漏斗、冰淇淋甜筒、灯罩 |
几何球体 | 更规整的球体(由三角形面构成) | 高精度球体模型、机械零件 |
管状体 | 空心圆柱(带内外半径) | 管道、吸管、金属环 |
四棱锥 | 方形底面的尖顶物体 | 金字塔、台灯底座 |
平面 | 创建二维平面(无厚度) | 地面、墙面、桌面贴图载体 |
了解每种物体的用途后,再针对性学习创建方法,效率会更高!
二、通用流程:所有标准基本体的 “创建三步法”
无论创建哪种标准基本体,核心流程都可分为 “选类型→拖创建→调参数” 三步,先掌握通用逻辑,再学细节差异:
- 打开 “标准基本体” 创建面板
这是所有操作的起点,务必记牢入口位置:
- 启动 3ds Max,默认界面右侧会显示「创建」面板;
- 点击创建面板顶部的「几何体」按钮(确保图标亮起,默认已选中);
- 在几何体面板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标准基本体」(默认选项),此时下方「对象类型」卷展栏会显示 10 种标准基本体的按钮。
- 在视口中拖拽创建物体
选中物体类型后,在 “透视图”(最直观的 3D 视图)中操作,不同物体的拖拽逻辑略有差异,可分为 “一次拖拽”“两次拖拽”“三次拖拽” 三类:
- 一次拖拽类(球体、几何球体):点击鼠标左键按住不放,拖动调整大小,松开鼠标即完成创建(最简单);
- 两次拖拽类(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管状体、四棱锥、平面):第一次拖拽确定 “底面 / 截面大小”,松开鼠标后,第二次移动鼠标调整 “高度 / 厚度”,再次点击完成创建;
- 三次拖拽类(圆环):第一次拖拽确定 “圆环外径”,松开后第二次调整 “圆环内径”,再松开后第三次调整 “截面厚度”,点击完成创建;
- 特殊类(茶壶):点击鼠标即可创建默认茶壶,无需拖拽(若想调整大小,后续在参数面板修改)。
小技巧:创建时按住「Shift」键,可强制物体 “等比例缩放”(如长方体变正方体、球体不拉伸)!
- 创建后调整参数(关键!避免返工)
创建的物体若尺寸、细节不符合需求,无需重新拖拽,在「修改面板」中精准调整即可,这是 3ds Max 的核心优势之一:
-
点击选中物体;
-
点击右侧「修改」面板(与创建面板相邻);
-
在「参数」卷展栏中调整关键参数,不同物体的核心参数如下:
重点物体参数详解
-
长方体:
-
- 核心参数:长度、宽度、高度;
-
- 细节参数:长度分段、宽度分段、高度分段(数值越高,物体越平滑,适合后续编辑)。
-
球体 / 几何球体:
-
- 球体:半径(大小)、分段(表面光滑度,默认 16,想无棱角设为 32+);
-
- 几何球体:半径、分段(默认 4,数值越高越平滑,优势是无 “极点棱角”)。
- 几何球体:半径、分段(默认 4,数值越高越平滑,优势是无 “极点棱角”)。
-
圆柱体:
-
- 核心参数:半径(底面大小)、高度(柱体高度);
-
- 细节参数:高度分段(控制高度方向光滑度)、端面分段(底面 / 顶面光滑度,默认 1 即可)、边数(侧面边数,默认 16,想更圆设为 32+)。
- 细节参数:高度分段(控制高度方向光滑度)、端面分段(底面 / 顶面光滑度,默认 1 即可)、边数(侧面边数,默认 16,想更圆设为 32+)。
-
管状体:
-
- 核心参数:外半径(管的外侧大小)、内半径(管的内侧大小,内半径 = 0 则变成圆柱体)、高度;
-
- 细节参数:边数(同圆柱体,控制管的圆润度)。
- 细节参数:边数(同圆柱体,控制管的圆润度)。
避坑提醒:修改参数时,务必确保物体处于 “未编辑” 状态(即未添加 “编辑多边形” 等修改器),否则参数可能无法修改!
三、分类型实操:10 种标准基本体 “差异化创建技巧”
掌握通用流程后,针对每种物体的 “特殊点” 细化操作,避免因细节失误导致效果不佳:
- 高频使用:长方体 + 圆柱体 + 球体(重中之重)
这三种是日常建模中用得最多的,优先掌握:
- 长方体:创建时若想 “从中心向外拉伸”,在「创建方法」卷展栏中选择「中心」模式(默认是「角点」模式),适合精准定位物体位置;
- 圆柱体:若要制作 “倾斜的柱子”,创建后无需删除重建,选中物体,按「E」键激活 “旋转工具”,拖动坐标轴即可调整角度;
- 球体:若发现球体 “两极有棱角”,换成「几何球体」创建,或把球体的「分段」设为 64,即可解决。
- 实用工具:平面 + 管状体 + 圆环(场景搭建必备)
- 平面:默认无厚度,若想给平面加 “薄厚度”,创建后在修改面板勾选「生成贴图坐标」(避免贴图拉伸),再添加 “挤出” 修改器,调整挤出高度即可;
- 管状体:制作 “弯曲的管道” 时,先创建直管,再添加 “弯曲” 修改器,调整 “弯曲角度” 和 “弯曲轴”,比直接画弯曲管道更高效;
- 圆环:想让圆环的 “截面” 从圆形变成方形,在修改面板的「参数」卷展栏中,将「截面类型」从 “圆形” 改为 “方形”,可快速生成方形环。
- 练手:茶壶 + 圆锥体 + 四棱锥 + 几何球体
- 茶壶:自带 “壶身、壶嘴、壶把、壶盖”,适合新手练习 “选择子物体”(进入 “顶点” 层级,可调整局部细节);
- 圆锥体:若想制作 “倒圆锥”(如灯罩),创建后按「R」键激活 “缩放工具”,选中底面的缩放轴,向内拖动缩小即可;
- 四棱锥:默认底面是正方形,若想改为长方形,在修改面板调整「长度」和「宽度」(两者设为不同数值);
- 几何球体:适合制作 “需要细分的高精度模型”,因为它的面是三角形,细分后不会出现 “拉伸变形”,而普通球体细分后可能有局部拉伸。
四、避坑指南:最容易踩的 5 个坑及解决方案
- 坑 1:创建的物体 “歪了”,不是正的?
原因:视口角度选错,在 “顶视图 / 前视图” 等 2D 视图中创建,导致物体在 3D 空间中倾斜;
解决:创建时务必切换到「透视图」(点击视口左上角 “透视图” 文字即可切换),或按住「P」键快速切换到透视图。 - 坑 2:拖拽时物体 “不听指挥”,位置乱跳?
原因:误开启了 “捕捉开关”,鼠标会吸附到网格点上;
解决:点击界面底部的「捕捉开关」,或按快捷键「S」关闭,关闭后拖拽会更顺滑。 - 坑 3:修改参数后,物体 “没反应”?
原因有两个,按优先级排查:
- 未选中物体:确保物体边缘有白色线框,若没有,点击物体选中;
- 添加了修改器:若之前给物体加了 “编辑多边形”“挤出” 等修改器,参数面板会显示修改器参数,而非基础参数,需删除修改器(在修改面板选中修改器,按「Delete」键)后再调整。
- 坑 4:球体表面 “有明显棱角”,不够圆润?
原因:「分段」数值过低(默认 16,侧面会有明显的 “边”);
解决:在修改面板将球体的「分段」设为 32(基础圆润)或 64(高度圆润),若仍有棱角,换成「几何球体」创建。 - 坑 5:创建的平面 “看不见”?
原因:平面默认无厚度,且可能与其他物体重叠,或视口显示模式不对;
解决:1. 按「Z」键聚焦到平面(选中平面后按「Z」,视口会自动显示物体);2. 右键点击视口左上角文字,选择「显示模式」→「实体」,确保平面以实体显示。
五、效率提升:3 个必须掌握的技巧
- 复制物体:选中物体后,按住「Shift」键拖动鼠标,弹出 “克隆选项”,选择 “复制” 即可快速生成多个相同物体(适合制作重复元素,如一排柱子)。
- 技巧 1:批量修改物体颜色,方便区分
创建多个物体后,容易混淆,给每个物体设不同颜色:
- 选中物体,在「创建」面板或「修改」面板顶部,找到「名称和颜色」卷展栏;
- 点击颜色方块(默认是灰色),在弹出的「对象颜色」对话框中选择颜色(如长方体设蓝色,球体设红色);
- 后续在视口中,不同颜色的物体一目了然,方便选择和编辑。
- 技巧 2:保存 “常用参数预设”,避免重复调整
若经常创建相同参数的物体(如 “100×100×5 的平面”“半径 20 的球体”),可保存预设:
- 创建一个符合参数的物体,在修改面板的「参数」卷展栏右上角,点击「保存预设」按钮;
- 输入预设名称(如 “地面平面”“标准球体”),点击确定;
- 下次创建时,在「参数」卷展栏点击「加载预设」,直接选择保存的预设,无需重新输入数值。
总结
本文核心目标是让你 “不仅会创建,还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高效做”。
掌握标准基本体后,下一步建议学习:
- 修改器应用:用 “挤出、弯曲、细分” 等修改器,将标准基本体变成复杂模型;
- 编辑多边形:进入 “顶点 / 边 / 面” 层级,手动调整物体形状(如把长方体改成沙发);
- 材质贴图:给标准基本体添加颜色、纹理,让模型更真实(如给地面贴木地板贴图)。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点个赞,收藏鼓励一下吧!要是您觉得我的内容还不错,顺手点个关注✨ 那就再好不过啦!关注我,后续将持续为您输出更多同类型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