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425 小鱼的游泳时间
记录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a, b, c, d, t1, t2, t, e, f;cin >> a >> b >> c >> d;t1 = a * 60 + b;t2 = c * 60 + d;t = t2 - t1;e = t / 60;f = t % 60;cout << e << " " << f;return 0;
}
突破点
它发现自己从 a 时 b 分一直游泳到当天的 c 时 d 分,请你帮小鱼计算一下,它这天一共游了多少时间呢?
两个整数 e 和 f,用空格间隔,依次表示小鱼这天一共游了多少小时多少分钟
思路
不同单位转换,先统一单位,然后进行计算
代码简析
t1 = a * 60 + b;t2 = c * 60 + d;
全部变成分钟来进行计算
e = t / 60;f = t % 60;
e代表小时
f代表分钟
补充
单位转换题的注意事项
1. 明确单位关系
理解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在开始解题之前,必须清楚地理解题目中涉及的各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千米(km)= 1000米(m)
1米(m)= 100厘米(cm)
1厘米(cm)= 10毫米(mm)
列出换算公式:将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写成公式,便于在解题过程中使用。例如,将千米转换为米的公式为:
米=千米×10002. 统一单位
选择基准单位:在解题过程中,选择一个基准单位,将所有涉及的单位都转换为这个基准单位。这可以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单位不一致的问题。例如,如果题目中涉及千米和米,可以选择米作为基准单位。
转换所有单位:将题目中给出的所有数据都转换为基准单位。例如,如果题目中给出的距离为2千米和300米,将它们都转换为米:
2千米=2×1000=2000米300米=300米3. 注意精度问题
避免浮点数误差:在处理涉及浮点数的单位转换时,要注意浮点数的精度问题。尽量使用整数进行计算,或者在必要时使用高精度数据类型(如
double
或long double
)。合理舍入:根据题目的要求,合理舍入计算结果。例如,如果题目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可以使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4. 检查边界条件
考虑极端情况:在解题过程中,要考虑单位转换的边界条件。例如,当距离为0时,转换后的结果也应为0。
检查输入范围:确保输入的数据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出现非法输入。例如,长度单位不应为负数。
5. 编写清晰的代码
使用有意义的变量名:在编写代码时,使用有意义的变量名,便于理解和维护。例如,使用
distance_km
表示千米单位的距离,使用distance_m
表示米单位的距离。添加注释:在代码中添加注释,说明单位转换的步骤和公式,便于他人理解代码的逻辑。
6. 验证结果
手动计算:在编写代码之前,可以先手动计算几个简单的例子,验证单位转换的公式是否正确。
测试用例:编写多个测试用例,包括正常情况、边界情况和特殊情况,确保代码能够正确处理各种情况。
7. 总结
在处理算法题中的单位转换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单位关系:清楚地理解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列出换算公式。
统一单位:选择一个基准单位,将所有数据都转换为这个基准单位。
注意精度问题:避免浮点数误差,合理舍入计算结果。
检查边界条件:考虑极端情况,确保输入数据在合理范围内。
编写清晰的代码:使用有意义的变量名,添加注释,便于理解和维护。
验证结果:手动计算几个例子,编写多个测试用例,确保代码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