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链计划 | 只赋能、不竞争!蓝卓“数智赋能·星链共生”重庆站沙龙成功举办
9月9日,由蓝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主办、e-works数字化企业网协办的“星链计划”重庆站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本期沙龙活动以“数智赋能·星链共生”为主题,邀请西南地区的集成商、企业家、高校专家、制造企业代表及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围绕生态共建与产业升级展开深入交流。
会上,蓝卓重庆公司总经理王挺在致辞中首先对参会伙伴的到来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在数智化浪潮席卷千行百业的时代背景下,单打独斗已无法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唯有携手共进,才能赢得市场。正因如此,蓝卓自成立之初始终坚持生态化的发展路径,提出“星链计划”,正是期望与伙伴们共同把握时代机遇,携手共创价值。
“只赋能、不竞争,让利于生态。”生态发展总部总经理陈道宇为在场嘉宾介绍了蓝卓的战略转型与生态政策。他表示,“星链计划”是蓝卓构建工厂操作系统生态圈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一计划,蓝卓致力与生态伙伴构建互信、互利、共赢的紧密合作关系,通过汇聚伙伴的力量,推动专业分工与协同创新,联合打造面向行业与场景的优秀产品及解决方案共同推向市场。
陈道宇表示,本次“星链计划”来到重庆,希望集成商伙伴能够深度应用supOS,形成自己的竞争力,让更多的制造企业用得起、用得上工厂操作系统,共同驱动着重庆这座工业重镇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同时,他也分享了星链计划在西南、华东等地区的多种合作路径,例如产学研的生态结合方式,为伙伴及用户输出优秀毕业生。建设生态链合资公司方式,共同打造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本次会议除了蓝卓专家分享之外,更是邀请到两位伙伴,分享与蓝卓的“共生共赢”。首先由重庆工程学院软件学院院长周龙福教授带来了《产教融合,共筑工业互联网人才“新星链”》的主题分享。
周教授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而高校的人才培养也需紧密贴合市场需求。重庆工程学院坚持产教融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力求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对接。
为此,重庆工程学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蓝卓三方共同签署工业互联网工程实施人才培养协议,目标共同培养工业互联网工程实施人才。今年5月,首期班级学生已完成工业互联网工程实施5门课程学习,其中,39人通过蓝卓基础能力认证,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为蓝卓及其生态企业工业互联网工程搭建了人才蓄水池。
随后,杭州同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华先生上台分享,通过从工程服务商到生态集成商的三级跃迁,讲述了他与蓝卓长达8年合作的经验与感悟。
张健华表示,同太科技业务分布于工业数字化、电力运监、仪器仪表三个领域。在杭州、重庆、合肥、成都、南通布有分子公司。
在第一阶段,同太作为蓝卓的工程服务伙伴,聚焦智能工厂落地实施,目标打通智能工厂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期间,双方共同建设了中化重庆涪陵化工、嘉峪关钙业等标杆项目交付,建立标准化工程实施体系。
在第二阶段,同太与蓝卓的合作向价值链前端的“最先一公里”进行延伸,涵盖“售前-方案-实施”闭环,不仅完成了莲都区的集中交付项目,还帮助客户成功申报市级、省级的数字化车间认定,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赞誉。
2024年,双方合作全面升级,通过“生态化布局”走好“最优一公里”,基于supOS生态圈共同建设宜昌、南通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化交付。
最后,现场企业代表介绍了本企业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并就工厂操作系统与自有产品的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协同与生态构建、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意见建议。双方都希望能够通过“星链计划”建立起合作关系,为西南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