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学习笔记.嵌入式系统
概念:
嵌入到对象体系中,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特点:
- 嵌入性
- 专用性
- 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组成
1.嵌入式处理器
- 微处理器MPU,eg.386EX,PowerPC,MIPS
- 微控制器MCU
-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 片上系统SOC
- ARM处理器
2.外围电路
- 环境感知类
- 通信类
- 存储类
- 人机交互类
嵌入式系统架构
编程模式
1. 前后台模式(Foreground/Background,超循环模式)
核心思想:由一个无限循环的 “后台” 主程序(Main Loop)处理常规任务,硬件中断服务程序(ISR,Foreground)处理紧急事件,中断完成后返回主循环。
结构:
- 后台:主循环按顺序执行非紧急任务(如数据处理、外设控制),循环中可轮询外部事件。
- 前台:中断服务程序响应实时事件(如定时器触发、传感器数据到达),执行最短必要操作(如置位标志、缓存数据),避免耗时操作。
2. 实时操作系统(RTOS)多任务模式
核心思想:基于 RTOS(如 FreeRTOS、uC/OS、RTX)将系统功能拆分为多个独立 “任务”,由 RTOS 内核负责任务调度、资源管理和实时性保证。
关键机制:
- 任务:独立的执行单元(有自己的栈和上下文),按优先级调度。
- 调度:RTOS 根据任务优先级(抢占式调度)或时间片(协作式调度)分配 CPU 时间,确保高优先级任务优先执行。
- 任务间通信:通过消息队列、信号量、互斥锁等机制解决同步与资源竞争(如共享外设、全局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