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C++多态:从概念到实现原理
目录
深入理解C++多态:从概念到实现原理
一、多态的概念
二、多态的实现条件
2.1 虚函数与重写
2.2 多态调用示例
三、多态的特殊情况
3.1 协变(Covariant)
3.2 析构函数的多态
3.3 override和final关键字
四、纯虚函数与抽象类
五、多态的原理
5.1 虚函数表(vtable)
5.2 多态调用机制
5.3 动态绑定 vs 静态绑定
六、总结
深入理解C++多态:从概念到实现原理
多态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性之一(封装、继承、多态),也是C++中最为强大的特性之一。本文将全面介绍C++多态的概念、实现方式及其底层原理。
一、多态的概念
多态(polymorphism)通俗来说就是"多种形态"。在C++中,多态分为两种类型:
-
编译时多态(静态多态):主要通过函数重载和函数模板实现。编译器在编译时根据参数类型决定调用哪个函数。
-
运行时多态(动态多态):这是本文重点,指在程序运行时根据对象类型决定调用哪个函数。例如:
- 买票行为:普通人全价,学生优惠,军人优先
- 动物叫声:猫"喵",狗"汪汪"
二、多态的实现条件
要实现运行时多态,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继承关系:必须存在基类和派生类的继承关系
- 虚函数:基类中必须声明虚函数,派生类中必须重写该虚函数
- 基类指针/引用:必须通过基类的指针或引用调用虚函数
2.1 虚函数与重写
虚函数是在成员函数前加virtual
关键字修饰的函数:
class Person {
public:virtual void BuyTicket() { cout << "买票-全价" << endl; }
};
派生类重写虚函数时,函数签名必须完全相同(返回值、函数名、参数列表):
class Student : public Person {
public:virtual void BuyTicket() { cout << "买票-打折" << endl; }
};
2.2 多态调用示例
void Func(Person* ptr) {ptr->BuyTicket(); // 多态调用
}int main() {Person ps;Student st;Func(&ps); // 输出"买票-全价"Func(&st); // 输出"买票-打折"return 0;
}
三、多态的特殊情况
3.1 协变(Covariant)
派生类重写虚函数时,返回值类型可以是基类函数返回类型的派生类:
class A {};
class B : public A {};class Person {
public:virtual A* BuyTicket() { return nullptr; }
};class Student : public Person {
public:virtual B* BuyTicket() { return nullptr; }
};
3.2 析构函数的多态
基类析构函数应声明为虚函数,否则通过基类指针删除派生类对象时,只会调用基类析构函数:
class A {
public:virtual ~A() { cout << "~A()" << endl; }
};class B : public A {
public:~B() { cout << "~B()" << endl; }
};int main() {A* p = new B;delete p; // 正确调用~B()和~A()return 0;
}
3.3 override和final关键字
C++11引入了override
和final
关键字:
override
:显式声明重写,编译器会检查是否正确重写final
:禁止派生类重写该虚函数
class Car {
public:virtual void Drive() {}
};class Benz : public Car {
public:virtual void Drive() override { cout << "Benz-舒适" << endl; }
};
四、纯虚函数与抽象类
在虚函数后加=0
声明纯虚函数,包含纯虚函数的类称为抽象类,不能实例化:
class Car {
public:virtual void Drive() = 0; // 纯虚函数
};class Benz : public Car {
public:virtual void Drive() { cout << "Benz-舒适" << endl; }
};int main() {// Car car; // 错误:抽象类不能实例化Car* p = new Benz;p->Drive();return 0;
}
五、多态的原理
5.1 虚函数表(vtable)
每个包含虚函数的类都有一个虚函数表,存储该类所有虚函数的地址。对象中包含一个指向虚函数表的指针(vptr)。
class Base {
public:virtual void Func1() { cout << "Func1()" << endl; }
protected:int _b = 1;char _ch = 'x';
};// sizeof(Base) == 12 (32位系统)
// 包含:vptr(4) + _b(4) + _ch(1) + 对齐(3)
5.2 多态调用机制
多态调用时,实际执行以下步骤:
- 通过对象找到vptr
- 通过vptr找到虚函数表
- 在虚函数表中找到对应虚函数的地址
- 调用该地址的函数
5.3 动态绑定 vs 静态绑定
- 静态绑定:编译时确定函数地址(普通函数调用)
- 动态绑定:运行时通过虚函数表确定函数地址(多态调用)
六、总结
多态是C++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特性,理解其实现原理对于编写高效、灵活的代码至关重要。关键要点:
- 多态通过虚函数和继承实现
- 必须通过基类指针或引用调用
- 虚函数表是实现多态的底层机制
- 析构函数通常应声明为虚函数
- 纯虚函数用于定义接口
掌握多态不仅能提升代码质量,也是理解C++对象模型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