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ekt深沟球轴承外圈防跑圈开发
背景介绍:
近些年由于轴承低力矩,轻量化的需求,轴承跑圈已经成为一个问题,这个在以前的设计中是很少见的,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些对策。
首先介绍了三种类型的外圈跑圈,如下图所示。
下图是其中的一种,叫做外圈变形跑圈,下图是机理图,可以看到在滚子受载后,根据滚子的自转和公转,可以分析外圈的变形状态。现在我们分析外圈和箱体连接部分的状态,滚子向下压并向右滚动,滚子前进部分径向受压,圆周方向受拉,滚子后方径向受拉,圆周方向受压,这样就导致了套圈整体向滚子前进方向的变形,虽然一次的变形量很小,但是每次叠加就大了,最后形成了宏观的跑圈。
对策:
通常的对策有外圈加厚和加止动槽,下图是外圈加厚的防跑圈效果,这里是用FEA算的。
PS:轴承设计中,套圈厚度/滚子径通常为0.5,可以看到这里的跑圈量是较小的。
Jtekt发明了一种在外圈外径面开槽,达到防跑圈的效果。具体机理就是把滚子载荷作用点下面的区域挖掉,这样滚子作用到外圈和座孔结合面的应力应变就会减小了(b>a,因为距离远了)。
As such, we conceived the concept of creating a space(groove contour) in the center of the outer ring outside diameter face in order to extend the shortest distance between the contact point of the outer ring outer diameter face and the housing inner diameter face, thereby reducing the strain which occurs on the outer ring in a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nd suppressing creep caused by outer ring strain (Fig. 3) like what can be achieved from the thickening of the outer ring.
下图是实验的结果,结果显示加厚外圈和加沟槽都可以有效地减少跑圈。不过这里的沟槽开多宽和多深是需要用FEM去算的,因为沟槽的应力也是需要计算的,这里原文只是简单提了一下,并没有细说。
实验:
1-只加径向力,看跑圈效果。
2-加轴向力和径向力(复合力),看跑圈效果。
结果显示两种工况下,这种设计都可以有效的防止跑圈,而且跑圈量和载荷基本成线性相关。
最后测量了箱体的磨损量,发现这种设计箱体磨损量降低了50%,可以看到图10中部,这段就是被挖掉的,所以箱体就没磨损,切两侧的位置也没有说很深,说明这种设计的好处,另外,他们对新开发的轴承进行了高载荷的耐久实验,确认滚道的剥落寿命和外圈的强度有没有受到影响,结果显示轴承寿命比理论计算高10倍。最终认为新开发的轴承可以有效地减小外圈和箱体的磨损,而且对轴承的寿命和外圈的强度没有负面影响。
文章来源:《Development of Anti-Creep Ball Bearing for Outer Ring》-Jte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