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地质年代与地层系统
名词解释:
相对地质年代:地层沉积或地质事件发生的相对次序,不是实际(定量)年龄;
同位素地质年龄:某一地层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实际(定量)年龄;
化石:保留在沉积岩层中被石化的古生物的遗体和遗迹;
岩层:地球表面各种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所形成的沉积岩层,称之为岩层;
地层:在一定地质年代内形成的岩层称之为地层;
简答题: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依据:
- 岩层的沉积过程的将今论古——地层叠覆律;
- 生物演化规律(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古生物演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生物量变与质变交替出现(阶段性);不可逆;全球一致性(可比性);
- 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关系——切割律,被切割的地质体其时代要早于切割它的地质体;
- 包裹物,包裹物是指包含在一种岩石单元中的另一种岩石单元的碎片。提供被包裹岩石碎片的岩体必须首先形成, 然后才能被包裹。因此,包含有碎片的岩体是两种岩石中较年轻的岩体;
地质年代单位和时间地层单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
时间地层单位:宇、界、系、统
一一对应,显生宙对应显生宇;
地层划分的标志:
地层划分是指对一个地区的地层剖面中的岩层进行划分,按照原始沉积顺序建立不同的地层单位。一般对一个地区的地层剖面,首先根据岩性、岩相特征进行岩石地层划分,然后根据系统采集的化石进行生物地层划分,进而建立年代地层顺序;
层序示顶标志:
层面标志:波痕—水体不深、波浪能影响到的浅水环境下,沉积物表面呈波浪起伏状。通常,波谷圆滑开阔向下,波峰尖棱紧闭朝上;雨痕、雹痕—松散、细粒沉积物表面,暂时露出水面,在雨滴或冰雹的冲击下遗留的痕迹。凹坑向下,外圈脊状突起向上;泥裂—松散、细粒沉积物表面,暂时露出水面,在阳光的暴晒下发生龟裂。泥裂的开口向上;
层内标志:层理—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直层面方向上所形成的层状构造。其中利用斜层理判断顶底最为便利;
生物标志:沉积岩中常含有生物化石,化石的保存形态也具有示顶功能,如足迹、孔穴、根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