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7-1500 与 ET200MP 的组态控制通信(Configuration Control)功能实现详解(上)

在工业自动化场景中,设备硬件的灵活调整往往是工程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 新增模块、调整模块顺序,甚至临时缺失部分模块时,是否必须重新组态硬件并下载程序?西门子的组态控制(Configuration Control)功能给出了否定答案。本文将结合西门子官方技术文档,详细讲解 S7-1500 中央机架与 ET200MP 分布式 I/O 如何实现这一灵活功能,帮助你在硬件变动时无需重新组态,轻松维持设备运行。

一、什么是组态控制功能?

简单来说,组态控制功能的核心是 “最大组态先行,实际组态自适应”:

  • 先在 TIA 博途中组态一个 “最大硬件配置”(包含当前所有模块及未来可能添加的模块);
  • 下载后,通过程序中的控制数据记录(Data Record 196) 告知设备实际安装的模块位置;
  • 即使实际模块缺失或顺序变化,只要不超过最大组态范围,设备就能正常运行;后续补充模块时,无需重新组态或下载硬件配置。

这一功能极大提升了工业现场的灵活性,特别适合需要分期扩展、模块可能临时调整的场景。

二、S7-1500 中央机架的组态控制实现步骤

1. 前提条件

  • 软件:STEP7 Professional V13 及以上(推荐 TIA Portal 最新版本);
  • 硬件:CPU S7-1500 固件版本 V1.5 及以上。

2. 组态 “最大硬件配置”

在 TIA 博途中,按照 “当前已有模块 + 未来可能添加的模块” 规划最大组态。例如:

  • 假设规划 10 个插槽(0-9),包含电源、CPU、DI/DQ 模块、计数模板、模拟量模块等(本例共组态了 10 个插槽,槽号为 0 至 9,模块依次为 PS25W 24VDC 电源,S7-1516CPU,两个 DI16/DQ16 X24VDC模块,PS25W 24VDC电源,TM Count 2X24V计数模板,DI 16X24VDC 模 块,DQ 16X24VDC模块,AI 8XU/IRTD/TC 模 拟量输入模板,AQ 8XU/I HS 模 拟量输出模板);
  • 实际安装的模块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如仅 CPU、模拟量输入 / 输出模块等),后续可逐步补充,(实际安装的硬件依次为:S7-1516CPU,AI 8XU/IRTD/TC 模拟量输入模板,AQ 8XU/I HS 模拟量输出模板,TM Count 2X24V 计 数模板,PS25W 24VDC 电源,DI 16X24VDC 模 块,DQ 16X24VDC 模块)。

关键:最大组态需覆盖所有可能的硬件扩展,实际组态需是最大组态的 “子集”。

3. 激活组态控制功能

在硬件组态中,双击 S7-1500 CPU 打开属性窗口,按路径 “属性”→“常规”→“组态控制”,勾选 “允许通过用户程序重新组态设备”,保存设置。

4. 创建控制数据记录的数据块

需新建一个共享数据块,按规则存储 “最大组态与实际组态的对应关系”,数据结构如下:

字节位置

含义

数值规则

0

数据记录长度

4 + 最大组态的插槽数(前 4 字节为标头,后续对应每个插槽)

1

数据记录 ID

固定为 196(组态控制专用)

2-3

版本号

S7-1500 对应为 “4” 和 “0”

4 及以后

插槽对应关系

按最大组态的插槽号(从 0 开始)依次填写:- 实际存在的模块:填写其在实际组态中的插槽号;- 实际缺失的模块:填写 B#16#FF

例如:若最大组态有 10 个插槽,数据块长度为 4+10=14 字节,第 4 字节对应插槽 0,第 5 字节对应插槽 1,以此类推。

5. 在启动组织块中调用 WRREC 指令

必须在启动组织块(如 OB100) 中通过WRREC指令发送数据记录,确保设备启动时即可识别实际组态:

  • WRREC指令位置:TIA 博途指令栏→“扩展指令”→“分布式 I/O”;
  • 关键参数:ID设为 33(S7-1500 中央机架专用硬件标识符),DataPtr指向步骤 4 创建的数据块,Length对应数据记录长度;
  • 注意:需等待WRREC的 “Done” 信号触发后再退出 OB100,否则 CPU 会从启动模式退回停止模式。

本例中为 OB100 调用“WRREC”指令传 送创建的数据记录。在右侧的指令栏中,按照顺序“扩展指令”-〉“分布式I/O”下找到“WRREC”指令。如果未能在启动 OB100中传输有效的控制数据记录, 则 CPU 会从启动模式返回到停止模式。因此,需要“WRREC”指令执行完才能退出启动组织块,本例中以功能块“WRREC”的完成信号“Done”为循环指令的结束条件,保证能够完成数据记录的传输。

对于S7-1500 CPU,使用硬件标识符 33(作为“WRREC” 指令的“ID”的参数)写入数据记录,程序如下所 示,其中,参数“WRREC_DONE”、 “WRREC_BUSY” 等是在组织块的接口参数中定义的临时变量:

http://www.dtcms.com/a/296191.html

相关文章:

  • 【论文|复现】YOLOFuse:面向多模态目标检测的双流融合框架
  • IROS-2025 | OIKG:基于观察-图交互与关键细节引导的视觉语言导航
  • 疯狂星期四第17天运营日记
  • 手写DQN (FrozenLake环境)
  • 飞牛系统安装DataEase自定义Docker包
  • 医疗行业新变革:AR 培训系统助力手术培训精准高效​
  • 大模型回复数据标注优化方案
  • STM32-FSMC
  • 利用Web3加密技术保障您的在线数据安全
  • Java学习----原型模式
  • 草稿未完成!Linux网络系统【文件传输】【I/O 多路复用】
  • docker安装 Elasticsearch、Kibana、IK 分词器
  • 基于SpringBoot+Vue的电脑维修管理系统(WebSocket实时聊天、Echarts图形化分析)
  • 二分查找----5.寻找旋转排序数组中的最小值
  • 【从0开始学习Java | 第3篇】阶段综合练习 - 五子棋制作
  • 「OC」源码学习——属性关键字
  • 基于深度学习的胸部 X 光图像肺炎分类系统(一)
  • STL学习(?map容器)
  • C++性能优化实战‘从毫秒到微秒的底层突围‘
  • C++ 性能优化
  • WPF 控制动画开关
  • 一键修复ipynb,Jupyter Notebook损坏文件
  • redis前期工作:环境搭建-在ubuntu安装redis
  • 基于xxl-job的分片实现分库分表后的扫表
  • Qt WebEngine Widgets的使用
  • MCNN-BiLSTM-Attention分类预测模型等!
  • ChemDraw23软件下载及安装教程|附带软件下载文件|ChemDraw20-23pro版本
  • <<P4116 Qtree3>>
  • 胡良兵Nature Chem Eng:孔隙门控焦耳热精准升级聚乙烯为航油前驱物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阿里云研究院权威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我国依旧需要大力注重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