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架构模式——单服务器高性能模式(PPC与TPC)
目录
-
- 一、引入前提
- 二、PPC模式
-
- 2.1、PPC模式概述
- 2.2、PPC模式弊端
- 2.3、prefork模式
- 三、TPC模式
-
- 3.1、TPC模式概述
- 3.2、TPC模式弊端
- 3.3、prethread模式
本文来源:极客时间vip课程笔记
一、引入前提
-
架构师的角度高性能架构设计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1、尽量提升单服务器的性能,将单服务器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2、如果单服务器无法支撑性能,设计服务器集群方案。
-
除了以上两点,最终系统能否实现高性能,还和具体的实现及编码相关。但架构设计是高性能的基础,如果架构设计没有做到高性能,则后面的具体实现和编码能提升的空间是有限的。形象地说,架构设计决定了系统性能的上限,实现细节决定了系统性能的下限。
-
单服务器高性能的关键之一就是服务器采取的并发模型,并发模型有如下两个关键设计点:
1、服务器如何管理连接。
2、服务器如何处理请求。
-
以上两个设计点最终都和操作系统的 I/O 模型及进程模型相关。
I/O 模型:阻塞、非阻塞、同步、异步。
进程模型:单进程、多进程、多线程。
二、PPC模式
2.1、PPC模式概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