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

一句话概括
ESD(静电放电) 是指带有静电荷的两个物体之间,由于接触或靠近而产生电荷快速转移的现象。简单说,就是您身上积累的静电,通过“啪”的那一下火花,瞬间释放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详细解释
1. 静电的产生
静电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当两种不同的材料相互摩擦或分离时,电子会从一个材料表面转移到另一个材料表面,导致一方带正电(失去电子),另一方带负电(获得电子)。这个过程就是摩擦起电。
- 常见例子:
- 在干燥的天气里,您走过地毯后去摸门把手。
- 脱下化纤毛衣时产生的噼啪声。
- 梳头发时梳子吸引头发。
对于人体来说,在干燥环境下,可以轻松积累高达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电压,但由于电流极小、时间极短,通常只会让我们感到一下刺痛,对人体无害。
2. ESD的发生
当带电物体(比如您的手指)靠近或接触一个电位不同的物体(比如金属门把手或电子元件)时,电荷会寻找一个平衡的路径,瞬间从一个物体流向另一个物体,这就是ESD事件。您看到的小火花和听到的“啪”声,就是这个放电过程。
为什么ESD在电子工业中如此重要?
虽然人体感觉不到的ESD对人体无害,但对于精密的电子元器件(如集成电路、晶体管、芯片等)来说,却是致命的隐形杀手。
- 高电压、低电流:人体能感觉到的静电放电电压大约在3000伏以上,但实际上,低至100伏甚至更低的静电就足以击穿或损坏许多敏感的电子元件。
- 损坏形式:
- 即时性失效:元件被彻底烧毁,功能完全丧失。这种问题容易发现和剔除。
- 潜在性失效:更为棘手。ESD只对元件造成了轻微损伤,它在测试时功能正常,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过早地出现故障。这会导致产品可靠性下降,保修成本飙升,是制造商最头疼的问题。
可以说,ESD是现代电子制造业中影响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首要问题之一。
ESD的防护措施
为了防止ESD对电子产品的损害,从芯片制造、电路板组装到维修的整个环节,都建立了一套严格的ESD防护体系。
-
防静电工作区:
-
防静电工作台:使用导电桌垫。
-
防静电地板:疏导人员行走产生的静电。
-
离子风机:中和绝缘体上无法导走的静电荷。



-
-
个人防护装备:
-
防静电腕带:最常用、最有效的设备,将操作人员身上的静电实时导入大地。
-
防静电服/鞋:防止人体和衣物摩擦产生的静电积累。
-
防静电手套/指套:避免手指直接接触元器件。


-
-
包装和运输:
-
使用防静电屏蔽袋(通常是银色或灰色,有金属涂层)来储存和运输敏感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
-
使用导电泡棉和防静电周转箱。



origin_url=D%3A%5CWorkSpace_new%5Ctypora%5Cblogs%5C%E8%AE%A1%E7%AE%97%E6%9C%BA%E4%BD%93%E7%B3%BB%E7%BB%93%E6%9E%84%5Cimages%5CantiESDRC.jpg&pos_id=img-pj5RlAk0-1762778883689)
-
-
操作规范:
- 拿取电路板时,应握住板边,避免触碰电子引脚。
- 在接触电子元件前,先触摸一下接地的金属表面(如电脑机箱外壳)以释放静电。
总结
- ESD是什么? 是静电的快速释放。
- 对人:通常只是不适感,无害。
- 对电子产品:是潜在的毁灭性打击,可能导致产品立即报废或未来提前损坏。
- 核心防护思想:等电位。让所有物体(人、设备、元器件)都处于相同的电位,这样电荷就不会发生突然的、破坏性的转移。
因此,当您看到电子工厂里工作人员穿着防静电服、戴着腕带,或者买来的电脑配件装在银色袋子里时,这些都是为了对抗ESD这个“隐形杀手”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