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仓库——总线架构详解
The Data Warehouse Bus Architecture 数据仓库总线架构
如果你刚开始接触数据仓库建模,可能会听到一个词:“总线架构”(Bus Architecture)。
听起来有点抽象,像是计算机硬件里的“系统总线”,但在数据仓库中,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顶层设计思想。

直接讲可能有点抽象,我们可以打个比方:用北京地铁理解数据仓库总线架构。
想象一下你第一次来北京,想从国贸去颐和园。打开北京地铁图一看:
你可以先坐 1号线 到 西单,换乘 4号线 直达;或者坐 10号线 绕一圈……虽然路径不同,但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事情:

无论你走哪条线,“西直门”就是“西直门”,“海淀黄庄”也不会变成“黄庄海淀”。
站名统一、换乘清晰、路线可规划 —— 这背后,其实是北京地铁经过多年建设形成的标准化网络体系。
在数据仓库中,我们也面临类似的挑战。每个业务主题域就像一条独立修建的地铁线:

如果每条“线路”自己命名“站点”:
1)比如同一个用户,在订单系统叫 user_id=1001,在日志系统却是 cookie_id=abc123;
2)时间维度一个按自然月统计,一个按财季划分……:
📍 想去“西直门”,结果下错了站;
📊 想查“昨天北京市下单的活跃用户数”,却发现各报表数据对不上。

这时候,就需要一张数据世界的地铁换乘图——也就是我们说的 “总线架构”(Bus Architecture)。
它的核心目标:通过一致性维度(Conformed Dimensions),实现跨主题的数据集成与共享。
换句话说,它规定了:
- 哪些“站点”是公共换乘站?(比如“时间”、“用户”、“地区”)
- 哪些“线路”可以在哪里交汇?(比如“订单”和“支付”都可以连接到“用户”维度)
- 所有团队必须遵守统一的“站名规范”(主键、属性、层级结构一致)
这样,无论是哪个团队开发的新“线路”(新业务模型),只要按照这张“换乘图”来建,就能无缝接入整个数据网络,真正实现 “一次建设,多方复用”。

1)面试官:数据仓库的总线架构了解吗?谈谈你的理解。
ans:我理解 总线架构是数据仓库的“顶层设计”,通过一致性维度实现跨主题的数据集成,解决“数据孤岛”问题,让数据真正“流动起来”。
2)面试官:你认为构建总线架构的必要性在哪?缺少的话会出现什么问题吗?
ans:总线架构,本质上是一个二维表格,横轴是业务过程(事实表),纵轴是维度,用于规划哪些事实表使用哪些维度。 我理解 如果没有总线架构,每个团队自己建模,就会出现:

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可以先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概念,这个有什么用,带着问题去看,可能获得答案的速度会快很多。(想想你是面试官的话,你会怎么把这个问题问出来?回答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话组织起来,不紧不慢且有逻辑,切记——交流感 > 回答完整度。 )
水平有限,感谢支持,北方的朋友天冷加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