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的垃圾回收
示例代码
// package main// import (
// "fmt"
// "runtime" // 只保留需要的包,移除 unused 的 "unsafe"
// )// func main() {
// // 1. 定义一个 runtime.MemStats 结构体,用于接收内存统计数据
// var m runtime.MemStats// // 2. 第一次读取内存状态(调用时传入 &m 指针)
// runtime.ReadMemStats(&m)
// fmt.Printf("GC 前: 分配的内存 = %d 字节\n", m.Alloc)// // 手动触发一次 GC(可选,用于测试)
// runtime.GC()// // 3. 第二次读取内存状态
// runtime.ReadMemStats(&m)
// fmt.Printf("GC 后: 分配的内存 = %d 字节\n", m.Alloc)
// }
优化GC的一些注意事项
拿字符串举例子
package mainimport ("fmt""runtime"
)func main() {var m runtime.MemStats // 用于接收内存统计的结构体// 创建一个超长字符串(底层是一个大字节数组)long := make([]byte, 1000000)for i := range long {long[i] = 'a'}s := string(long) // s 引用底层的大字节数组// 方法1:直接切片(共享底层大数组)short := s[len(s)-3:] // short 是 s 的切片,仍引用原大数组fmt.Println("short:", short)// 记录 GC 前的堆内存使用runtime.ReadMemStats(&m)fmt.Println("Memory Before GC:", m.HeapInuse, "bytes")// 触发 GCruntime.GC()// 记录 GC 后的堆内存使用(此时大数组可能未被回收)runtime.ReadMemStats(&m)fmt.Println("Memory After GC:", m.HeapInuse, "bytes")// 方法2:复制切片(创建新的小内存块)shortCopy := string([]byte(short)) // 将 short 转为字节数组再转字符串,创建新内存fmt.Println("shortCopy:", shortCopy)// 再次触发 GCruntime.GC()// 记录复制后的 GC 内存使用(原大数组可被回收)runtime.ReadMemStats(&m)fmt.Println("Memory After Copy + GC:", m.HeapInuse, "bytes")
}

-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关键原理:切片的 “底层数组引用” 对 GC 的影响
- 方法 1(直接切片 short := s[len(s)-3:])
Go 中的字符串切片本质是 “原字符串的视图”,它会共享底层的大字节数组(即使只取最后 3 个字符)。此时,虽然你只需要 3 个字符,但由于
short 仍引用着原大数组,GC 会认为 “大数组仍在被使用”,因此不会回收这个大数组,导致内存占用居高不下。
- 方法 2(复制切片 shortCopy := string([]byte(short)))
通过 []byte(short) 将切片转为字节数组(会复制出一个仅包含 3 个字符的新数组),再转为字符串shortCopy。此时,shortCopy 引用的是新的小内存块,原大数组不再被任何变量引用,GC会在下次回收时释放大数组的内存,从而显著降低内存占用。 总结 直接切片会导致“底层大内存块被长期引用而无法回收”,可能造成内存浪费(尤其是处理大字符串 / 切片时)。 若只需使用切片的一小部分,通过 “复制”创建新的小内存块(如 string([]byte(short))),可以让原大内存块被 GC 回收,从而优化内存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