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文章目录
- 一,测试概述
- 1,测试背景
- 2,测试环境
- 3,测试目的
- 二,测试用例
- 三,手动测试
- 1,登录功能
- 2,列表功能
- 3,博客编辑页功能
- 4,博客内容展示功能
- 5,界面按钮功能
- 四,性能测试
- 1,接口设计
- (1),HTTP请求默认值
- (2),登录接口设计
- (3),列表页接口设计
- (4),用户信息页接口设计
- (5),详细页接口设计
- (6),博客发布页接口设计
- 2,TPS可视化
- 3,活跃线程数可视化
- 4.响应时间可视化
- 5,性能测试报告生成
- (1),生成命令
- 五,bug总结
- 1,登录界面没有注册功能
- 2,发布或删除文章时,列表页文章数不会发生变化
- 3,列表页的分类没有作用
- 4,发布博客没达到发布要求,发布失败时弹出的提示框没有具体提示
- 六,性能测试总结
- 1,从吞吐量方面
- 2,从响应时间方面
- 3,从活跃线程数方面
- 4,总结
- (1),整体性能:
- (2),关键瓶颈:
- (3),后续建议:
一,测试概述
1,测试背景
本博客系统是一个面向个人创作者与读者的轻量化平台,核心功能涵盖用户注册登录、博客发布编辑、评论互动及个人信息管理,主要作用于为个人创作者提供博客管理能力,为读者提供高效的博客浏览与互动渠道。
系统包含以下核心模块:
- 用户登录模块
- 博客列表展示模块
- 博客编写,发布模块
- 博客文章查看模块
- 其他按钮部分
2,测试环境
- 操作系统:Window 11
- 浏览器:Chrome、Edge
- 测试工具:JMeter,postman,Selenium
3,测试目的
- 功能验证:确保登录页元素正常显示,登录功能流程可以正常进行并无卡顿,博客发布,编辑,删除等操作逻辑正确。
- 异常可控验证:验证错误输入(如错误密码、格式非法的邮箱)、边界条件(如密码长度临界值、图片大小上限)下的系统处理能力,确保提示信息清晰(如 “密码错误,请重试”)、流程可回退(如输入错误后不强制退出页面),避免用户因功能缺陷无法使用系统。
- 性能稳定性验证:验证并发承载是否达标,页面加载是否高效。
二,测试用例
三,手动测试
1,登录功能
测试场景一: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预测结果:登录成功
测试场景二:用户名和密码都不输入
预期结果:登录失败,提示账号或密码不能为空
测试场景三:只输入用户名不输入密码
预期结果:登录失败,提示账号或密码不能为空
测试场景四:只输入密码不输入用户名
预期结果:登录失败,提示账号或密码不能为空
测试场景五: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正确的密码
预期结果:登录失败,提示用户名不存在
测试场景六:输入正确的用户名,错误的密码
预期结果:登录失败,提示密码错误
测试场景七: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都是错的
预期结果:登录失败,提示用户名不存在
这里是引用
2,列表功能
测试场景一:正常登录进入主页
预期结果:成功进入主页博客列表
测试场景二:通过已经登录进入后的url进入主页
预期结果:成功进入主页博客列表
这里是引用
测试场景三:网络异常时登录
预期结果:点击登录后无响应
测试场景四:用url链接中不包含用户的登录凭证时登录
预期结果:粘贴并进入后跳转到登录界面
测试场景五:点击界面GitHub 地址是否跳转成功
预期结果:点击后成功跳转界面到GitHub仓库
测试场景六:点击查看全文能否进入查看文章内容
预期结果:点击后成功跳转界面可以查看内容
3,博客编辑页功能
测试场景一:正常点击“写博客”按钮进入编辑页页面
预期结果:成功进入博客编辑页
测试场景二:通过正常带有用户登录凭证的url进入博客编辑界面
预期结果:成功进入博客编辑页
测试场景三:通过无用户登录凭证的url进入博客编辑页面
预期结果:成功进入编辑页面
测试场景四:标题,文章内容正常输入时发布文章
预测结果:文章成步发送
测试场景五:只输入标题,不输入文字内容时发布文章
预期结果:发步失败,弹出提示框
测试场景六:不输入标题,只输入文章内容发布文章
预期结果:发步失败,跳出提示框
测试场景七:标题,文章内容都不输入时发布文章
预期结果:发布失败,跳出提示框
测试场景八:各文字编辑功能能否正常使用
预期结果:各功能可以正常使用
4,博客内容展示功能
测试场景一:通过列表界面“查看全文”进入博客内容界面
预期结果:成功跳转界面进入到博客内容界面
测试场景二:通过有用户登录凭证的url链接进入文章内容界面
预期结果:成功跳转进入文章内容界面
测试场景三:使用url链接中没有用户登录凭证时进入文章内容界面
预测结果:进入失败,使用后跳转到登录界面
测试场景四:访问用户自己的博客内容界面的“删除”功能能否正常使用
预期结果:点击后删除该片篇博客,不会在主页显示
测试场景五:访问用户自己的博客内容界面的“编辑”功能能否正常使用
预测结果:成功进入博客编辑页面,编辑好内容后,点击更新博客自动保存更新博客内容
5,界面按钮功能
测试场景一:点击注销按钮
预期结果:成功返回到登录界面未登录状态
测试场景二:登录成功后使用其他功能时,点击“主页”按钮能否回到博客列表处并重新展示列表元素
预期结果:点击后成功返回博客列表页,并重新展示列表元素
四,性能测试
1,接口设计
(1),HTTP请求默认值
(2),登录接口设计
(3),列表页接口设计
(4),用户信息页接口设计
(5),详细页接口设计
(6),博客发布页接口设计
2,TPS可视化
TPS 可视化,是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简称 TPS) 中实现 “透明化管理” 的核心手段,本质是将生产现场的关键信息(如进度、异常、库存、质量等),通过直观、易懂的形式(如看板、指示灯、标识卡等)呈现出来,让所有人能快速看懂现场状态、发现问题,最终支撑 TPS “消除一切浪费” 的核心目标。
3,活跃线程数可视化
活跃线程数可视化,是将软件系统(如应用程序、服务器、数据库)中 “当前正在执行任务的线程数量” 这一动态数据,通过直观的图表、仪表盘等形式转化为显性信息的呈现方式。其核心是让技术人员快速掌握系统线程的实时状态,判断是否存在 “线程不足导致任务排队” 或 “线程过多引发资源浪费” 等问题,从而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4.响应时间可视化
响应时间可视化,是将 “系统、服务或流程的响应耗时” 这一隐性数据,通过直观的图表、仪表盘等形式转化为显性信息的呈现方式。其核心是让使用者快速看懂 “谁在响应”“响应有多快”“是否存在延迟”,从而高效识别性能瓶颈、优化体验。
5,性能测试报告生成
(1),生成命令
(2),性能测试报告链接
file:///D:/JMeter%E6%80%A7%E8%83%BD%E6%B5%8B%E8%AF%95/2025-09-23/first01/content/pages/Throughput.html
五,bug总结
1,登录界面没有注册功能
2,发布或删除文章时,列表页文章数不会发生变化
3,列表页的分类没有作用
4,发布博客没达到发布要求,发布失败时弹出的提示框没有具体提示
六,性能测试总结
本次性能测试主要使用jmeter和postman测试工具
1,从吞吐量方面
系统吞吐量随活跃线程数增加逐步上升,在活跃线程数达到峰值(约 30 线程)后,吞吐量进入相对稳定区间;
各接口吞吐量趋势整体同步,无某一接口吞吐量异常拖垮整体的情况,说明接口间性能表现均衡;
测试后期(线程数下降阶段),吞吐量随线程数减少快速回落,系统资源释放及时,无 “吞吐量滞后衰减” 问题。
2,从响应时间方面
列表页、博客发布页、用户信息、详细页等接口,响应时间长期稳定在 80 - 120 ms 区间,波动小,说明这些接口在高并发下性能表现优异;
“登录事务控制器” 接口响应时间存在明显异常:整体响应时间远高于其他接口(多数时间在 160 - 200 ms,后期甚至飙升至 230+ ms),是此系统短板。
3,从活跃线程数方面
线程数采用阶梯式增长策略,从 0 逐步提升至 30 线程并保持稳定运行一段时间,模拟了 “用户量逐步上涨至峰值并持续” 的真实场景;
线程数增长、稳定、下降的节奏清晰且可控,测试场景设计符合 “逐步压测、验证系统极限” 的性能测试逻辑。
4,总结
(1),整体性能:
除 “登录事务控制器” 外,系统多数接口在 30 活跃线程压力下,吞吐量稳定、响应时间优异,整体性能表现符合预期;
(2),关键瓶颈:
登录流程是当前系统性能的核心短板,需优先优化;
(3),后续建议:
完成登录接口优化后,可开展 “极限并发”“长时间稳定性” 等补充测试,全面验证系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