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师-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模型
前言
“软件过程模型”含义:通俗来讲,就是软件开发领域的“施工蓝图”或“食谱”。它定义了一套清晰的步骤、方法和规范,告诉开发团队每一步做什么。
模型分类
模型名称 | 核心理念 | 主要特点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 |
---|---|---|---|---|---|
瀑布模型 | 按固定顺序循序渐近 | 文档驱动、需求明确、容易理解、管理成本低、风险控制能力弱 | - 过程规范,易于管理 | - 灵活性差,难以适应需求变更 | - 需求明确、稳定、变化少的项目 |
原型模型 | 通过快速演示和反馈来明确需求 | - 快速构建简化版(原型) | - 有效解决需求不明确的问题 | - 原型快速开发可能导致代码质量差 | - 需求模糊、不完整或存在二义性的项目 |
增量模型 | 分块开发,逐步集成 | - 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增量构件” | - 用户能尽早获得部分功能 | - 要求软件架构必须是开放、可扩展的 | - 需求可分段实现 |
迭代模型 | 反复精化,逐步完善 | - 每次迭代都完成一个完整的开发周期 | - 早期发现重大风险 | - 管理复杂,需要严格的变更控制 | - 大型、复杂的项目,初期难以定义完整需求 |
螺旋模型 | 风险驱动,反复迭代 | - 将开发分为多个循环,每个循环包含4个象限: | - 强调风险分析,适合高风险项目 | - 风险分析成本高,需要专家 | - 规模庞大、复杂度高、风险极高的项目(如军事、航天) |
喷泉模型 | 面向对象,迭代无缝 | - 各阶段无明确边界,可重叠迭代 | - 支持面向对象开发,更符合人类思维 | - 缺乏里程碑,管理难度大,易失控 | -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项目 |
敏捷模型(如Scrum) | 以人为本,拥抱变化,快速交付 | - 迭代周期极短(1-4周) | - 能快速响应变化 | - 对团队成员能力和自律性要求高 | - 需求不明确或变化迅速的项目 |
瀑布模型
2025年上半年
银行要开发一个系统,需要满足严格审计并且需求变化极少,适合用()软件开发模型。
A. 瀑布模型 B. 增量模型 C. 统一过程(UP) D. 敏捷开发
答案:A
分析:题目中提到“需求变化极少”,所以瀑布模型符合要求。
喷泉模型
2024年下半年
以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为驱动的模型是什么?()
A. 喷泉模型 B. 螺旋模型 C. 原型模型 D. 瀑布模型
答案:A
分析:是喷泉模型,使用场景为: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迭代无间隙。
增量模型
2023年上半年
答案:D错误
分析:增量模型的系统设计不容易,它强调逐步迭代开发,需要规划好每一个阶段的可能,还要考虑扩展性和兼容性。
2021年下半年
答案:D错误。
分析:增量模型需要迭代,管理成本高
原型模型
2022年下半年
答案:B错误
分析:螺旋模型才是适用于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
2019年上半年
答案:C错误
分析:系统原型模型不能用来指导代码优化
螺旋模型
2021年上半年
答案:29 D错误;30 C错误
分析:
第29题中,D答案,“提供一个初始版本”是增量模型的陈述,与题目中的螺旋模型不符。
第30题中,螺旋模型,规模庞大,成本极高,而C答案中“开发成本低”明显不符。
喷泉模型
2020年下半年
答案:29 A正确;30 D错误
分析:
29题,喷泉模型的核心思想就是面向对象开发。A正确。
面向对象的特点是:类、继承、多态,这些元素之间关系紧密,像水喷上去又落下来一样,循环往复。
喷泉模型的“喷泉”比喻,正好形容了面向对象开发中各阶段重叠、迭代、无缝衔接的特性。
30题,开发活动直接存在明显的界限是瀑布模型,而不是喷泉模型。
瀑布模型:需求分析 -> 设计 -> 编码 -> 测试,一步一步来,界限非常清楚,不能回头。
喷泉模型:各个开发阶段(如分析、设计、编码)可以交叉进行、反复迭代,没有明显的界限。比如,在设计的同时,可能发现分析阶段的问题,可以随时返回修改。
迭代模型
2018年下半年
答案:C正确
分析:迭代模型的特点是反复精化,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