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统学习
linux文件系统学习
linux系统文件由inode table 和 data area组成
inode
inode记录了元数据
文件路径 filepath
文件名称 filename
文件编号 filenumber
文件所在设备的编号
inode编号 唯一的
links 硬链接数量
block 字节数 k
ioblock 一次读取字节数 k
atime 上次访问时间
mtime 内容修改时间
ctime 元数据修改时间
access 权限 rwx
inode编号类似图书馆的条形码,宿舍的床号,如果inode编号消耗殆尽,若此时创建文件则会提示空间不足
查看inode的命令
ls -i filename 简略
stat filename 详细
inode分区使用情况查看
df -i dirname
data
data存储了文件的内容,就是平时cat vim less 等查看文件时的内容
硬链接软链接
硬链接的定义与特性
硬链接指的是文件的另外路径,其文件名不同但inode编号相同,在删除任何一条硬链接后文件都可以照常打开,所以删除硬链接必须全部删除
并且在任意硬链接打开文件修改内容都会同步到所有硬链接
创建硬链接
ln oldpath newpath
软连接的定义与特性
软链接与硬链接一样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打开相同的文件,但与硬链接不同的是,软链接会有一个源链接(文件初始路径),其余软连接都是指向源链接的,所以删除其余软链接不会影响文件的使用,但是只要删除了源链接(文件初始路径)则所有软连接无效。并且在任意链接打开文件修改内容都会同步到所有链接
软链接很好辨认,其一般为天蓝色,并且指向源文件
创建软链接
ln -s oldpath newpath
RAID磁盘阵列
RAID就是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简称磁盘阵列),相当于多个独立的磁盘组成一个大的磁盘,使得磁盘的存储性和可靠性高于单独的磁盘,其利用个别硬盘提供数据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阵列的系统效能,并且由于其拥有大量的独立磁盘,所以可以通过备份数据来提升数据安全能力
常见的RAID
RAID 0
用多块硬盘组成,在写入数据时将数据分为多份同时写入,以至于写的效率极高,但安全性不足,至少两块磁盘组成,否则失去了写入效率高的意义
条带集
RAID 1
镜像集
安全性高于一般的磁盘,但效率大大下降,用相同的磁盘量来备份数据
RAID 5
此模式将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储存成本都考虑在内,是目前用的最多的方式
其最少由3 块磁盘组成,只允许同时损坏一块磁盘,否则无法修复
恢复丢失数据原理
奇偶检验生成原理
异或运算
RAID 6
是RAID 5的升级版,其增加了冗余备份的磁盘,是安全性再次提高,但是写的能力则很差,所以用的比较少,至少由4块硬盘组成
RAID 10
此模式具有RAID 1 和RAID 0的所有优点,其首先用RAID 1将磁盘分为 2份,实现了数据备份的能力,且会在写数据时发给多个RAID 1模式,从而也提升了写数据的能力,至少4块硬盘组成允许同一镜像组外多块磁盘损坏
RAID 01
操作顺序与RAID 10 相反,核心功能一致,但安全性不如RAID 10,磁盘,写能力安全性一致,较脆弱,若两个条带组各损坏 1 块磁盘,数据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