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贪吃蛇小游戏
写在前面
在数字世界的角落里,有一个古老却永不过时的游戏——贪吃蛇。它曾是无数人童年记忆的一部分,如今我用C语言将它重新唤醒。这不仅仅是一段代码的堆砌,更是一次对经典游戏机制的致敬。通过控制台的字符界面,我试图重现那份最初的快乐与挑战。
系列文章
序号 | 直达链接 |
---|---|
1 | C/C++李峋同款跳动的爱心 |
2 | C/C++跳动的爱心 |
3 | C/C++经典爱心 |
4 | C/C++满屏飘字 |
5 | C/C++大雪纷飞 |
6 | C/C++黑客帝国字母雨 |
7 | C/C++樱花树 |
8 | C/C++奥特曼 |
9 | C/C++精美圣诞树 |
10 | C/C++俄罗斯方块小游戏 |
11 | C/C++贪吃蛇小游戏 |
12 | C/C++孤单又灿烂的神 |
13 | C/C++闪烁的爱心 |
14 | C/C++哆啦A梦 |
15 | C/C++简单圣诞树 |
16 | C/C++小宇宙 |
17 | C/C++冰墩墩 |
18 | C/C++七彩花朵 |
19 | C/C++玫瑰花 |
20 | C/C++小猪佩奇 |
21 | C/C++简易爱心 |
22 | C/C++流星雨① |
23 | C/C++2048小游戏 |
24 | C/C++爱心圣诞树 |
25 | C/C++文字跑马灯 |
26 | C/C++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
27 | C/C++满天繁星 |
28 | C/C++漂浮爱心 |
29 | C/C++五子棋小游戏 |
30 | C/C++球球大作战小游戏 |
31 | C/C++走迷宫小游戏 |
32 | C/C++粉色爱心 |
33 | C/C++棕色小熊 |
34 | C/C++粉色动态爱心 |
35 | C/C++炫酷烟花① |
36 | C/C++炫酷烟花② |
37 | C/C++炫酷烟花③ |
38 | C/C++炫酷烟花④ |
39 | C/C++星空漩涡 |
40 | C/C++流星雨② |
敬请期待…… |
技术需求
- 控制台操作与界面设计
- 窗口控制:利用
system("mode con")
设置控制台窗口大小,确保游戏区域适中,便于观察。通过Windows API函数如GetWindowRect
和SetWindowPos
居中显示窗口,提升用户体验。 - 光标与视觉管理:编写
gotoxy
函数精确控制光标位置,结合HideCursor
隐藏光标,使画面更整洁。通过fontcolor
函数设置文本颜色,增强视觉层次感。
- 交互与输入处理
- 键盘响应:使用
kbhit()
和getch()
实现非阻塞式按键检测,确保蛇能实时响应玩家指令。通过方向键控制蛇的移动,回车键确认选择,提升操作流畅度。 - 用户界面交互:设计开始与结束界面,通过按键切换选项(如“开始”与“退出”),并伴有提示音效,增强沉浸感。
- 游戏逻辑与数据结构
- 蛇身建模:采用数组
body_x
和body_y
存储蛇身各节坐标,通过动态更新数组实现蛇的移动与增长。 - 碰撞检测:实时检测蛇头是否与墙壁或自身身体碰撞,一旦发生则触发游戏结束机制,确保规则严谨。
- 随机性与动态元素
- 食物生成机制:通过
srand
和rand
函数生成随机坐标,确保食物出现在合法位置(不与蛇身重叠),并用Beep
函数播放音效,增强互动感。 - 速度调节:根据蛇身长度动态调整
Sleep
时间,使游戏难度随进程递增,提升挑战性。
- 游戏状态与循环控制
- 得分与记录:实时更新得分并在游戏结束时判断是否刷新最高分,通过循环结构实现游戏重启功能,延长可玩性。
- 音效反馈:在关键事件(如吃到食物、游戏结束)中调用
Beep
函数播放不同频率的提示音,增强操作反馈。
主要代码
创作不易,订阅后可查看完整代码
- 《Python趣味编程》
- 《C/C++趣味编程》
- 《HTML趣味编程》
- 《Java趣味编程》
#include<stdio.h> //头文件
#include<windows.h>
#include<conio.h>
#include<time.h>void gotoxy(int x, int y); //声明光标转移函数
void fontcolor(int x); //声明字体颜色函数
void IF(); //声明开始界面
void START(); //声明开始选择函数
void Snake(); //声明蛇的控制函数
void food_f(); //声明食物的随机出现函数
void END(); //声明游戏结束函数int body_x[300],body_y[300]; // 定义蛇身数组,最大长度为300
int score=0,max=0,num=0,head_x=28,head_y=8; // 定义得分数及最高分、吃的食物数量、蛇头的初始位置
int food_x,food_y; // 定义食物坐标
int flag1=1,flag2=1,flag3=1,flag4=1; // 定义标志变量、接受按键字符变量以及循环变量
int key3='w',key2='d',key1; // 定义移动变量
int i; ……
创作流程
当我决定用C语言复刻贪吃蛇时,心中浮现的是那个黑白屏幕上的像素方块,以及那份简单却纯粹的快乐。我希望通过字符界面,重现那种复古的美感,同时保留游戏的核心机制。
首先,我构思了整个游戏的结构。为了让玩家能够沉浸其中,我决定从视觉呈现入手。通过调整控制台窗口的大小和位置,我为游戏创造了一个专属的舞台。隐藏光标、设置字体颜色,这些细节虽然微小,却能让整个画面更加干净、专业。我将屏幕划分为游戏区和信息区,用不同颜色的方块勾勒出边界,让玩家一眼就能分辨出游戏的活动范围。
接着,我开始设计蛇的移动逻辑。这是整个游戏的核心。我用数组来模拟蛇的身体,每一节都有自己的坐标。当蛇头移动时,我需要更新整个身体的坐标,让每一节都跟上前一节的轨迹。这个过程需要精确的计算,尤其是在蛇吃到食物变长时,新增的身体节段必须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为了让移动更自然,我还加入了速度调节机制,蛇越长,移动越快,这增加了游戏的挑战性。
食物的生成也是一门学问。它不能出现在蛇的身体上,也不能超出边界。我通过随机数生成坐标,并用循环检查是否与蛇身重叠。一旦找到合适的位置,就用一个醒目的颜色标记出来。每当蛇吃到食物,我都会播放一段音效,让玩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交互方面,我尽量让操作简单直观。玩家用WASD控制方向,回车键确认选择。为了避免误操作,我设置了严格的按键检测机制,只有合法的输入才会被接受。当蛇撞墙或咬到自己时,游戏会立即结束,并播放一段渐强的音效,提醒玩家注意。
为了让游戏更具吸引力,我还设计了得分系统和最高分记录。每次吃到食物都会增加分数,游戏结束时会判断是否刷新纪录。玩家可以选择重新开始,这时所有数据都会被初始化,游戏重新开始。这种循环机制让游戏具有了持久的生命力。
在创作过程中,我不断调试每一个细节,从蛇的移动速度到食物的生成逻辑,从颜色搭配到音效反馈,每一个元素都经过精心打磨。我希望通过这段代码,不仅还原一个经典游戏,更传递一种对编程的热爱和对细节的执着。
写在后面
我是一只有趣的兔子,感谢你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