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DA-CY5用于制备荧光标记聚合物、纳米载体或功能化材料
PDDA-CY5用于制备荧光标记聚合物、纳米载体或功能化材料
PDDA-CY5(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CY5) 是一种将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hthalic acid bis-(2-hydroxyethyl) diacrylate, PDDA)与远红外荧光染料 CY5 共价偶联形成的功能性分子。该分子兼具 PDDA 的反应活性和 CY5 的荧光特性,可用于聚合物修饰、纳米材料功能化、分子成像及药物载体研究。
化学结构特点:
PDDA 部分:
PDDA 是一种含有双丙烯酸酯末端的二官能团单体,具有邻苯二甲酸骨架和柔性乙二醇连接链。分子两端的丙烯酸酯基提供了活性双键,可通过自由基聚合、交联或光引发聚合反应参与高分子网络的构建。乙二醇链增加了分子的柔韧性和水溶性调控能力,而邻苯二甲酸核心则赋予分子一定的刚性和芳香化学性质。
CY5 荧光团部分:
CY5 为远红外荧光染料,吸收波长约 650–675 nm,发射约 670–690 nm,具有高量子产率和良好的光稳定性。CY5 末端含有活性基团(如 NHS 酯、羟基或氨基),可与 PDDA 的羟基或其他官能团形成稳定共价键,实现荧光标记。
偶联方式:
PDDA-CY5 的制备通常通过 CY5 的活性酯或异氰酸酯与 PDDA 的羟基反应形成酯键或氨基衍生物。反应条件温和(常在有机溶剂如 DMSO、DMF 中,或缓冲体系 pH 7–8 进行),避免破坏 PDDA 的双丙烯酸酯末端结构,以便保留其后续聚合和交联能力。偶联完成后,可通过透析、柱层析或凝胶过滤去除未反应的 CY5 和副产物,得到纯净的 PDDA-CY5 分子。
纯化方法:
透析
使用适当分子量截断的透析膜(如 1–3 kDa)去除未反应的 CY5 分子和小分子副产物。透析过程中需频繁更换溶液,以保证杂质完全去除,同时保持 PDDA-CY5 的溶解性。
凝胶过滤色谱(GPC)
利用分子量差异,通过凝胶过滤柱将高分子量的 PDDA-CY5 与游离 CY5 分离。此方法可同时实现分子量分布的分析和纯化,保证产物均一性。
柱层析
可选用硅胶或反相柱进行分离,使用梯度洗脱去除未反应染料。此方法适合实验室小规模制备,可获得高纯度产物。
表征方法:
核磁共振(NMR)
¹H NMR 和 ¹³C NMR 可用于验证 PDDA 骨架结构、丙烯酸酯端基以及 CY5 偶联成功情况。特征峰包括芳香环信号、乙二醇链信号及 CY5 荧光团上的特征化学位移。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PDDA-CY5 在约 650 nm 处具有特征吸收峰,可用于定量分析偶联效率和荧光染料含量。
荧光光谱
测定吸收后的发射峰位置和荧光强度,验证 CY5 的光学性质是否保持完整,确保在后续实验中可作为荧光追踪工具。
质谱(MS)
可用于确认分子量和偶联产物的均一性,验证 CY5 与 PDDA 的共价连接是否成功。
凝胶渗透色谱(GPC)
用于分析偶联后分子量分布及纯化效果,确保产物均一且适合聚合物网络构建。
应用优势:
双功能性:PDDA 提供聚合和交联能力,CY5 提供远红外荧光追踪能力;
光学稳定性:CY5 高量子产率和远红外发射便于体外及体内成像;
可扩展性:偶联后的 PDDA-CY5 可用于制备荧光标记聚合物、纳米载体或功能化材料;
温和偶联:保留丙烯酸酯末端活性,适用于后续聚合或交联反应。
总结:
PDDA-CY5 是一种兼具聚合物活性和远红外荧光特性的功能分子,通过温和的化学偶联将 CY5 荧光标记与 PDDA 骨架连接。通过透析、凝胶过滤或柱层析可实现纯化,并利用 NMR、UV-Vis、荧光光谱、质谱及 GPC 等方法进行表征。PDDA-CY5 可应用于荧光标记聚合物制备、纳米材料功能化、分子成像以及药物载体研究,是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