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前后端编码规范
互联网前端编码规范
前端编码规范
- 腾讯:http://tgideas.qq.com/doc/index.html
- 京东:https://guide.aotu.io/docs/js/code.html
- 百度:https://github.com/ecomfe/spec
- vue官网风格指南:https://www.javascriptc.com/vue3js/style-guide/
小驼峰命名法(首字母小写第二个单词首字母大写):一般的属性变量、函数命名 如:productOrder,loginClick大驼峰命名法(帕斯卡命名法):组件命名 如:VideoPlayer,HeaderSeach下划线命名法:私有属性变量前缀、枚举的属性全使用大写字母时 如:_card,'MY_CARD'中划线命名法:class、id 、标签属性
安装统一的编码规范插件
编码风格没有绝对,需要根据整个项目团队的编码为准
制定统一的编码规范,可以提高团队的开发效率、维护、减少代码冲突
Node后端编码分层规范
后端编码分层规范
- node开发的MVC项目架构
- M(model):模型,数据库的数据处理
- V(view):视图,视图层的用户操作
- C(controller):控制器,控制某个功能的业务流程
命名规范
- 接口路径一律小写字母,单词用"_"连接
- controller、model(service)层文件,工具类插件用大驼峰方式命名,其余小驼峰
vscode调试技巧
- 前端代码的vscode调试
chrome://inspect/#devices
打开控制台断点调试
nuxt暂时不支持vscode调试,通过console.log 或者 alert
nuxt主开发反馈:https://github.com/nuxt/framework/issues/7031
后端代码的vscode调试
打开 Javascript DeBug Terminal
执行启动命令
node app.js
选择对应逻辑断点、请求接口进入断点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