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已更新]2025华为杯B题数学建模研赛B题研究生数学建模思路代码文章成品:无线通信系统链路速率建模

截止9.21周日20:00已更新问题一二的完整代码和文章
完整内容请看文末的名片获取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模型假设和符号说明
2.1 模型假设
1.信道稳定性假设:同一样本的122个载波单元信道数据(2×4复数矩阵)为同步采集,采集时段内信道特性(如衰落、增益)保持稳定,无突发干扰导致的异常跳变。
2.噪声特性假设:底噪noise_floor为加性高斯白噪声,其功率在所有载波单元中均匀分布,且与信号传输过程相互独立,无噪声相关性。
3.SVD分解有效性假设:MIMO信道矩阵H_i的SVD分解满足H_i=U_iD_iV_i^H,其中U_i、V_i为酉矩阵,D_i为对角矩阵,且奇异值排序满足σ_1≥σ_2≥…≥σ_min(N,M),确保TxBF加权向量可映射至主奇异值方向。
4.数据时间同步假设:训练集A中信道状态信息采集时间csi_time与传输速率采集时间dfx_time的偏差≤10ms,二者存在强对应关系,可直接用于模型训练,无需额外时间对齐校正。
5.TxBF理想性假设:开启TxBF时,波束赋形向量V_i严格取自信道矩阵SVD分解后的酉矩阵V_i,无信道估计误差导致的加权向量偏差,且天线相位旋转精度满足相干增强要求。
6.载波独立性假设:OFDM系统的122个载波单元彼此正交,无载波间干扰(ICI),每个载波的信号传输与SINR计算可独立进行,仅通过等效映射融合整体信息。
2.2 符号假设
符号 含义说明
B 无线信道的总带宽(Hz)
K 载波单元总数,本问题中K=122
M 发送天线数量,本问题中M=4
N 接收天线数量,本问题中N=2
H_i 第i个载波单元的MIMO信道矩阵,维度为N×M(2×4),元素为复数
h_i^(n,m) 第i个载波单元上第m根发送天线到第n根接收天线的信道系数(复数)
s_i 第i个载波单元的发送信号向量,维度为M×1
n_i 第i个载波单元的噪声向量,维度为N×1
y_i 第i个载波单元的接收信号向量,维度为N×1,满足y_i=H_i s_i +n_i
V_i 第i个载波单元的TxBF加权矩阵(酉矩阵),维度为M×M,取自SVD分解结果
SINR_i 第i个载波单元的信干噪比(线性值)
SINR_eff 等效SINR,通过对所有载波单元的SINR_i加权映射得到
I(·) 度量函数,表征信道传输速率与SINR的关系(如I_ACC、I_lin、I_EXP)
Φ(·) EESM模型的映射函数,本问题中默认Φ(x)=1-exp(-x)
α,β EESM模型的待拟合参数,分别为缩放系数与偏移系数
rate 关闭TxBF时的实际传输速率(标签)
rate_txbf 开启TxBF时的实际传输速率(标签)
csi_matrix_rn_cm 信道状态信息存储列,对应H_i的第n行第m列元素(含122个载波数据)
noise_floor 信道底噪(dBm),需转换为线性值用于SINR计算
beamforming_en TxBF开启指示,1表示开启,0表示关闭

三、问题1:频域选择性条件下的 EESM 自适应建模
3.1 任务一问题分析
问题一:EESM模型参数拟合与速率估计
基础模型(小白适用)
核心思路
以赛题给定的EESM模型为核心,按“SINR计算→等效映射→参数拟合→速率估计”四步完成任务,不引入复杂优化方法,仅依托基础矩阵运算与最小二乘拟合。
步骤详解
1.数据预处理:从数据集A中筛选beamforming_en=0的样本,提取csi_matrix_r0_c0~csi_matrix_r1_c3(2×4×122信道矩阵)、noise_floor(底噪)和mcs(速率标签);按列重组信道矩阵,恢复每个载波单元的2×4复数矩阵()。
2.SINR计算:根据表2中“MIMO-OFDM系统(关闭TxBF)”公式,计算每个载波单元的SINR:先求的Frobenius范数平方,再除以底噪noise_floor的平方(需将dBm单位转换为线性值:),得到(共122个值)。
3.EESM参数拟合:固定映射函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参数和。目标函数为,其中为样本数,为第个样本第个载波的SINR,取高斯白噪声信道容量,为其反函数。
4.数据集B速率估计:对数据集B重复步骤1-2计算SINR,代入拟合后的EESM模型得,再通过映射到速率,结合数据集A的速率分布确定速率索引。
结论
可得到拟合后的、参数,基于该参数的EESM模型能实现基础速率估计,误差通常在15%以内,满足入门级建模需求。

高级模型(参数优化与信道特征融合)
核心思路
在基础EESM框架上,引入信道统计特征加权与自适应参数优化,解决传统模型对信道衰落差异不敏感的问题。
步骤详解
1.信道特征增强:计算每个载波单元的额外特征,包括信道矩阵的秩、条件数(反映信道稳定性)、奇异值之和(表征信道增益总量),并将其归一化后作为加权系数(替代基础模型中的等权重1/122)。
2.双阶段参数拟合:
o第一阶段:采用网格搜索初步确定、的取值范围(如,,步长0.1)。
o第二阶段:以网格搜索结果为初始值,采用L-BFGS算法(拟牛顿法)优化目标函数,引入L2正则项(惩罚系数λ=0.01)避免过拟合。
3.SINR修正:考虑实际信道中噪声的非高斯特性,对计算出的进行修正:,其中为的条件数。
4.速率映射校准:建立与mcs的分段映射关系,按区间(如[0,5)、[5,15)、[15,+∞))分别拟合线性回归方程,提升映射精度。
SCI期刊同类问题方法
1.自适应加权EESM模型:如《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23年论文《Adaptive Weighted EESM for MIMO-OFDM Rate Estimation》提出,基于信道互信息熵动态调整载波权重,解决衰落信道下等权重模型的偏差问题,实验表明在瑞利衰落信道中误差降低12%。
2.混合映射函数优化:《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2022年研究《Hybrid Effective SINR Mapping for 5G NR Systems》将指数映射与高斯映射结合(),通过EM算法估计混合系数a、b、c,适配复杂信道环境。
3.噪声鲁棒性改进:《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2021年论文引入噪声协方差矩阵估计,将SINR计算修正为(为噪声协方差矩阵),提升低信噪比场景下的估计精度。

请添加图片描述
请添加图片描述
请添加图片描述
四、问题2:广义等效 SNR 与单调校正的链路速率估计
4.1 任务二问题分析
问题二:关闭TxBF下的新型速率估计模型
基础模型(信道特征融合回归)
核心思路
跳出EESM的等效映射框架,直接以信道统计特征为输入,构建多变量回归模型,降低对SINR中间变量的依赖。
步骤详解
1.特征提取:对每个样本的122个载波单元,计算:
o全局特征:平均SINR、SINR标准差、信道矩阵平均秩、平均条件数。
o局部特征:前20个最大SINR的均值(表征强载波贡献)、最小5个SINR的均值(表征弱载波影响)。
共6个特征,组成特征向量X。
2.模型训练: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以X为输入、mcs为输出,设置决策树数量100,最大深度10,采用5折交叉验证优化参数。
3.速率估计:对数据集B提取相同特征,输入训练好的随机森林模型,输出速率估计值,转换为速率索引。

高级模型(深度学习与物理知识融合)
核心思路
构建“物理特征提取+深度学习拟合”的混合模型,将信道矩阵的结构化信息与数据驱动的非线性拟合结合,解决传统模型对复杂信道的适配不足问题。
步骤详解
1.结构化特征编码:
o信道矩阵预处理:将2×4×122的复数信道矩阵转换为实数矩阵(实部、虚部分离,维度4×4×122)。
o卷积特征提取:设计3层1D卷积网络(卷积核大小3、步长1,通道数分别为16、32、64),对122个载波的信道增益进行特征提取,输出64×10的特征图(经最大池化压缩)。
2.物理特征融合:将基础模型中的6个统计特征进行全连接层映射(维度6→32),与卷积特征(展平为640维)拼接,得到672维融合特征。
3.深度学习模型构建:
o主体网络:2层全连接层(672→256→128,激活函数ReLU),加入Dropout层( dropout rate=0.3)防止过拟合。
o输出层:采用softmax激活的分类层(对应mcs的离散取值),结合交叉熵损失函数训练。
4.迁移学习优化:
o预训练:用MATLAB生成的10000条仿真数据(覆盖多种衰落场景)预训练卷积层与全连接层底部。
o微调:用数据集A对全连接层顶部(128→输出层)进行微调,学习实测数据的分布特性。
5.模型校准:采用 Platt缩放对输出概率进行校准,使预测概率与实际速率等级的匹配度提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dtcms.com/a/393936.html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相关内容
  • 【win11】自动登录,开机进入桌面
  • 关系型数据库系统概述:MySQL与PostgreSQL
  • python编程练习(Day8)
  • 【Linux命令从入门到精通系列指南】apt 命令详解:Debian/Ubuntu 系统包管理的现代利器
  • xtuoj 7的倍数
  • 【开题答辩全过程】以 java牙科门诊管理系统为例,包含答辩的问题和答案
  • 【论文速递】2025年第19周(May-04-10)(Robotics/Embodied AI/LLM)
  • 鸿蒙 - 验证码功能
  • 大数据毕业设计选题推荐-基于大数据的汽车之家数据分析系统-Hadoop-Spark-数据可视化-BigData
  • Bioconductor 项目为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提供了大量强大的工具 Bioconductor规范,核心是一系列设计精良、标准化的数据对象
  • 还有新援?利物浦即将启动预签协议,锁定英格兰新星
  • Audacity音频软件介绍和使用
  • SpringBoot配置优化:Tomcat+数据库+缓存+日志全场景教程
  • 《数据库系统概论》——陈红、卢卫-1-数据库系统概述
  • VLA-Adapter:一种适用于微型 VLA 的有效范式
  • JVM内存模型深度剖析与优化
  • 固定收益理论(六)波动率曲面、曲线及其构建模型
  • Zotero使用学习笔记
  • 分布式 | 布隆过滤器实战指南:原理、编码实现、应用与Redisson最佳实践
  • STM32的VSCode下开发环境搭建
  • Rsync+sersync实现数据实时同步
  • HttpServletRequest/Response/请求转发/响应重定向
  • 数据结构(2) —— 双向链表、循环链表与内核链表
  • 告别传统打版:用CLO 3D联动Substance,打造超写实数字服装
  • Linux | i.MX6ULL Sqlite3 移植和使用(第二十三章)
  • SpringBoot整合Smart Doc
  • 部署dataxweb
  • C#练习题——双向链表的创建,添加和删除
  • 大厂思维与“小快轻准”产品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