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虚筑实,虚拟仿真技术浇筑水利工程人才培养的数字基座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目标。《“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也提出要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在国家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安全保障的背景下,我国水利投资规模持续增长,这为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也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教育模式与行业需求的矛盾
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水利事业的未来尤为重要,然而,现行的教育模式却与现实需求格格不入。
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对水利工程人才培养的意义不言而喻,水利工程现场实践教学受限因素很多:水利工程选址大多地处偏远,学生前往实践成本高、时间长,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复杂的施工环境和机械设备操作,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另一方面,水利知识抽象难懂,传统教学方式难以直观呈现。像水力学中的复杂流场、水利枢纽的运行调度等知识,仅靠课本和图纸讲解,学生很难建立起清晰的概念和深入的理解。
虚拟仿真技术化解水利工程教育矛盾
技术的发展,为水利工程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机遇。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新采用虚拟仿真技术作为教育手段,将其应用于水利工程人才培养,通过开发水利工程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的优势。
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以真实的自然和机械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高度仿真的教学环境,将成本与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用形象的画面呈现晦涩的理论知识。

虚拟仿真构建的教学环境,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大坝浇筑、闸门安装等关键施工环节中,获得与理论知识同步的直观感受。出色的三维画面能够高度还原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和复杂水文环境,虚拟模型精确到每一个螺栓的位置,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施工设备的操作细节和工程结构的内部构造。
结语
水利工程虚拟仿真能够突破传统水利教育教学的瓶颈,顺应国家战略导向与市场应用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推动水利工程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为高校水利人才培养提供全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