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通义万相】蓝耘元生代 | 文生视频新跃迁:通义万相2.1部署与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者主页】Francek Chen
【专栏介绍】 ⌈ ⌈ 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应用 ⌋ ⌋ 人工智能(AI)通过算法模拟人类智能,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驱动医疗、金融等领域的智能化。大模型是千亿参数的深度神经网络(如ChatGPT),经海量数据训练后能完成文本生成、图像创作等复杂任务,显著提升效率,但面临算力消耗、数据偏见等挑战。当前正加速与教育、科研融合,未来需平衡技术创新与伦理风险,推动可持续发展。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通义万相概述
    • 二、通义万相功能介绍
      • (一)静态图像生成
      • (二)动态视频创作
    • 三、基于蓝耘元生代部署通义万相2.1
      • (一)注册蓝耘智算平台账号
      • (二)部署通义万相2.1
      • (三)测试文生视频
    • 四、蓝耘MaaS资源福利
    • 五、未来发展
    • 六、影响意义
    • 小结


前言

2025年,通义万相2.1作为开源视频生成模型亮相,震动AIGC领域。它具备复杂人物运动稳定展现、物理规律逼真还原、中英文视频特效绚丽呈现等新特征,通过自研架构增强时空上下文建模,支持无限长1080P视频高效编解码,还首次实现中文文字视频生成。升级后的它荣登VBench榜单第一,提供多种玩法满足多样视觉创作需求。作为AIGC领域爱好者,我在蓝耘元生代应用云部署测试,发现其能力强、应用门槛低、生成视频质量高。

一、通义万相概述

通义万相是阿里云通义系列AI绘画创作大模型,由阿里巴巴研发,该模型可辅助人类进行图片、视频创作,于2023年7月7日正式上线。

阿里云通义万相是基于组合式生成模型Composer研发的多模态大模型,其发展历程体现了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应用拓展。2023年,阿里在ICML顶会发布Composer模型,同年7月推出通义万相1.0版本,支持文字生成图像。2024年9月,团队发布全新视频生成模型,并于2025年1月升级至万相2.1版本,显著提升视频与图像生成质量。2025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全面开源万相2.1模型,随后浙文互联将其接入AIGC内容生产平台“好奇飞梭”,荣耀智能体也同步接入该技术,用户可通过终端体验AI功能。

该模型核心技术在于对图像设计元素(配色、布局、风格)的解构与重组,提供高可控性和自由度的生成效果,支持文字作画、AI生视频等功能。其能力覆盖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的全模态理解与生成,可辅助影视创作、动画设计、广告艺术等领域的内容生产。尤其在电商、游戏、文创等场景中,通义万相能高效生成符合商业需求的视觉素材,实现从创意到成品的全流程智能化支持。开源策略的推行进一步加速了技术生态建设,推动AIGC在产业端的规模化应用。

通义万相的问世意味着阿里云在大模型领域已经具备处理或生成文本、语音和图片等模态的能力。通义万相视频生成大模型集成了多项创新技术,有效解决画面表现力和大幅度运动等视频生成技术难题。

通义万相官网链接:https://tongyi.aliyun.com/wanxian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通义万相官网

2025年2月25日,阿里巴巴宣布全面开源通义万相2.1视频生成模型,基于Apache2.0协议开放14B和1.3B参数版本的推理代码及权重,支持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功能。其中14B模型擅长指令理解与复杂运动生成,1.3B版本仅需8.2GB显存即可在消费级显卡运行,大幅降低开发门槛。开源后仅6天,该模型便登顶Hugging Face热榜及模型空间榜,总下载量突破百万次,Github获星超6k,反超同期热门模型DeepSeek-R1。

2月28日,浙文互联将万相2.1接入AIGC生产平台“好奇飞梭”,同日荣耀YOYO智能体整合该模型,用户可通过Magic7系列手机等终端体验AI视频生成功能。开源生态建设推动应用场景快速落地,覆盖二次开发、学术研究及商业级内容生产需求。技术亮点包括多模态任务支持、全开源架构及低硬件适配性,为影视、广告、游戏等领域提供高效创作工具,标志着AIGC技术向普惠化、工业化应用迈进。

二、通义万相功能介绍

通义万相作为阿里云推出的智能创作平台,其核心功能体系由静态图像生成与动态视频创作两大模块构成,通过创新的组合式生成技术实现多维度艺术表达。

(一)静态图像生成

在图文创作领域,系统基于Composer组合式生成模型构建了智能化工作流。该模型通过解构图像设计要素(包含风格、构图、材质等8大维度),赋予用户自由重组设计元素的能力。文字作画功能支持中英文混合输入,提供结构化提示词模板与智能扩写辅助,可一键生成水彩、中国画、3D卡通等七种主流艺术风格的图像。平台突破性地搭载双引擎系统:相似图生成引擎能基于用户上传图像进行风格延展创作,而风格迁移引擎则开创性地实现内容图与风格图的跨媒介转化,如将实拍照片转化为梵高油画风格。六种专业画幅比例配置(16:9至9:16)适配移动端、PC端及专业影像设备的多场景需求。

(二)动态视频创作

视频生成系统凭借三大技术创新打造动态创作生态。文生视频模块运用“主体-场景-风格”三元控制框架与智能分镜扩写功能,能把简单文字描述转化为专业级视频脚本,还是业内首个支持中英双语特效同步生成的商用系统,已应用于广告设计等领域。图生视频功能开创混合创作模式,用户上传首帧图像后,借助“主体-场景-运动”三维描述体系构建动态画面,自适应裁剪系统支持比例调整与画幅预设,物理仿真引擎保障运动轨迹真实,且采用分块编解码技术突破时长限制,可生成无限时长 1080P 高清视频。

此外,平台通过元素解耦重组架构与时空建模技术,实现全链路创作支持。专业测试显示,其生成的体育类视频肢体协调度拟真水平达92%,艺术风格转化准确率超行业基准38%,为数字内容产业提供优质方案。

三、基于蓝耘元生代部署通义万相2.1

(一)注册蓝耘智算平台账号

点击注册链接:https://cloud.lanyun.net//#/registerPage?promoterCode=0131

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输入邮箱(这里邮箱会收到信息,要激活邮箱),设置密码,点击注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 注册蓝耘智算平台账号

新用户福利:注册后可领取免费试用时长(20元代金券,可直接当余额来使用)。

(二)部署通义万相2.1

登录后进入“应用云”。这里我们就会看到许多AI大模型,包括DeepseekR1,阿里万相2.1和GPT等等。选择部署阿里万相2.1文生视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 蓝耘智算平台应用市场

推荐选择:计费方式:按量计费;GPU型号:(RTX 3090/RTX 4090) 显存24GB;GPU卡数:1。最后点击“立即购买”。(新用户送20元代金券,可直接当余额来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 阿里万相2.1文生视频部署配置

点击“快速启动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 快速启动应用

(三)测试文生视频

在页面左侧输入关键词。可以在下面切换中英文(CH/EN)。也可以点击关键词下面的“Prompt Enhance”按钮,几分钟后生成更加丰富的提示词。在页面左下方点击“Generate Video”按钮,几分钟后在页面右侧生成视频。

提示词如下:

FPV无人机视角 | 视频开始时,镜头采用FPV(第一人视角)无人机拍摄,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镜头迅速穿越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展现出宏伟的都市景观。
建筑物在视野中迅速闪过,光影交错,映衬出城市的现代与繁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6 测试文生视频

以下是图片中四个关键参数的含义解释:

  • Diffusion steps(扩散步数):控制生成过程中的去噪迭代次数(示例值:50)。步数越多,细节越精细,但计算时间增加;步数过少可能导致结果粗糙。
  • Guide scale(引导强度):调节生成内容与提示词(Prompt)的贴合程度(示例值:6)。数值越高,结果越严格遵循提示,但可能降低多样性;过低则内容可能偏离描述。
  • Shift scale(偏移尺度):控制生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幅度(示例值:8)。常用于视频生成,决定帧间变化强度,值越高动态效果越明显,但可能影响连贯性。
  • Seed(随机种子):决定生成结果的随机性(示例值:-1)。固定种子(如数值)可复现相同结果;-1通常表示随机生成,每次结果不同。

这些参数共同影响生成内容的细节质量、提示贴合度、动态效果及可复现性。

这样,视频就生成好了,我们可以点击“下载”图标,将视频另存到本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7 文生视频结果

最后,让我们欣赏一下通义万相2.1生成FPV无人机视角的视频画面。

通义万相2.1文生视频:FPV无人机视角

四、蓝耘MaaS资源福利

只需注册蓝耘平台账号,新用户即可轻松获赠1000万Token!如此丰厚的Token免费资源包,具体使用细则详见图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8 Token免费资源包使用明细

另外还有折扣资源包可以购买,包括9.9项目开发能量包、AI 开发燃料·十亿能量包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9 蓝耘MaaS折扣资源包

五、未来发展

通义万相2.1模型在开源生态与跨界合作中全面突破,推动视频生成技术从实验室“炫技工具”向产业级生产力工具转型。它凭借精准建模复杂物理规律、深度优化多模态交互能力及实现无限长1080P视频生成等技术突破,重构多领域生产流程,带来降本增效价值。

在影视工业化领域,它改变传统特效制作模式。导演团队输入分镜脚本可快速生成预演视频,实现创意可视化迭代,将过去数周完成的特效预演缩短至输入自然语言描述即可生成多个方案;对中小成本剧组,能输出高风险镜头数字替身素材,降低70%特效制作成本;“动态分镜库”功能可提升创作效率。

电商领域迎来“零成本数字孪生”新可能。融合3D建模与视频生成技术,商家上传商品基础信息就能批量生成多种视频,服装行业“AI 虚拟试衣间”功能使线上购物转化率提升40%以上;直播电商中,主播输入商品关键词,AI可同步生成特效与镜头,打造“虚实融合”体验。

艺术创作维度,它重新定义人机协作边界。“风格解耦-重组”架构允许艺术家拆解艺术元素并实现跨时空风格融合实验;“创意链”功能可将二维插画转化为三维动态雕塑或短片,让作品衍生出跨媒介多元表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8 通义万相模型升级

通义万相通过“零代码交互界面”达成技术普惠。其创新的Prompt智能联想系统,能依据用户碎片化描述自动补全专业镜头语言,如输入“海边日落”,会推荐影视级参数方案。配合手势绘制与语音交互功能,无专业训练的用户也能勾勒草稿、口述创意,快速生成电影质感短视频。这种“技术隐形化”设计,让视频创作走进寻常生活,旅游博主可实时生成景点复原动画,教育从业者能一键制作科普微课,老年用户也能轻松创作家庭影集相册。当这些场景借助开源生态形成技术共振,通义万相不仅展现AI生成技术飞跃,更预示“全民视觉创作时代”来临。它突破行业壁垒,成为数字内容产业升级新引擎,降低技术门槛与成本,释放普通人视觉表达潜能,这或是其最具颠覆性的价值。

六、影响意义

通义万相视频生成大模型的问世,标志着阿里云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实现了从文本、语音到视觉内容的跨维度突破。该模型通过整合跨模态对齐、运动轨迹预测等核心技术集群,成功攻克了高动态画面保真度与复杂运动连贯性两大视频生成技术瓶颈,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

在关键技术突破层面,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三大维度:

  1. 运动控制与物理仿真系统
    通过创新设计的时空联合建模算法与物理引擎融合架构,不仅实现了人物、物体的高速运动轨迹精确控制,还支持推拉摇移等专业级镜头语言生成。特别在布料飘动、流体交互等物理仿真任务中,模型对现实世界动力学特性的还原度达到92%的行业新高。
  2. 高效视频编解码架构
    研发的高效分层式VAE编解码框架,在保持4K级视觉保真度的同时,将视频数据压缩率提升至传统方法的3倍。该架构采用时空分离的特征提取策略,有效解决视频冗余信息问题,其重构PSNR值较主流方案提升4.2dB。
  3. 文化适配训练体系
    通过自研的渐进式微调策略与多粒度数据筛选机制,模型在中式美学表达维度实现跨越式进化。在国风水墨、传统服饰纹样等生成任务中,风格还原准确率较前代模型提升58%,特别对敦煌飞天动态衣纹、青花瓷釉色渐变等复杂文化元素的生成误差控制在3px以内。

这套技术体系的构建,使得通义万相不仅能满足商业级视频生产需求,更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影视工业化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推动AIGC技术从实验室创新向产业实用化迈进关键一步。

小结

通义万相2.1的开源,让AIGC技术进入普惠化与工业化并行新阶段。它是全球首个支持中英文特效同步生成的开源视频模型,凭借自研VAE与DiT架构,在无限长1080P视频生成等多维度实现技术跃迁,登顶VBench榜单,且低显存需求、高适配性打破专业创作壁垒。从影视特效降本增效、电商广告精准生成,到艺术创作跨风格融合、全民零门槛创作生态构建,它以开源重构数字内容生产范式。阿里云通过产学研协同,推动AIGC技术从“实验室炫技”变“产业级工具”,激活传统美学生命力。技术突破与开源生态共振,通义万相2.1成为驱动视觉生产力变革的核心引擎,开启泛创作时代。

欢迎 点赞👍 | 收藏⭐ | 评论✍ | 关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dtcms.com/a/389110.html

相关文章:

  • 2025测试效率升级:20个Linux命令的日志与性能优化!
  • RK3576 Android14 rknn_yolov5_demo使用
  • LeetCode算法日记 - Day 45: 为高尔夫比赛砍树、矩阵
  • LeetCode:18.矩阵置零
  • android安卓定制自动点赞软件--android.apk安装包/点赞脚本
  • 数据存储架构怎么选?一文分清数据仓库、数据湖、湖仓一体
  • 【线性代数:从基向量理解线性变换与矩阵】附Python代码
  • MCP与企业数据深度融合—ERP、CRM及数据仓库的统一接入架构与实践
  • MySQL高级语法
  • rust编写web服务04-数据库初体验
  • 芋道开源框架应用的小问题。细节!!
  • PyQt6之QDateEdit和QTimeEdit格式设置
  • FTP协议在国产化环境下的最佳替代方案是什么?
  • C语言(长期更新)第18讲: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
  • 模块三 进阶微服务
  • Vue3 组件封装原则与实践指南
  • Git合并冲突
  • 部署K8S集群
  • K8S配置管理:ConfigMap与Secret
  • 奥威BI+ChatBI:数据智能时代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 微服务与云原生实战:Spring Cloud Alibaba 与 Kubernetes 深度整合指南
  • 从慕尼黑到新大陆:知行科技「智驾」与「机器人」的双行线
  • VINTF中manifest.xml和compatibility_matrix.xml的作用
  • AI时代云原生数据库一体机的思考
  • 配置manifest.xml和compatibility_matrix.xml
  • Prometheus高可用监控架构性能优化实践指南
  • 低代码平台与云原生开发理念是否契合?
  • 红队测试手册:使用 promptfoo 深入探索大语言模型安全
  • el-date-picker设置默认值
  • 结语:Electron 开发的完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