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 攻击为什么越来越难防?
相比大规模洪水式 DDoS,CC 攻击(Challenge Collapsar)常常被忽视。但在真实攻防中,CC 往往比 DDoS 更“阴险”。
CC 攻击的特点:
模拟正常用户:请求格式与浏览器几乎一致,难以通过简单特征拦截。
打应用层:针对网站的某个接口,比如搜索、登录、结算,逼迫服务器线程耗尽。
低成本高效率:攻击者只需少量肉鸡,就能让高配置服务器宕机。
为什么越来越难防?
加速器 + 分布式代理:黑客可以利用云代理,模拟成全球用户访问。
慢速攻击:请求频率不高,但长时间保持连接,占用资源。
多样化请求:不再只刷一个接口,而是模拟“全站正常访问”。
防御思路:
行为识别:结合机器学习,判断访问模式是否异常。
人机验证:适当加入验证码、滑块等机制,但要兼顾用户体验。
接口限速:对单个 IP、会话、账户设置 QPS 上限。
资源隔离:核心业务接口单独部署,避免被拖垮全站。
CC 攻击提醒我们:安全并不只是“扛住流量”,更要懂得保护 应用层逻辑。这才是真正的攻防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