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硬件电路-239]:从电阻器的高频等效模型,看高频信号的敏感性,电路的性能受到频率的影响较大

电阻器的高频等效模型是考虑寄生参数(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后的等效电路,用于描述电阻在高频信号下的非理想特性。以下是对电阻器高频等效模型的详细归纳:

一、电阻器高频等效模型的基本构成

电阻器的高频等效模型通常包括理想电阻R、寄生电感L和寄生电容C。这些寄生参数源于电阻器的物理结构、制作工艺和材料特性。

  • 理想电阻R:代表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值。
  • 寄生电感L:主要由电阻器的引线产生,模拟电阻器在高频下的感性特性。
  • 寄生电容C:由电阻器两端的电荷分离效应产生,模拟电阻器在高频下的容性特性。

二、电阻器高频等效模型的类型

根据电阻值的不同,电阻器的高频等效模型可分为两种类型:

  • 高阻值电阻器:采用并联寄生电容主导的等效电路。对于高阻值电阻器,串联寄生电感的影响较小,而并联寄生电容的影响较大。
  • 低阻值电阻器:采用串联寄生电感主导的等效电路。对于低阻值电阻器,情况正好相反,串联寄生电感的影响较大,而并联寄生电容的影响较小。

三、电阻器高频等效模型的特性

  • 阻抗与频率的关系

    • 在低频时,电阻器的阻抗主要由理想电阻R决定。
    • 随着频率的升高,寄生电容的影响逐渐增强,导致电阻器的阻抗下降。
    • 当频率继续升高时,寄生电感的影响开始显现,导致电阻器的阻抗上升。在极高的频率下,引线电感甚至可能代表一个开路线或无限大阻抗。
  • 自谐振频率:电阻器也存在自谐振频率,即阻抗达到最小值的频率点。在这个频率点上,容性电抗和感性电抗相互抵消,电阻器的阻抗再次变为纯电阻(但此时的阻值要小得多)。自谐振频率的计算公式为:f0​=1/2πLC​,其中L为寄生电感,C为寄生电容。

四、不同类型电阻器的高频特性差异

  • 绕线电阻器:由于是用电阻丝绕成的线圈,因此具有较大的分布参数(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高频特性较差。在高频电路中应避免使用绕线电阻器。
  • 碳质电阻器和金属膜电阻器:分布参数较小,高频特性较好。其中,金属膜电阻器的电感较低,在2kΩ以下的阻值通常适应高频应用。在高频电路中应尽可能使用金属膜电阻器或金属氧化膜电阻器。

五、高频电路设计中的电阻器选择与应用

  • 选择高频电阻器在工作频率较高的电路中,应使用高频电阻器(如薄膜或箔式电阻器),它们的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比普通电阻器的更小。
  • 考虑寄生参数的影响在设计高频电路时,必须考虑电阻器的寄生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例如,在匹配网络或滤波器设计中,需要精确计算电阻器的阻抗随频率的变化。
  • 优化布局和布线为了减少寄生参数的影响,应优化电阻器的布局和布线。例如,尽量缩短电阻器的引线长度、减少引线间的耦合等。


文章转载自:

http://pB0dml14.xLtdh.cn
http://0fPLROiX.xLtdh.cn
http://W1h30mCt.xLtdh.cn
http://YrzJ6U6a.xLtdh.cn
http://fqPcNSyN.xLtdh.cn
http://HheOveRB.xLtdh.cn
http://3IlambIG.xLtdh.cn
http://MGeLcuLA.xLtdh.cn
http://fseB10np.xLtdh.cn
http://zbLK6yxJ.xLtdh.cn
http://on4nDQIV.xLtdh.cn
http://jKQaPwFq.xLtdh.cn
http://K2eL6BUi.xLtdh.cn
http://YdztvyM2.xLtdh.cn
http://Ca3giAkh.xLtdh.cn
http://lL2VaBkV.xLtdh.cn
http://TdFlzNVX.xLtdh.cn
http://jgFA7LxA.xLtdh.cn
http://UoGl1DWY.xLtdh.cn
http://yEJwgXeH.xLtdh.cn
http://BqsDqLsf.xLtdh.cn
http://36HRscq7.xLtdh.cn
http://dbGbykNm.xLtdh.cn
http://MdYaRuRi.xLtdh.cn
http://ot8RiadS.xLtdh.cn
http://k5jzqlIt.xLtdh.cn
http://ahKdCGcv.xLtdh.cn
http://AuGTWYZD.xLtdh.cn
http://HdoTpRFd.xLtdh.cn
http://zSC6ZDEC.xLtdh.cn
http://www.dtcms.com/a/388192.html

相关文章:

  • Java 中的 23 种设计模式详解
  • 《2025年AI产业发展十大趋势报告》六十二
  • 【字节跳动】LLM大模型算法面试题:大模型 LLM的架构介绍?
  • 【C++】类成员访问控制
  • 彩笔运维勇闯机器学习--梯度下降法
  • 正点原子zynq_FPGA学习笔记-vivado安装
  • 基于yolov8/yolo11的视觉识别算法使用和详解
  • 2025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统计学有什么区别?
  • STM32H743-ARM例程2-GPIO点亮LED
  • 每天五分钟深度学习:深层神经网络的前向传播算法和反向传播算法
  • 【LeetCode】41. 缺失的第一个正数
  • Linux系统指令之 —— ip route route
  • 嵌入式硬件笔记:三种滤波电路的对比
  • webrtc弱网-InterArrivalDelta类源码分析与算法原理
  • 第6章:计算机内存实战
  • 模型压缩与量化实战:将BERT模型缩小4倍并加速推理
  • RS485 与 CAN 通讯:选哪个更合适?
  • 腾讯微保社招笔试
  • centos系统安装mysql8
  • Go语言垃圾回收器深入解析
  • 大模型的领域知识注入的四种路径
  • 寻找高速传输新选择:当传统方案不再满足现代企业需求
  • (CV方向)视频理解前沿:基于TimeSformer的时空注意力模型实战
  • hot100--简单题(3)
  • STM32开发(TIM定时器:通用定时器 - PWM)
  • 从原始数据到高效模型:基础特征工程的系统指南
  • 大数据场景下时序数据库选型指南,Apache IoTDB的领先技术和实践
  • Charles移动端抓包实战指南:从入门到精通HTTPS流量解析
  • 使用 uv 发布 Python 包到 PyPI 教程
  • GESP7级中所有class类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