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类成员访问控制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访问控制基础:三个关键字的意义
    • 二、深入理解与使用
      • 1. `private`:默认选择,封装
      • 2. `protected`:继承的桥梁,但需谨慎使用
      • 3. `public`:对外稳定的接口

前言

访问控制是C++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石之一,它实现了封装——将数据和行为捆绑在一起,并对外部世界隐藏其内部实现细节。正确地使用 private, protected, 和 public 不仅是语法要求,更是软件设计质量的关键体现。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个关键字的作用、区别以及在实际开发中的使用建议。


一、访问控制基础:三个关键字的意义

访问修饰符规定了类成员(数据成员和成员函数)的可访问范围,即在代码的哪些地方可以访问这些成员。

修饰符访问权限谁可以访问?
private私有仅能被本类的其他成员函数和友元访问。
protected保护能被本类派生类(子类) 的其他成员函数和友元访问。
public公有可以被任何代码访问。(无处不在)

一个类中可以出现多个访问区域,每个区域的持续时间到下一个访问说明符或类体结束为止。

class MyClass {
private:int private_data; // 私有成员public:void public_function() { // 公有成员private_data = 10; // OK: 本类成员可以访问private}protected:int protected_data; // 保护成员
};

二、深入理解与使用

1. private:默认选择,封装

核心思想:将不需要暴露的实现细节隐藏起来。

何时使用?

  • 数据成员(Data Members)绝大多数数据成员都应该是 private。这是封装的首要原则。通过控制数据的访问,你可以:
    • 保证数据完整性:在修改数据前进行验证(例如,检查年龄是否为负数)。
    • 解耦接口与实现:日后可以修改内部数据结构(如将 std::string name 改为 char* name),而不影响使用该类的客户端代码。
    • 轻松添加辅助逻辑:可以在数据被设置或获取时添加日志、通知等旁路逻辑。
  • 内部辅助函数:那些仅为类内其他函数提供服务、不属于类公共接口的函数,应设为 private

实践建议默认将所有成员设为 private,然后根据需要谨慎地提升其中一部分的访问权限。这是一种“需要才知道”的安全设计模式。

2. protected:继承的桥梁,但需谨慎使用

核心思想:为派生类提供有限的、受控的访问权限,同时仍对外部世界隐藏。

何时使用?

  • 旨在被派生类直接使用的成员:当你设计一个基类,并明确知道某些成员需要被派生类直接访问或重写时。
    • 可重写的函数:常为 protected 虚函数(protected virtual)。它们是为派生类提供的“定制点”,但又不是给外部调用的公共接口。
    • 派生类需要使用的数据或工具函数:例如,一个受保护的辅助函数calculateInternalState(),供基类和所有派生类使用。

陷阱与争议

  • 破坏封装protected 成员实际上成为了基类和派生类之间的接口契约。一旦公布,修改起来非常困难,因为你不清楚有多少派生类依赖了它。修改 protected 成员可能意味着需要修改所有派生类。
  • 不如 private 安全:由于派生类可能来自任何地方,无法控制它们如何操作 protected 数据,这可能导致基类状态被意外破坏。

实践建议优先考虑 private,除非有充分理由使用 protected。对于数据成员,尤其要慎重。通常,提供 protected 的 getter/setter 之类的函数比直接暴露 protected 数据成员更安全、更灵活。

3. public:对外稳定的接口

核心思想:定义类与外部世界交互的契约。这是类的应用程序接口(API)

何时使用?

  • 公共接口函数:类提供给外界使用的所有功能,如 open(), read(), close(), getSize() 等。
  • 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通常为 public,以便对象能被创建和销毁。单例模式等特殊情况下会将构造函数设为 private
  • 常量:有时会将一些与类相关的、重要的常量设为 public static const(例如 MyClass::MAX_SIZE)。

原则保持公共接口的简洁和稳定。一旦公开,再想修改或删除就会破坏所有使用该接口的现有代码。公共成员函数应进行严格的错误检查,因为你会失去对调用者的控制。



**核心准则**:1.  **默认私有原则**:**所有成员默认都应该是 `private`**。这是最重要的准则。
2.  **审慎保护原则**:谨慎使用 `protected`。问自己:“派生类是否**必须**直接访问这个成员?” 如果答案不是肯定的,就保持 `private`。
3.  **最小公共接口原则**:只将那些绝对必要的函数暴露为 `public`。接口越小,类就越容易使用、理解和维护。
4.  **数据私有化原则**:**避免使用 `public` 或 `protected` 数据成员**。使用 `private` 数据,并通过成员函数(getters/setters)来控制访问,这提供了更好的灵活性
5.  **继承中的析构函数**:基类的析构函数必须是 `public virtual` 或 `protected non-virtual`,绝不能是 `private non-virtual`,以确保能正确析构派生类对象。(详见上一篇关于析构的文章)良好的访问控制设计是高质量C++代码的标志。它减少了模块间的耦合度,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可测试性和安全性。

文章转载自:

http://3mI0PJVQ.nkjjp.cn
http://HXanvBqg.nkjjp.cn
http://tZ3JchFl.nkjjp.cn
http://INibuaQ1.nkjjp.cn
http://DnXj2huj.nkjjp.cn
http://HAcgTfhS.nkjjp.cn
http://D716wnyk.nkjjp.cn
http://pkybRAui.nkjjp.cn
http://otID29vd.nkjjp.cn
http://LBKyWsSC.nkjjp.cn
http://yCSY6wSq.nkjjp.cn
http://2WnStWv5.nkjjp.cn
http://lcfURxHZ.nkjjp.cn
http://IUz1V70c.nkjjp.cn
http://FDye51NF.nkjjp.cn
http://AFayMY1n.nkjjp.cn
http://7M5YDk0Q.nkjjp.cn
http://4X10Ssjr.nkjjp.cn
http://vjSKxDfa.nkjjp.cn
http://6gAcXmqO.nkjjp.cn
http://emVzR5t0.nkjjp.cn
http://606RSwlI.nkjjp.cn
http://r37JZZuA.nkjjp.cn
http://Tu51ALfr.nkjjp.cn
http://tUbHJvBh.nkjjp.cn
http://0CPGs0Qf.nkjjp.cn
http://KVNqGGVi.nkjjp.cn
http://FlXW52f3.nkjjp.cn
http://T280caNt.nkjjp.cn
http://uzG1IQqS.nkjjp.cn
http://www.dtcms.com/a/388187.html

相关文章:

  • 彩笔运维勇闯机器学习--梯度下降法
  • 正点原子zynq_FPGA学习笔记-vivado安装
  • 基于yolov8/yolo11的视觉识别算法使用和详解
  • 2025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统计学有什么区别?
  • STM32H743-ARM例程2-GPIO点亮LED
  • 每天五分钟深度学习:深层神经网络的前向传播算法和反向传播算法
  • 【LeetCode】41. 缺失的第一个正数
  • Linux系统指令之 —— ip route route
  • 嵌入式硬件笔记:三种滤波电路的对比
  • webrtc弱网-InterArrivalDelta类源码分析与算法原理
  • 第6章:计算机内存实战
  • 模型压缩与量化实战:将BERT模型缩小4倍并加速推理
  • RS485 与 CAN 通讯:选哪个更合适?
  • 腾讯微保社招笔试
  • centos系统安装mysql8
  • Go语言垃圾回收器深入解析
  • 大模型的领域知识注入的四种路径
  • 寻找高速传输新选择:当传统方案不再满足现代企业需求
  • (CV方向)视频理解前沿:基于TimeSformer的时空注意力模型实战
  • hot100--简单题(3)
  • STM32开发(TIM定时器:通用定时器 - PWM)
  • 从原始数据到高效模型:基础特征工程的系统指南
  • 大数据场景下时序数据库选型指南,Apache IoTDB的领先技术和实践
  • Charles移动端抓包实战指南:从入门到精通HTTPS流量解析
  • 使用 uv 发布 Python 包到 PyPI 教程
  • GESP7级中所有class类的题目
  • Python实现PDF图片OCR识别:从原理到实战的全流程解析
  • React原理一
  • 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选择:探索领先的倾角传感器和水平监测传感器厂家
  • 芯片制造中光刻工艺里出现的I-line光刻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