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编码Agent解决方案(1)-项目概述与架构
项目概述与架构
1. 解决方案介绍
这个解决方案旨在创建一个完全本地化、多语言支持的编码Assistant,无需依赖开源代码补全插件,可支持三大主流IDE:VSCode、Eclipse和IntelliJ IDEA。
核心特点
- 完全本地部署:所有AI处理通过本地部署的vLLM服务完成,确保数据隐私与安全
- 多语言界面:支持英文、中文、日文三种界面语言
- 多IDE集成:为三大主流开发环境提供统一功能
- 丰富的编码辅助功能:代码补全、生成、解释、重构、调试分析、测试生成
- 无第三方依赖:自主开发的插件,不依赖任何第三方代码辅助插件
2. 整体架构
系统组件
-
vLLM后端服务
- 核心AI引擎,基于本地部署的大语言模型
- RESTful API接口供各IDE插件调用
- 多语言响应能力
-
IDE集成层
- VSCode扩展:JavaScript实现
- Eclipse插件:Java实现
- IntelliJ插件:Java/Kotlin实现
- 各自负责UI交互、API调用和结果呈现
-
国际化框架
- 每个组件独立的多语言支持
- 基于用户系统设置自动选择语言
3. 项目结构
coding-agent/
├── backend/ # vLLM后端服务
│ ├── server.py # FastAPI服务入口
│ ├── agent.py # Agent逻辑实现
│ ├── i18n.py # 国际化支持
│ ├── locales/ # 语言文件
│ │ ├── en.json
│ │ ├── zh-CN.json
│ │ └── ja.json
│ └── requirements.txt # 依赖项
│
├── vscode-extension/ # VSCode扩展
│ ├── extension.js # 扩展主入口
│ ├── i18n.js # 国际化支持
│ ├── package.json # 扩展配置
│ └── locales/ # 语言文件
│ ├── en.json
│ ├── zh-CN.json
│ └── ja.json
│
├── eclipse-plugin/ # Eclipse插件
│ ├── src/ # 源代码
│ │ └── com/codingagent/ # Java包
│ ├── META-INF/ # 插件元数据
│ ├── plugin.xml # 插件配置
│ └── resources/ # 资源文件
│ └── locales/ # 语言文件
│
├── idea-plugin/ # IntelliJ IDEA插件
│ ├── src/ # 源代码
│ ├── resources/ # 资源文件
│ │ └── locales/ # 语言文件
│ └── build.gradle # 构建配置
│
└── README.md # 项目说明
4. 技术栈
- 后端:Python, FastAPI, vLLM, Transformer模型
- VSCode扩展:JavaScript, Node.js, VSCode API
- Eclipse插件:Java, Eclipse RCP, SWT
- IntelliJ插件:Java, IntelliJ Platform SDK
- 国际化:JSON/Properties文件, i18n库
5. 功能列表
所有IDE集成提供统一的功能集:
- 代码补全:智能补全当前光标位置的代码
- 代码生成:根据自然语言描述生成完整代码片段
- 代码解释:解释选中的代码片段功能
- 代码重构:优化选中代码的结构、性能和可读性
- 调试分析:分析代码中的潜在问题
- 测试生成:为选中代码自动生成单元测试
6. 工作流程
- 用户在IDE中触发动作(按快捷键或菜单)
- IDE插件收集上下文(代码、光标位置、语言等)
- 插件调用本地vLLM服务API
- 后端服务处理请求,进行推理
- 结果返回给IDE插件
- 插件将结果呈现给用户(插入代码、显示面板等)
7. API接口设计
统一的RESTful API接口设计如下:
主要端点
-
POST /api/code
- 处理所有代码相关操作
- 支持参数:action, code, language, cursor_position, instruction等
- 操作类型:complete, generate, explain, refactor, debug, test
-
GET /api/health
- 健康检查接口
- 返回服务状态和模型信息
-
GET /api/capabilities
- 返回支持的功能和语言列表
所有IDE集成都调用相同的API接口,确保功能一致性。
下一部分将详细介绍后端服务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