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内存管理:new与delete的深层解析

1. 引言

在C++的世界里,动态内存管理是一个核心话题。对于从C语言过渡到C++的开发者来说,一个常见的困惑是:既然C语言的mallocfree依然可以在C++中使用,为什么C++还要引入newdelete这两个操作符?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对内存管理机制的根本区别,帮助你理解为何在C++中更推荐使用newdelete

2、本质区别:运算符vs函数

这就最根本的区别,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与能力。

new和delete:是c++内置的运算符(operator),编译器直接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腐恶转换为底层的内存分配和对象构造调用。

malloc和free:是c语言标准库中定义的库函数,位于<stdlib>,<stdlib.h>头文件中,它们的功能由运行时库提供。

特性new/deletemalloc/free
本质c++操作符c库函数
内存分配在堆上分配指定类型的内存在堆上分配指定字节数的内存
析构函数/构造函数会调用不会调用
返回值返回明确类型的指针返回void*,需手动强制转换
分配失败抛异常返回NULL
重载可以进行类成员重载或全局重载不可以重载
计算大小编译器自动计算所需内存大小需手动使用sizeof计算字节数
初始化支持显式初始化只能分配未初始化的内存

3、类型安全与返回值:

malloc的返回值是void*,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必须使用强制转换,如果忘记进行强制类型转换,那么就会发生错误,这也是malloc函数的弊端或者说是缺点之一。

// C style (类型不安全)
int *p = (int*)malloc(sizeof(int)); // 必须进行强制类型转换
*p = 10;
free(p);

new 直接返回所需类型的指针,是类型安全的。

// C++ style (类型安全)
int *p = new int; // 直接返回 int* 类型
*p = 10;
delete p;

接着往下看,这也是malloc与free函数与new和delete运算符的本质区别: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dlib.h>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Myclass
{
public:Myclass(){cout << "成功调用构造函数:Myclass()函数" << endl;}~Myclass(){cout << "成功调用析构函数:~Myclass()函数" << endl;}
};
int main()
{cout << "using malloc/free:" << endl;Myclass* obj1 = (Myclass*)malloc(sizeof(Myclass));free(obj1);//析构函数并不会被调用cout << "using new/delete:" << endl;Myclass* obj2 = new Myclass;delete obj2;//1、调用Myclass的析构函数,对于自定义类型,会调用它的析构函数//2、释放内存,将对象本身的内存还给操作系统。
}

从输出结构可以清晰地看到,malloc仅仅分配了足够大的内存空间,而new在分配内存后,还调用了类的构造函数来对实例化出的对象进行初始化操作,delete在释放内存前也会调用析构函数来清理资源(如关闭文件、释放内存),而free则直接释放内存,有可能导致内存泄漏,所以在c++里,十分建议写new和delete,不仅仅安全还很方便,malloc与free有的,new和delete都有,malloc与free没有的,new和delete也有。

4 、对于数组的处理:

使用free不需要关心是否是数组,但是如果你使用new[ ]进行内存分配,那么必须使用delete[ ]来释放对应的内存,去掉这个[ ]可能会报错!

接着看下面的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dlib.h>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Myclass
{
public:Myclass(){cout << "成功调用构造函数:Myclass()函数" << endl;}~Myclass(){cout << "成功调用析构函数:~Myclass()函数" << endl;}
};
int main()
{Myclass* ptr = new Myclass[10];delete [] ptr;
}

在c++中,使用new[ ]动态分配数组时,对于内置类型,比如int,char,float,等等,new int[10]不会调用其构造函数,因为内置类型没有用户定义的构造函数,但是对于自定义类型而言,使用new[ ]来定义数组,必须我这里自定义的类型Myclass,这里的new Myclass[10]会调用10次Myclass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下面介绍的才是这篇博客的核心内容,也是本人从浅至深的一个过程。

5、operator  new和operator delete:

提到new和delete,那么就不得不谈到operator new和operator delete,那么operator new和operator delete有什么联系或者说是区别呢?

为了方便我把代码直接截图下来,当我们写出一句 Myclass* ptr=new Myclass[10]的时候,编译器会将其分解为三个步骤:

1、分配内存:调用operator new(sizeof(Myclass)函数(这一点我等下会通过观察汇编来进行验证),申请一块足够大的,并且未初始化的原始内存。

2、构造对象:

在上述内存地址上调用Myclass::myclass()构造函数,初始化这块内存,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对象。

3、返回指针:返回构造好的对象的地址,所以用指向这个类的指针来接收也就是Myclass*。

那么同理,delete obj也做了两件事情:

1、析构对象:调用obj->~Myclass()析构函数,清理对象占用的内存

2、释放资源:调用operator delete(obj)函数,释放对象所占用的原始内存块。

不仅仅如此,operator new与operator delete与new和delete:

new和delete是操作符,而operator new和operator delete是函数,换句说,operator new和operator delete就是C语言中malloc函数与free函数的加强版,它们不仅仅会开辟空间,还会在开辟空间的基础上进行抛异常。而opertaor new和operator delete底层上也是调用了malloc函数与free函数。

下面我将通过汇编来验证,new会通过调用operator new来开辟空间。

operator new 和 operator delete 做了什么?(单一职责)

这两个函数只负责第一步和最后一步,即原始内存的分配与释放。它们和 malloc/free 是同一级别的概念,但属于C++的体系。

void* operator new(size_t size)

它的唯一任务就是接受一个字节数 size,找到一块足够大的连续内存空间,并返回指向这块内存的 void* 指针。如果失败,它默认抛出 std::bad_alloc 异常。

void operator delete(void* ptr)

它的唯一任务是接受一个由 operator new 返回的 void* 指针,释放这块内存。

标准库已经提供了默认的全局 operator new 和 operator delete,它们通常就是基于 malloc 和 free 实现的。

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是C++世界里“高级的”、“会抛异常的” malloc 和 free

6、 重载 (Overloading)

这才是重载的意义所在。我们可以提供我们自己版本的 operator new 和 operator delete 函数,来接管内存分配和释放的过程。

第一种方式:

全局重载:

这种方式非常不推荐,因为程序中所有的new和delete都会调用我们自己写的版本,这么做可以说是不安全的一种行为。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dlib.h> // for malloc, free
using namespace std;// 全局重载 operator new
void* operator new(size_t size) {cout << "Global new called, size: " << size << endl;void* p = malloc(size);if (!p) throw bad_alloc(); // 遵循规范,分配失败抛异常return p;
}// 全局重载 operator delete
void operator delete(void* p) noexcept {cout << "Global delete called" <<endl;free(p);
}class MyClass { int data;
};
int main() {int* p1 = new int(42); // 会调用我们重载的全局 operator newdelete p1;             // 会调用我们重载的全局 operator deleteMyClass* obj = new MyClass; // 同样会调用我们的版本delete obj;return 0;
}

第二种方式:

类特定重载 (非常有用且推荐):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dlib.h>
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MyClass {
public:int _data;// 类特定的 operator newstatic void* operator new(size_t size) {cout << "MyClass::new called, size: " << size <<endl;void* p = malloc(size);if (!p) throw bad_alloc();return p;}// 类特定的 operator deletestatic void operator delete(void* p) noexcept {cout << "MyClass::delete called" <<endl;free(p);}
};int main() {MyClass* obj = new MyClass; // 调用 MyClass::operator newdelete obj;                 // 调用 MyClass::operator deleteint* p = new int; // 仍然使用全局的 ::operator new,不受影响delete p;return 0;
}

我们只为我们特定的类重载 operator new 和 operator delete。这样,只有分配和释放这个类的对象时,才会使用我们自定义的版本,不会影响程序的其他部分。

下面将使用一表来把operator new与operator delete和new和delete之间的区别做个总结:

总结如下:

特性new/deleteoperator new/operator delete
身份操作符函数
职责完成的对象生命周期管理(分配内存加上构造或者析构)仅负责原始内存的分配和释放
可重载性不可重载可以重载
调用关系调用operator new和构造函数被new所调用(已通过观察汇编进行了对应的证明)

7、new 和 delete 表达式的编译期魔法

最后一个部分:对上面的内容做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当编译器看到 MyClass *obj = new MyClass; 这行代码时,它会进行一个固定的分解动作。这个过程是理解重载底层原理的关键。

// 我们自己写的代码:
MyClass *obj = new MyClass(arg1, arg2);// 编译器在背后实际生成的代码:
void* __memory = nullptr; // 1. 先申请原始内存
try {__memory = MyClass::operator new(sizeof(MyClass)); // 寻找分配函数obj = static_cast<MyClass*>(__memory);obj->MyClass::MyClass(arg1, arg2); // 2. 在内存上构造对象(调用构造函数)
} catch (...) {if (__memory)MyClass::operator delete(__memory); // 如果构造失败,释放申请的内存throw; // 重新抛出异常
}

同理,delete也是一样。

// 我们自己写的代码:
delete obj;// 编译器在背后实际生成的代码:
obj->~MyClass(); // 1. 先调用析构函数
MyClass::operator delete(obj); // 2. 再释放内存

重载 operator new 和 operator delete,本质上就是告诉编译器,在执行上述流程的第一步和最后一步时,不要用标准库提供的默认函数,而是用我自定义的函数。

底层做了什么?

1、编译时编译器看到 new MyClass,知道要去 MyClass 的作用域内寻找 operator new 函数。

2、运行时:

new:调用我们自己重写的Myclass::operator new来获取内存,然后调用构造函数完成初始化。

delete:调用析构函数,然后调用我们自己重写的Myclass::operator delete来释放内存。

3、内存布局:重载函数本质是类的静态成员函数,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对象实例,因此没有this指针,通俗地讲,他们只是为对象的诞生(创建)和消亡(销毁)提供场地管理的后勤部门!

截止到这里,本文的所有内容就完成了,在写的时候难免有所不足之处,可在评论区指出,本人会及时进程更新,如对您有所帮助可以点赞加收藏,本作者持续更新c/c++或数据结构或linux有关的内容!


文章转载自:

http://pnizFK6C.ntqqm.cn
http://j7u63Ewi.ntqqm.cn
http://C7kQfb83.ntqqm.cn
http://GB4uCh4k.ntqqm.cn
http://Wg694DpH.ntqqm.cn
http://vsghkCxe.ntqqm.cn
http://jOOcXBCC.ntqqm.cn
http://bUixx59T.ntqqm.cn
http://e8QA7GNu.ntqqm.cn
http://ouENGkBn.ntqqm.cn
http://LarwxUrU.ntqqm.cn
http://r7Q3GXO4.ntqqm.cn
http://EAm147LT.ntqqm.cn
http://2mNH1fEy.ntqqm.cn
http://IjOsjKMu.ntqqm.cn
http://srKuFhqj.ntqqm.cn
http://uTK3dLes.ntqqm.cn
http://Vmd0cNrk.ntqqm.cn
http://Lam7vitg.ntqqm.cn
http://QZwfg46g.ntqqm.cn
http://0jtOFjex.ntqqm.cn
http://uieESHPQ.ntqqm.cn
http://O9wmBpJr.ntqqm.cn
http://K2D0PIDs.ntqqm.cn
http://yKv4SxFF.ntqqm.cn
http://bzCp1SNF.ntqqm.cn
http://tpvGKtOX.ntqqm.cn
http://eNhXPkGg.ntqqm.cn
http://Sgkz42Ws.ntqqm.cn
http://znDqlGWI.ntqqm.cn
http://www.dtcms.com/a/383400.html

相关文章:

  • Nginx 实战系列(十)—— 搭建LNMP环境与部署Discuz!社区论坛指南
  • 计算机视觉案例分享之答题卡识别
  • 端口打开与服务可用
  • 如何解决 pip install 安装报错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requests’ 问题
  • 使用Docker和虚拟IP在一台服务器上灵活部署多个Neo4j实例
  • Web前端面试题(2)
  • 硬件开发_基于物联网的仓鼠饲养监测系统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经营现金流、统计指标计算程序
  • JWT简介
  • Week1:类,类与类之间的关系,继承,封装,多态
  • PostgreSQL 上的向量搜索实践
  • 金融科技:讓銀行服務更簡單便捷,推動數碼化轉型和提升客戶體驗
  • Games101 第七章 几何
  • 四、Scala深入面向对象:类、对象与伴生关系
  • quick_sort【快速排序】
  • Python 入门教学
  • 从零到顶会:NLP科研实战手册
  • C++(new和malloc)
  • JAVA算法练习题day11
  • 嵌入式固件升级要点总结
  • HarmonyOS 应用开发深度实践:驾驭 Stage 模型与 ArkTS 声明式 UI
  • MySQL的性能优化。
  • [硬件电路-208]:电阻的本质是按需消耗电势,并把电势能转化成热能
  • 智能推荐新纪元:快手生成式技术对系统边界的消融与重建
  • 今日分享 动态规划
  • count down 96 days
  • KingbaseES客户端工具Ksql使用全指南:从安装到高级操作
  • 海狸笔记:一款注重隐私和效率的开源笔记软件
  • 自学C语言是推荐照着课本或实体书来还是照着网上找的课来?
  • for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