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师系列——杰夫·辛顿(深度学习)
本文参考书籍《深度学习革命》
一、杰夫辛顿生平
1971年,辛顿开启了在爱丁堡大学的人工智能博士学习之旅。
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前往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做博士后研究。
1982年,加入卡内基 - 梅隆大学,在此期间与他人合作开发了反向传播算法,并于1986年发表相关论文。1987年,因反对人工智能用于军事,他离开美国到多伦多大学任教。
1998年,辛顿在伦敦大学学院成立了盖茨比计算神经科学中心。
2000年,他又回到多伦多大学。
2004年,在加拿大政府资助下,他举办“神经计算和适应性感知”研讨会,汇聚了杨立昆等大咖。
2007年,他创造了“深度学习”这一术语。
2012年,他和两个学生发表AlexNet论文,大幅提升图像识别准确率,其中一个学生是openAI创始人Ilya。2012年底, 他们的3 人公司公司被谷歌收购,竞价公司有百度,代表百度竞价的是地平线创始人余凯。
2013年辛顿加入谷歌。
2017年,他公布了“胶囊网络”。
2019年,他与杨立昆、约书亚·本吉奥共同获得图灵奖。
2023年,他从谷歌辞职,之后致力于关注AI安全问题。
二、为何被称为AI界祖师爷
[一]理论奠基之功
1986年,他与他人合作发表的反向传播算法论文,为神经网络的发展奠定了关键理论基础。该算法让神经网络能有效学习,突破了此前的局限性,如今几乎所有神经网络都受惠于此。
[二]概念创立与推广
他创造了“深度学习”这一术语,清晰地描述了神经网络相关概念,让业界有了更明确的认知,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发展,使得深度学习逐渐成为AI领域的核心概念和技术方向。
[三]培养众多人才
他培养了许多AI领域的杰出人才,如OpenAI联合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等。这些人才遍布全球各大科研机构和科技公司,成为推动AI发展的中坚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说,辛顿是AI人才培养的“摇篮”。
[四]长期坚守与引领
在人工智能经历两次寒冬,很多人纷纷转向其他领域时,辛顿依然坚守神经网络研究。他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引领着一小批研究者持续探索,为AI在后来的爆发式发展保留了火种,积累了技术和人才基础。
总之,杰夫·辛顿凭借其在理论、概念、人才培养和行业引领等多方面的卓越贡献,当之无愧地被称为AI界的祖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