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500】(道路分类)广东路网数据广东路网分类数据(2025年)
今天小编整理分享的是 (道路分类)广东路网数据广东路网分类数据((2025年)。
▲ 城市支路
城市主干道
高架及快速路(含高速)
郊区乡村道路、内部道路、自行车道、人行道路
城市次干道
概况
数据概况
2025年全国路网道路分类之广东路网数据广东路网分类数据。
数据含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城市主干道、高架及快速路、郊区乡村道路、内部道路、人行道路、自行车道等(具体请看截图,有些省份可能无法分类出自行车道)。数据源自:高德、百度地图。详情图请看上面图片。请自行斟酌使用。
其他概况
我国现行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在充分考虑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将城镇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四个等级。
1、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100km/h。
2、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3、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50km/h。
4、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优先满足慢行交通功能。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20-40km/h。
截至2023年底,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超2700公里,城市轨道运营里程1373公里,“地铁+城际”复合巨型网络加速推进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建设。2024年5月,新开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两条城际线路将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尾相连,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最长258公里、全线39座车站、横跨5座城市、东西走向的交通大动脉。
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其路网密度和道路覆盖水平长期处于全国前列。
一、路网密度全国领先的综合交通网络
截至2024年10月,广东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2.3万公里,总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整体路网密度约为124公里/百平方公里。这一密度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在沿海省份中位居前列。其中,高速公路作为骨干网络表现尤为突出:
高速公路密度:截至2024年底,广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1.17万公里,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密度达65公里/百平方公里,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若仅计算高速公路,其密度为500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国省份中排名第四。
农村公路覆盖: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8.35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2%,形成了“通村畅乡”的基础网络。
二、道路覆盖全域通达与城乡均衡
1.骨干网络:高速公路与跨江通道
地级市全覆盖:自2004年实现地级市全通高速后,广东持续加密路网。截至2024年,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33条,与相邻省份均通达5条以上,形成“九纵五横两环”主骨架。例如,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超级工程的通车,彻底打破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瓶颈,推动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加速成型。
县县通高速: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后,广东进一步推进“中心镇30分钟通达高速”,目前全省95%以上的县城可在30分钟内接入高速路网。
2.农村公路:从通达向优质升级
基础覆盖:全省实现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行政村通等级路、乡镇基本通三级路,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达83.5%。例如,南澳环岛公路等“美丽农村路”不仅串联乡村,更成为旅游经济带。
质量提升:广东计划到2027年将县道三级及以上比例提升至80%,并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从“通得了”向“通得好”转变。
3.特殊区域覆盖
山区与老区:粤北、粤东等原欠发达地区路网密度显著提升。例如,梅龙高铁的开通使梅州、河源等苏区融入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雄信高速等项目为粤北山区开辟“黄金致富路”。
海岛与边境:南澳岛通过南澳大桥和环岛公路实现全岛路网闭环;湛江、潮州等沿海城市的高速公路直接连通港口,强化海陆联动。
三、区域差异与未来规划
1.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协同发展
珠三角作为核心区域,路网密度和质量领先全国,例如广佛、深莞等城市间形成“多通道+高容量”的立体交通网。而粤东西北地区通过深汕西高速改扩建、沈海高速扩容等工程,路网密度快速提升,目前全省约70%的高速公路分布在非珠三角地区。
省交通集团计划到2027年打造32对特色服务区和95对助农兴业服务区,通过“交通+农文旅商”模式,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2.智慧化与绿色化升级
广东正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截至2024年,全省542个服务区已建成充电桩3833座,并探索开放式服务区与地方道路衔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未来将重点推进狮子洋通道等跨江工程,以及粤东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项目,构建“轨道+公路”的多式联运体系。
四、全国地位与典型案例
密度排名:广东高速公路密度位列全国省份第四,整体路网密度则因包含庞大的农村公路网络,综合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示范效应:广东的“四好农村路”建设经验被全国推广,例如河源龙川、江门台山等19个县获评“全国示范县”,其“路长制”和“美丽农村路”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