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避税方法有哪些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的差别、漏洞、特例和缺陷,规避或减轻其总纳税义务的行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际避税方法:
利用避税地
跨国公司在国际避税地(如开曼群岛、百慕大等)设立中介公司,将利润转移至低税或无税地区,通过虚构交易或转移资产实现避税。
转让定价
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关联交易,人为调整商品、服务或无形资产的定价,将利润从高税国转移到低税国。例如,高税国企业向低税国关联企业低价销售商品,或高估从低税国关联企业采购的成本。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
非缔约国居民通过在协定缔约国设立导管公司,间接享受税收协定优惠,规避来源国的预提税。例如,利用荷兰等税收协定网络丰富的国家作为中介,转移利润。
资本弱化
跨国公司增加债务融资,减少股权融资,利用利息支出可税前扣除的优势,降低整体税负。同时,许多国家对非居民利息的预提税税率低于股息,进一步减轻税负。
利用信托避税
在英美法系国家,委托人将财产委托给设在避税地的信托机构管理,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财产,收益可累积在避税地,规避本国税收。
编辑
选择有利的企业组织形式
根据不同国家对子公司和分公司的税收政策差异,选择更有利于避税的组织形式。例如,分公司亏损可冲抵总部利润,子公司利润可递延纳税。
错配安排
利用不同国家对同一交易或实体的税务处理差异,通过混合金融工具或双重属性实体(如合伙企业、信托)进行错配,实现税负最小化。
利用电子商务避税
电子商务的数字化特性使传统税收管辖权难以适用,跨国企业可通过虚拟交易、数据转移等方式,模糊收入来源地,规避税收。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避税行为可能面临各国反避税措施的监管,如转让定价调整、受控外国公司规则、一般反避税条款等。企业在进行国际税收筹划时,应确保合规性,避免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