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AF——战术性调整,战略性变更
1. 战术性调整 (Tactical Change)
- 定义:在既定的目标架构和战略方向框架内进行的局部性、小范围的调整、优化或修补。它不改变架构的基本原则、方向和核心构建块。
- 特点:
- 影响范围小:通常只影响单个项目或少数几个系统。
- 紧急性高:通常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如性能瓶颈、紧急漏洞修复、满足一个临时的业务需求。
- 不违背战略:其解决方案完全在现有架构标准和准则允许的范围内。
- 处置方式:“将其记录在案,并在下一个ADM循环中考虑。”
- 记录在案:通过架构治理流程,将其正式记录在架构变更日志或治理登记册中。这保证了变更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 下一循环考虑:不立即打断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和计划。而是将这个变更的需求、经验和教训作为输入,纳入到下一个ADM周期(例如,在Phase B、C、D中重新评估业务、数据、应用或技术架构时)中进行统一规划和优先级排序。
2. 战略性变更 (Strategic Change)
- 定义:那些会动摇或颠覆现有目标架构基础的变更。它通常由重大的内外部驱动力(如颠覆性技术、商业模式转型、重大并购、新法规)引发。
- 特点:
- 影响范围广:影响整个企业或多个业务单元,导致核心业务流程、数据定义、应用系统或技术标准发生根本性变化。
- 战略性强:它要求重新审视和调整企业的战略目标本身,从而引发架构战略的调整。
- 不可预见性:通常在制定当前目标架构时未预料到。
- 处置方式:“可能触发一个新的、完整的ADM循环。”
- 触发新循环:这种变更的 magnitude(量级)如此之大,以至于小修小补已无济于事。它必须启动一个全新的ADM周期,从Phase A(架构愿景)开始,重新定义架构原则、业务场景、目标状态和迁移路径。
二、 结合应用实例说明
让我们通过两个对比鲜明的例子来理解这个概念。
实例一:战术性调整
- 场景:某电商企业的目标架构中,规定主要使用关系型数据库(Oracle/MySQL)。在某个大促活动前,运维团队发现商品详情页的某个查询接口响应缓慢,经排查是数据库层的一个复杂JOIN语句导致的。
- 变更请求:开发团队提出一个ACR,建议为这个接口引入一个Redis缓存层,将查询结果缓存5分钟,以减轻数据库压力,保障大促期间的稳定性。
- 治理决策过程:
- 评估:架构评审委员会评估后认为:
- 影响范围:仅影响单个接口,是局部优化。
- 是否违背战略:不违背。目标架构允许在必要时使用缓存技术来提升性能,且该方案是临时性的。
- 紧急性:非常高,大促即将开始。
- 决策:这是一个典型的战术性调整。
- 处置:
- 记录在案:批准该ACR,并将其记录在案,注明这是一个针对性能问题的战术解决方案。
- 下一循环考虑:同时,委员会决定在下一个年度架构规划周期(下一个ADM循环) 中,将“全面评估和制定分布式缓存技术标准”作为一个正式议题,在Phase C(应用架构) 和 Phase D(技术架构) 中进行深入分析,以决定是否将Redis等缓存组件纳入正式的技术标准并推广使用。
- 评估:架构评审委员会评估后认为:
实例二:战略性变更
- 场景:同一家电商企业,其目标架构是基于私有数据中心的传统 monolithic 应用。此时,市场发生巨变:
- 外部驱动力:竞争对手全部上云,利用云的弹性实现了成本大幅下降和创新速度的极大提升。
- 内部驱动力:公司CEO宣布新战略:“全面数字化转型,成为一家数据驱动的公司”。
- 变更请求:CTO提交一份ACR,提议放弃现有基于私有云的目标架构,全面转向公有云(如AWS或阿里云),并采纳云原生和微服务架构。
- 治理决策过程:
- 评估:架构评审委员会评估后认为:
- 影响范围:这影响到所有的业务流程、所有的应用系统、所有的数据资产和整个技术基础框架。它改变了技术标准、供应商管理策略、运维模式和技能要求。
- 是否违背战略:它不是在遵循原有战略,而是在定义一个新的战略。
- 紧急性:属于长期性的战略转型。
- 决策:这是一个战略性变更。
- 处置:
- 触发新循环:立即启动一个新的、完整的ADM循环:
- Phase A (架构愿景):明确“上云”的战略愿景,获得高层承诺,定义新的架构原则。
- Phase B (业务架构):基于云的能力,重新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
- Phase C (数据架构):定义在云上如何管理、存储和分析数据。
- Phase D (应用架构):将 monolithic 应用分解为微服务,并定义其交互方式。
- Phase E (机会与解决方案):规划从“线下”到“云上”的迁移项目群和阶段。
- …后续阶段:实施、治理和持续改进。
- 触发新循环:立即启动一个新的、完整的ADM循环:
- 评估:架构评审委员会评估后认为:
三、 总结与核心思想
TOGAF作为一个架构治理框架的成熟性和实用性:
- 区分变更的粒度:不是所有变更都值得大动干戈。有效的治理在于精准区分“战术”和“战略”,并采取相应措施。
- 保持敏捷与秩序的平衡:
- 对战术性调整保持开放,允许快速响应,避免架构治理成为阻碍创新的官僚主义。
- 对战略性变更保持严谨,要求全面评估,确保企业的IT投资与业务战略始终保持一致,避免技术债的无限累积。
- ADM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企业架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蓝图。TOGAF承认变化是必然的,并通过周而复始的ADM循环,将变化有序地、结构化地纳入到架构演进中,使企业架构本身具备演进和适应能力。
最终,这套机制确保了企业IT架构既能稳扎稳打地朝向目标状态演进,又能灵活敏捷地应对沿途的变化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