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线性代数 | 行列式与矩阵区别

注:本文为 “性代数 | 行列式与矩阵” 相关合辑。
图片清晰度受引文原图所限。
略作重排,未整理去重。
如有内容异常,请看原文。


行列式和矩阵有何区别

务虚学派 发布于 2021-11-17 11:31

行列式与矩阵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本质区别:矩阵是一个数表,而行列式是一个数值,定义在 nnn 阶方阵上。

  2. 符号区别:矩阵通常用括号 ()( )() 或方括号 [][ ][] 表示,行列式则用双竖线 ∣∣| |∣∣ 表示。

  3. 结构区别: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可以不同,即可以是 m×nm \times nm×n 的形式;而行列式的行数与列数必须一致,即为 n×nn \times nn×n 的方阵。

  4. 运算区别

    • 一个数乘以行列式,只能乘以行列式的一行或一列;而一个数乘以矩阵时,矩阵的每个元素都要乘以这个数。
    • 两个矩阵相等是指对应元素都相等;两个行列式相等则不要求对应元素都相等,甚至阶数也可以不同,只要其运算结果的代数和相等即可。行列式相等意味着其值相等,而行和列的数目不必相等,数据也不必相等。矩阵相等则要求行和列的数目必须相等,且对应位置的数据也必须相等。
    • 行列式相加减是两个数值的相加减,结果仍为数值;矩阵相加减则是对应位置的数据相加减。
  • 矩阵:是高等代数学中的常见工具,广泛应用于线性代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线性变换等领域。
    矩阵也常见于统计分析、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应用数学学科中。

  • 行列式:可以看作是有向面积或体积的概念在一般的欧几里得空间中的推广。
    它在判断矩阵的可逆性、计算多变量函数的雅可比行列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发布于 2021-11-17 11:31


矩阵与方阵行列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万物皆有源 发布于 2023-03-08 07:27・福建

一、行列式的定义

行列式的定义如下:

img

img

由上述定义可知,行列式是一个 nnnnnn 列的数表,但该数表具有确定的运算规则,因此行列式实际上代表一个数字。

img

img

从上述两个图可以看出,行列式的结构代表一个数字。

二、矩阵的定义

矩阵的定义如下:

img

由上述定义可知,矩阵是由数字排列成的表格,其本身不包含任何运算规则。

img

img

从上述两个图可以看出,矩阵的加减和乘法定义之后,矩阵就可以进行运算了,但与行列式相比,矩阵的运算是在不同的矩阵之间进行的。

三、矩阵和行列式之间的联系

(一)通过伴随矩阵建立联系

img

从上图可以看出,矩阵和行列式之间的联系通过伴随矩阵得以建立。

img

img

以上是伴随矩阵和行列式之间的具体联系,当然,矩阵首先要是方阵才有行列式。

(二)通过可逆矩阵建立联系

除了伴随矩阵,矩阵和行列式还通过可逆矩阵进行联系:

img

img

img

以上是可逆矩阵和行列式的具体联系。

四、简单总结

  1. 行列式本身是一个数字,它代表符合某种运算规则的数字集合。
  2. 矩阵只是一个数字表格,本身不代表任何运算。
  3. 矩阵的加减和乘法运算是在不同的矩阵之间进行的。
  4. 只有当矩阵是方阵的时候才有行列式。矩阵和行列式之间的联系通过伴随矩阵和可逆矩阵建立。

行列式与矩阵的概念及运算

一、引言

在高等代数与线性代数的知识体系中,行列式(Determinant)与矩阵(Matrix)是两个基础概念。二者在形式上存在一定关联(如仅方阵对应行列式),但在本质定义、结构特征、运算规则及应用场景上存在根本差异。混淆二者易导致对线性代数逻辑的理解偏差,因此本章将从概念本质到实际应用,系统梳理行列式与矩阵的区别与关联,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二、本质定义:“数值函数” 与 “矩形数表” 的差异

行列式与矩阵的根本区别在于数学本质不同,这直接决定了二者的属性与功能差异。

2.1 矩阵(Matrix)的本质

矩阵是由 mmm 行(row)和 nnn 列(column)元素构成的矩形数表,核心属性是 “数据的结构化载体”,不直接对应某个具体数值。
设矩阵 A\boldsymbol {A}A 的第 iii 行第 jjj 列元素为 aija_{ij}aij(其中 i=1,2,…,mi=1,2,\dots,mi=1,2,,mj=1,2,…,nj=1,2,\dots,nj=1,2,,n),其一般形式记为:
A=(a11a12⋯a1na21a22⋯a2n⋮⋮⋱⋮am1am2⋯amn)\boldsymbol {A} = \begin {pmatrix} a_{11} & a_{12} & \cdots & a_{1n} \\ a_{21} & a_{22} & \cdots & a_{2n} \\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 a_{m1} & a_{m2} & \cdots & a_{mn} \end {pmatrix} A=a11a21am1a12a22am2a1na2namn
可简化表示为 Am×n\boldsymbol {A}_{m \times n}Am×n(aij)m×n(a_{ij})_{m \times n}(aij)m×n,其中 mmmnnn 分别表示行数与列数,二者可相等(此时为方阵)或不相等(如行矩阵、列矩阵)。

2.2 行列式(Determinant)的本质

行列式是定义在 nnn 阶方阵(行数 = 列数 =nnn)上的数值函数,核心属性是 “通过特定规则提取的数值”,仅能对 nnn 阶方阵定义(非方阵无行列式)。
nnn 阶方阵 A=(aij)n×n\boldsymbol {A} = (a_{ij})_{n \times n}A=(aij)n×n,其行列式记为 det⁡(A)\det (\boldsymbol {A})det(A)∣A∣|\boldsymbol {A}|A,计算规则通过 “按行 / 列展开” 定义:
对第 iii 行展开,行列式的数值为:
det⁡(A)=∑j=1naijAij\det (\boldsymbol {A}) = \sum_{j=1}^n a_{ij} A_{ij} det(A)=j=1naijAij
其中 Aij=(−1)i+jMijA_{ij} = (-1)^{i+j} M_{ij}Aij=(1)i+jMij 称为元素 aija_{ij}aij代数余子式MijM_{ij}Mij 称为余子式(即划去 A\boldsymbol {A}A 的第 iii 行第 jjj 列后,剩余 n−1n-1n1 阶方阵的行列式)。

例如,2 阶行列式的计算可直接由上述规则推导:
∣a11a12a21a22∣=a11a22−a12a21\begin {vmatrix} a_{11} & a_{12} \\ a_{21} & a_{22} \end {vmatrix} = a_{11} a_{22} - a_{12} a_{21} a11a21a12a22=a11a22a12a21

三、结构特征与表示符号

行列式与矩阵的外观形式和结构约束存在严格区分,是二者最直观的差异。

3.1 表示符号的区别

  • 矩阵:始终使用圆括号()(\quad)())或方括号[][\quad][])包裹元素,例如:
    2×3 矩阵 B=(123456)\boldsymbol {B} = \begin {pmatrix} 1 & 2 & 3 \\ 4 & 5 & 6 \end {pmatrix}B=(142536),3×1 列矩阵 C=[789]\boldsymbol {C} = \begin {bmatrix} 7 \\ 8 \\ 9 \end {bmatrix}C=789
  • 行列式:始终使用双竖线∣∣|\quad|)包裹元素,且仅能包裹 nnn 阶方阵的元素,例如:
    2 阶行列式 ∣1234∣=−2\begin {vmatrix} 1 & 2 \\ 3 & 4 \end {vmatrix} = -21324=2,3 阶行列式 ∣100020003∣=6\begin {vmatrix} 1 & 0 & 0 \\ 0 & 2 & 0 \\ 0 & 0 & 3 \end {vmatrix} = 6100020003=6

3.2 结构约束的区别

对比维度矩阵(Matrix)行列式(Determinant)
行 / 列数关系行数 mmm 与列数 nnn 可相等或不相等行数 = 列数 =nnn(仅 nnn 阶方阵可定义)
维度描述用 “m×nm \times nm×n” 描述(如 2×3 矩阵)用 “ nnn 阶” 描述(如 3 阶行列式)
特殊类型行矩阵(1×n)、列矩阵(m×1)、方阵(n×n)仅分 “ nnn 阶”,无其他结构类型
存在性约束任意正整数 m,nm,nm,n 均存在 m×nm×nm×n 矩阵非方阵(m≠nm≠nm=n)无行列式

四、运算规则的系统对比

行列式与矩阵的运算逻辑完全不同:行列式的运算本质是 “数值运算”,结果为单值;矩阵的运算本质是 “数表运算”,结果多为新矩阵(或向量、秩等)。以下从运算类型展开对比。

4.1 数乘运算(常数与行列式 / 矩阵的乘法)

  • 矩阵的数乘:常数 kkk 作用于矩阵的所有元素,结果为新矩阵。
    A=(aij)m×n\boldsymbol {A} = (a_{ij})_{m \times n}A=(aij)m×n,则:
    kA=(ka11ka12⋯ka1nka21ka22⋯ka2n⋮⋮⋱⋮kam1kam2⋯kamn)k\boldsymbol {A} = \begin {pmatrix} k a_{11} & k a_{12} & \cdots & k a_{1n} \\ k a_{21} & k a_{22} & \cdots & k a_{2n} \\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 k a_{m1} & k a_{m2} & \cdots & k a_{mn} \end {pmatrix} kA=ka11ka21kam1ka12ka22kam2ka1nka2nkamn
    例:2×(1234)=(2468)2 \times \begin {pmatrix} 1 & 2 \\ 3 & 4 \end {pmatrix} = \begin {pmatrix} 2 & 4 \\ 6 & 8 \end {pmatrix}2×(1324)=(2648)

  • 行列式的数乘:常数 kkk 仅作用于行列式的某一行(或某一列),本质是常数与行列式数值的乘法。
    det⁡(A)\det (\boldsymbol {A})det(A)nnn 阶行列式,则:
    k⋅det⁡(A)=∣a11a12⋯a1n⋮⋮⋱⋮kai1kai2⋯kain⋮⋮⋱⋮an1an2⋯ann∣k \cdot \det (\boldsymbol {A}) = \begin {vmatrix} a_{11} & a_{12} & \cdots & a_{1n} \\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 k a_{i1} & k a_{i2} & \cdots & k a_{in} \\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 a_{n1} & a_{n2} & \cdots & a_{nn} \end {vmatrix} kdet(A)=a11kai1an1a12kai2an2a1nkainann
    例:2×∣1234∣=∣2434∣=−42 \times \begin {vmatrix} 1 & 2 \\ 3 & 4 \end {vmatrix} = \begin {vmatrix} 2 & 4 \\ 3 & 4 \end {vmatrix} = -42×1324=2344=4(仅第 1 行乘 2)。

4.2 相等判定

  • 矩阵相等: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 行数、列数完全相同(即 “同型矩阵”);
  2. 所有对应位置的元素相等(aij=bija_{ij} = b_{ij}aij=bij 对所有 i,ji,ji,j 成立)。
    记为 A=B\boldsymbol {A} = \boldsymbol {B}A=B,例如 (1234)≠(1235)\begin {pmatrix} 1 & 2 \\ 3 & 4 \end {pmatrix} \neq \begin {pmatrix} 1 & 2 \\ 3 & 5 \end {pmatrix}(1324)=(1325)(元素 a22≠b22a_{22} \neq b_{22}a22=b22)。
  • 行列式相等:仅需满足 “运算结果的数值相等”,无需行数 / 列数或对应元素相等。
    记为 det⁡(A)=det⁡(B)\det (\boldsymbol {A}) = \det (\boldsymbol {B})det(A)=det(B),例如 ∣1234∣=−2\begin {vmatrix} 1 & 2 \\ 3 & 4 \end {vmatrix} = -21324=2∣100−2∣=−2\begin {vmatrix} 1 & 0 \\ 0 & -2 \end {vmatrix} = -21002=2,故二者相等。

4.3 加减运算

  • 矩阵的加减:仅同型矩阵可加减,结果为对应元素相加减的新矩阵。
    A=(aij)m×n\boldsymbol {A} = (a_{ij})_{m \times n}A=(aij)m×nB=(bij)m×n\boldsymbol {B} = (b_{ij})_{m \times n}B=(bij)m×n,则:
    A±B=(a11±b11a12±b12⋯a1n±b1na21±b21a22±b22⋯a2n±b2n⋮⋮⋱⋮am1±bm1am2±bm2⋯amn±bmn)\boldsymbol {A} \pm \boldsymbol {B} = \begin {pmatrix} a_{11} \pm b_{11} & a_{12} \pm b_{12} & \cdots & a_{1n} \pm b_{1n} \\ a_{21} \pm b_{21} & a_{22} \pm b_{22} & \cdots & a_{2n} \pm b_{2n} \\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 a_{m1} \pm b_{m1} & a_{m2} \pm b_{m2} & \cdots & a_{mn} \pm b_{mn} \end {pmatrix} A±B=a11±b11a21±b21am1±bm1a12±b12a22±b22am2±bm2a1n±b1na2n±b2namn±bmn
    例:(1234)+(5678)=(681012)\begin {pmatrix} 1 & 2 \\ 3 & 4 \end {pmatrix} + \begin {pmatrix} 5 & 6 \\ 7 & 8 \end {pmatrix} = \begin {pmatrix} 6 & 8 \\ 10 & 12 \end {pmatrix}(1324)+(5768)=(610812)

  • 行列式的加减:本质是两个数值的加减,结果为单值,无需考虑行列式的阶数。
    det⁡(A)=x\det (\boldsymbol {A}) = xdet(A)=xdet⁡(B)=y\det (\boldsymbol {B}) = ydet(B)=y,则 det⁡(A)±det⁡(B)=x±y\det (\boldsymbol {A}) \pm \det (\boldsymbol {B}) = x \pm ydet(A)±det(B)=x±y
    例:∣1234∣+∣100−2∣=−2+(−2)=−4\begin {vmatrix} 1 & 2 \\ 3 & 4 \end {vmatrix} + \begin {vmatrix} 1 & 0 \\ 0 & -2 \end {vmatrix} = -2 + (-2) = -41324+1002=2+(2)=4

4.4 其他关键运算差异

运算类型矩阵(Matrix)行列式(Determinant)
乘法运算需满足 “前矩阵列数 = 后矩阵行数”,结果为新矩阵(如 m×nm×nm×n 矩阵 × n×pn×pn×p 矩阵 = m×pm×pm×p 矩阵)无 “行列式乘法”,直接按数的乘法计算(如 det⁡(A)×det⁡(B)=xy\det (\boldsymbol {A}) \times \det (\boldsymbol {B}) = xydet(A)×det(B)=xy
逆运算nnn 阶可逆方阵(det⁡(A)≠0\det (\boldsymbol {A})≠0det(A)=0)有逆矩阵 A−1\boldsymbol {A}^{-1}A1,满足 AA−1=E\boldsymbol {A}\boldsymbol {A}^{-1} = \boldsymbol {E}AA1=EE\boldsymbol {E}E 为单位矩阵)无 “逆行列式”,仅数值的逆(1/det⁡(A)1/\det (\boldsymbol {A})1/det(A)),属于数的运算
秩的概念矩阵的秩是 “非零子式的最高阶数”,是矩阵的核心属性(如 2×3 矩阵的秩最大为 2)无 “秩” 的概念,仅通过行列式判断矩阵的秩(如 nnn 阶方阵秩为 n ⇨ det⁡(A)≠0\det (\boldsymbol {A})≠0det(A)=0

五、高阶行列式与高阶矩阵的计算差异

当阶数 / 维度 n≥3n≥3n3 时,行列式与矩阵的计算方法和目标进一步分化,具体差异如下。

5.1 高阶行列式的计算(目标:求数值 / 多项式)

高阶行列式(n≥3n≥3n3)的核心思路是**“降阶” 或 “化简为特殊形式”**,避免直接使用复杂度极高的莱布尼茨公式(O(n!)O (n!)O(n!) 复杂度)。常用方法包括:
1.展开定理:选择元素含 0 较多的行 / 列,按该行 / 列展开为低阶行列式(如 3 阶行列式展开为 2 阶行列式);

2.三角化:利用行列式性质(如行变换)将其化为 “上三角行列式” 或 “下三角行列式”,此时行列式值等于主对角线元素的乘积(例:∣123045006∣=1×4×6=24\begin {vmatrix} 1 & 2 & 3 \\ 0 & 4 & 5 \\ 0 & 0 & 6 \end {vmatrix} = 1×4×6 = 24100240356=1×4×6=24);

3.特殊公式:如范德蒙德行列式(适用于元素为幂次形式的行列式)、分块行列式法则(适用于分块对角 / 三角矩阵)。

5.2 高阶矩阵的计算(目标:变换 / 衍生新结构)

高阶矩阵(m,n≥3m,n≥3m,n3)的计算围绕 “数表操作” 展开,核心是通过变换或运算提取有用信息,常用方法包括:

1.初等行变换:将矩阵化为 “行阶梯形矩阵”(用于求秩、解线性方程组)或 “行最简形矩阵”(用于求逆矩阵、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

2.矩阵分解:如 LU 分解(拆分为下三角矩阵 LLL 和上三角矩阵 UUU,用于快速求解线性方程组)、QR 分解(拆分为正交矩阵 QQQ 和上三角矩阵 RRR,用于特征值计算);

3.特征值与特征向量:通过求解特征方程 det⁡(A−λE)=0\det (\boldsymbol {A} - \lambda \boldsymbol {E}) = 0det(AλE)=0 得到特征值 λ\lambdaλ,再解方程组 (A−λE)x=0(\boldsymbol {A} - \lambda \boldsymbol {E})\boldsymbol {x} = \boldsymbol {0}(AλE)x=0 得到特征向量,用于主成分分析、振动分析等场景。

六、应用领域的分化

行列式与矩阵的应用场景由其本质决定:行列式是 “方阵性质的量化工具”,矩阵是 “线性关系的载体”。

6.1 矩阵的应用

矩阵是线性代数的 “基础运算单元”,广泛应用于需描述线性关系的领域:

  • 线性方程组求解:将方程组 Ax=bA\boldsymbol {x} = \boldsymbol {b}Ax=b 转化为矩阵形式,通过行变换或矩阵求逆求解;
  • 线性变换表示:如平面旋转、空间拉伸等线性变换,可通过矩阵乘法实现(例:旋转 θ\thetaθ 角的矩阵为 (cos⁡θ−sin⁡θsin⁡θcos⁡θ)\begin {pmatrix} \cos\theta & -\sin\theta \\ \sin\theta & \cos\theta \end {pmatrix}(cosθsinθsinθcosθ));
  • 数据科学与工程:主成分分析(PCA)中的数据降维、图像处理中的像素变换、机器学习中的模型参数求解(如线性回归的正规方程)。

6.2 行列式的应用

行列式的价值在于 “通过数值反映方阵性质”,应用多作为矩阵分析的辅助工具:

  • 判断方阵可逆性nnn 阶方阵 A\boldsymbol {A}A 可逆 ⇨ det⁡(A)≠0\det (\boldsymbol {A})≠0det(A)=0(此时 A\boldsymbol {A}A 为非奇异矩阵);
  •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对 Ax=bA\boldsymbol {x} = \boldsymbol {b}Ax=bA\boldsymbol {A}Annn 阶方阵),det⁡(A)≠0\det (\boldsymbol {A})≠0det(A)=0 ⇨ 方程组有唯一解(克莱姆法则);
  • 线性变换的缩放率:行列式的绝对值表示线性变换对图形 “面积 / 体积” 的缩放比例(如 2 阶行列式绝对值为平面图形的面积比)。

七、差异对照表

对比维度矩阵(Matrix)行列式(Determinant)
本质属性矩形数表(数据载体)数值函数(方阵的数量特征)
结构约束m×nm×nm×nmmmnnn 可不等)nnn 阶方阵(m=nm=nm=n
运算结果新矩阵、向量、秩等单值(实数或复数)
数乘规则常数乘所有元素常数乘某一行 / 列
核心功能表示线性关系、进行线性运算判断方阵性质、量化缩放率
应用定位基础运算单元(直接用于问题求解)辅助工具(用于分析矩阵性质)

简言之,矩阵是 “表”,行列式是 “数”:矩阵的核心是 “结构与关系”,行列式的核心是 “方阵的数值属性”。二者虽有关联(仅方阵对应行列式),但属于线性代数中不同的概念体系,理解其差异是掌握线性代数的关键前提。


via:

  • 行列式和矩阵有何区别?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4266390
  • 矩阵方阵行列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2191122

文章转载自:

http://UFUHCI2E.srbfp.cn
http://fwoGk1OS.srbfp.cn
http://wKRMKFY3.srbfp.cn
http://Mwv3eRvd.srbfp.cn
http://VwOYTtWa.srbfp.cn
http://ezaDUS1e.srbfp.cn
http://yFFUChqc.srbfp.cn
http://0XHdzLSC.srbfp.cn
http://JksCr1L6.srbfp.cn
http://cRRGoHTn.srbfp.cn
http://Z2j8gSV8.srbfp.cn
http://yyDG6z7C.srbfp.cn
http://3dk5h6oK.srbfp.cn
http://ymdtH8Nj.srbfp.cn
http://xX7DsTP2.srbfp.cn
http://9w00Yn05.srbfp.cn
http://wlpZeBve.srbfp.cn
http://R1cP0q4J.srbfp.cn
http://u41Sy0U7.srbfp.cn
http://VisXu2YG.srbfp.cn
http://8ld3rWmb.srbfp.cn
http://5IVvhPN2.srbfp.cn
http://LXzdIM89.srbfp.cn
http://a7gFsZis.srbfp.cn
http://wRSxRmxt.srbfp.cn
http://092AVoPw.srbfp.cn
http://xLcWmGTy.srbfp.cn
http://WxFwbcSH.srbfp.cn
http://IMcNg28u.srbfp.cn
http://xpLB5bKV.srbfp.cn
http://www.dtcms.com/a/379760.html

相关文章:

  • Redis 核心数据结构:String 类型深度解析与 C++ 实战
  • 【Linux】面试常考!Linux 进程核心考点:写时拷贝优化原理 + 进程等待实战,一篇理清进程一生
  • 根据当前门店经纬度,求出1km内的门店
  • java类冲突
  • 线上的Python服务如何部署?
  • ​​Cinema 4D 2026 核心亮点:AI智能驱动 + 无缝实时渲染​
  • 【Pywinauto库】10.7 pywinauto.controls.uia_controls控件
  • Next.js 字体优化:使用 `next/font` 告别布局偏移和性能瓶颈
  • 腾讯滑块---Js逆向酷狗音乐登入
  • 机器学习算法概述
  • zzz‘sJavaweb知识点总结
  • 【STL源码剖析】二叉世界的平衡:从BST 到 AVL-tree 和 RB-tree 的插入逻辑
  • Altium Designer使用精通教程 第四章(PCB封装库绘制)
  • 基于多模态与主动学习的车船飞机图像识别系统研究与应用技术方案
  • cesium的3dtiles模型矫正工具
  • Win7环境中离线安装Visual Studio 2017的相关问题
  • 解决 Typora 0.11.18 版本过期问题
  • 基于R语言机器学习方法在生态经济学领域中的实践技术应用;十大原理、熵权法、随机森林、神经网络、因果推断全解析
  • 数据结构:并查集
  • Unity Addressable System 本地服务器功能验证
  • 用简单的日期类巩固C++类与对象基本知识
  • python+springboot+uniapp微信小程序题库系统 在线答题 题目分类 错题本管理 学习记录查询系统
  • DeepSeek v3.1和DeepSeek R1在编程风格方面的区别
  • kafka启动小脚本
  • AI-调查研究-76-具身智能 当机器人走进生活:具身智能对就业与社会结构的深远影响
  •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模型简介
  • sVLMs之:《SmolVLM: Redefining small and efficient multimodal models》的翻译与解读
  • 【GPT入门】第67课 多模态模型实践: 本地部署文生视频模型和图片推理模型
  • 机器学习-探索性数据分析
  • AVL树旋转全解析:四步让失衡二叉树“华丽转身”